易經─序卦傳上篇之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 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同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 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麗,故之受以離。離者,麗也。 這一章呈上一篇繼續講的是易掛排序,易經排序的撰寫。 易經卦象排序首先為天地,然後萬物。也就是說先有天地使萬物而生,乾坤始乃天地之始,在道德經第四章「萬物之宗」裡提到「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也就是說在天地混沌開展的時候就充滿萬物,從此生生不息在天地飄渺之間,或喜或悲,或合或爭,衝突與與禮讓皆在其中,萬物生長在天地之間的相互消長始得萬物卓卓成長中不知道誰先於誰,在各取所需的天地裡自然生成的萬物成就了各種天地之間的樣貌。 讓我們繼續說序卦。 最近為流行的政治大罷免,罷免者說被罷免的人蠻橫無理;被罷免的人說罷免的人是惡霸。這是道德經說的:「道之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兩造所主張的「道」相沖,用之或者相合皆是萬物所用。那麼我們現在看政治大罷免為什麼這麼激烈,甚至於有斯殺者殺的痛快之感,目前看起來兩造都是在打擊對方的傲氣與盛氣,幾乎要挫敗對方,讓自己生存下來。而事實上呢?「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當罷免者與被罷免者拋開所有光環與支持的人,同時看著自己的時候,生存與對立,都不知道誰是誰?唯有天地最先知。這就是卦象顯現出來的。 你跟我對立,我跟你對立,你跟我和其光,我跟你同其塵,沒有一個行動不是你所做出來的行為現象,這就是卦象表現出來的先後秩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立婷隨寫人生沙龍街
50會員
424內容數
1.各類自然文化與社會政治議題 2.各類生活關察文 3.講不完的教育專題文章 4.各類主題徵文 5.菩提道次第廣論 6.現代詩 7.現代小說
2025/07/24
本文探討易經的卦象排序及其哲學意涵,並以現代生活案例說明序卦的運作原理。易經由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過程,闡述順應自然,不可強求的道理。文中提及道德經相關章節,以佐證易經的哲學觀點。
Thumbnail
2025/07/24
本文探討易經的卦象排序及其哲學意涵,並以現代生活案例說明序卦的運作原理。易經由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過程,闡述順應自然,不可強求的道理。文中提及道德經相關章節,以佐證易經的哲學觀點。
Thumbnail
2025/07/17
易經的八卦象徵著萬物,本文闡述了八卦在人、物、事上的體現,並以改變命運為例,告誡人們要順應天道,不可違背自然規律。
Thumbnail
2025/07/17
易經的八卦象徵著萬物,本文闡述了八卦在人、物、事上的體現,並以改變命運為例,告誡人們要順應天道,不可違背自然規律。
Thumbnail
2025/07/13
易經的奧妙之處在於其能反映人事物的變遷,以及個人如何透過自身努力改變命運。本文探討易經八卦的象徵意義,並藉由臺灣政壇的罷免現象以及人們對算命師的依賴,說明命運並非一成不變,個人才是命運的主宰。
Thumbnail
2025/07/13
易經的奧妙之處在於其能反映人事物的變遷,以及個人如何透過自身努力改變命運。本文探討易經八卦的象徵意義,並藉由臺灣政壇的罷免現象以及人們對算命師的依賴,說明命運並非一成不變,個人才是命運的主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詮釋《推背圖》必須謹守三點: 象有時序安排, 象有配卦, 〈頌〉是對〈讖〉的解說。 聯想不是「解釋」。 坊間太多論者妄顧時序,用一種想當然的方式來「解釋」《推背圖》,在不能解釋〈頌〉的情況下孤立地解釋〈讖〉,或在不能解釋〈讖〉的情況下孤立地解釋〈頌〉,或在不能解釋前象和後象的情況下孤立地解
Thumbnail
詮釋《推背圖》必須謹守三點: 象有時序安排, 象有配卦, 〈頌〉是對〈讖〉的解說。 聯想不是「解釋」。 坊間太多論者妄顧時序,用一種想當然的方式來「解釋」《推背圖》,在不能解釋〈頌〉的情況下孤立地解釋〈讖〉,或在不能解釋〈讖〉的情況下孤立地解釋〈頌〉,或在不能解釋前象和後象的情況下孤立地解
Thumbnail
這段文章討論了自己修身養性、治國之道以及人在做決定時應如何順勢而為。文章反問自己不足之處,並指出當官員的人在做決定時,常使事情偏離方向,這導致臺灣的科技發展困境以及大停電問題。
Thumbnail
這段文章討論了自己修身養性、治國之道以及人在做決定時應如何順勢而為。文章反問自己不足之處,並指出當官員的人在做決定時,常使事情偏離方向,這導致臺灣的科技發展困境以及大停電問題。
Thumbnail
天心:「經學家有兩種,一種為思想家型,他們受了經學典籍的基本教育,而經學典籍在他們思想中發生各種程度不同的作用,他們並非以傳經為業的經學家型人物。而由二戴《禮記》、《易》十《翼》、《春秋》三《傳》可知另有一批經學家,以某一經為中心,作了許多解釋和創發的工作。他們順着所治的經以形成他們的思想⋯⋯
Thumbnail
天心:「經學家有兩種,一種為思想家型,他們受了經學典籍的基本教育,而經學典籍在他們思想中發生各種程度不同的作用,他們並非以傳經為業的經學家型人物。而由二戴《禮記》、《易》十《翼》、《春秋》三《傳》可知另有一批經學家,以某一經為中心,作了許多解釋和創發的工作。他們順着所治的經以形成他們的思想⋯⋯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Thumbnail
法律與易經-從唐律名例律出發(台語演講) 時間-2024/05/28 地點-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講者-李玉璽教授 唐律疏議名例律 【疏】議曰:夫三才肇位,萬象斯分。禀氣含靈,人爲稱首。莫不憑黎元而樹司宰,因政教而施刑法。其有情恣庸愚,識沈愆戾,大則亂其區宇,小則睽其品式,不立制度,則未之前聞。
Thumbnail
法律與易經-從唐律名例律出發(台語演講) 時間-2024/05/28 地點-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講者-李玉璽教授 唐律疏議名例律 【疏】議曰:夫三才肇位,萬象斯分。禀氣含靈,人爲稱首。莫不憑黎元而樹司宰,因政教而施刑法。其有情恣庸愚,識沈愆戾,大則亂其區宇,小則睽其品式,不立制度,則未之前聞。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傅佩榮:「《易傳》很明顯是屬於儒家思想,尤其當中出現的「君子」概念,完全符合儒家的要求。」
Thumbnail
傅佩榮:「《易傳》很明顯是屬於儒家思想,尤其當中出現的「君子」概念,完全符合儒家的要求。」
Thumbnail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為政第二)。 一世有三十年,十世就是三百年,百世就是三千年。『損』和『益』都是易經中的卦象。孔子晚年專注于注釋《易經》,相傳《易經》中的《易傳》即為孔子
Thumbnail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為政第二)。 一世有三十年,十世就是三百年,百世就是三千年。『損』和『益』都是易經中的卦象。孔子晚年專注于注釋《易經》,相傳《易經》中的《易傳》即為孔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