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囤積資訊,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許多人愛讀書,卻常有這樣的經驗:一本書讀得津津有味,還和朋友熱烈討論,結果幾週後,記憶幾乎歸零。投入的時間、精力與靈感,最終被生活沖淡,沒有轉化為能運用的知識。如果你也曾困惑,為什麼閱讀帶來的收穫總是轉瞬即逝,那麼,「Root 方法」也許會成為你的轉捩點。
|什麼是 Root 方法?
Root 方法(「根」方法)核心理念很簡單:
從被動閱讀,轉向主動學習。
它不需要昂貴的筆記軟體,只需要紙與彩色筆。它的目標不是把書抄一遍,而是把書中的精華長在你的腦中,並且能跨書籍、跨領域、跨作者地連結思想。
|四步驟,讓閱讀深入你的長期記憶
步驟1:閱讀前,先挖出你的「知識地圖」
在翻開書之前,拿一張白紙,寫下你對這個主題已知的一切(即使很少)。
- 可以是零散的文字、問題清單、甚至一張簡單的心智圖。
- 目的是逼自己回想、組織、釐清既有知識與偏見,建立閱讀的起點。
如果你什麼都不知道?太好了,寫下你想知道的問題,這會成為日後檢視學習成效的對照組。
步驟2:閱讀中,用不同顏色記錄成長
每讀完一個單位(例如一章、一個核心觀點),回到你的白紙,用不同顏色補充你剛學到的內容。
- 不要逐字抄書,而是用自己的話概括與解釋。
- 如果發現一開始的想法有錯,就直接修改。
這會讓你清楚看見自己知識的演進,也促使你真正理解,而不是僅僅「存檔」。
步驟3:下一次閱讀前,快速複習
在進行下一輪閱讀前,花幾分鐘重看這張白紙。
- 這能刷新記憶,並幫助你把新知與舊知連結。
- 你會更容易發現關鍵字、核心思想、因果模式與跨領域的相似性。
如此,每一次閱讀都成了建構知識大廈的磚瓦,而不是一次性的消遣。
步驟4:讀完後,重寫並保存知識
當書讀完,你會擁有一張充滿顏色、修正與啟發的「學習地圖」。
- 把它整理、重寫成精煉版本。
- 存在資料夾裡,每隔幾個月回顧一次,運用間隔重複將知識牢牢刻進長期記憶。
|為什麼 Root 方法這麼有效?
- 結合費曼技巧
你必須用自己的語言解釋,這比抄錄更困難,但理解更深刻。重寫與修正過程,就像對自己進行一場小型考試。 - 運用間隔重複
在每次新閱讀前複習,能有效對抗遺忘曲線,並讓知識之間不斷產生連結。 - 避免「收集者謬誤」
囤積筆記、劃線、下載 PDF 不是學習——那只是資料堆積。Root 方法讓你只留下真正理解、能運用的知識。
如果你對加深印象的閱讀方式有興趣,歡迎看我的文章 👉【學習方法】《 7 個策略協助你記住 80% 的閱讀內容》,一起參照學習方式。
|不只適用於書籍
Root 方法適用於任何學習:
- 課程
- 會議
- YouTube
- podcast
只要有紙和彩色筆,你就能立即開始。下次閱讀前,先拿出一張白紙,試試 Root 方法。你會驚訝地發現,知識不再只是浮光掠影,而會深深扎根在腦中。
- 📬 喜歡這篇嗎?
- 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讀書方法,或你有什麼讀書技巧也能記住更多?
- 📧 聯絡我:childbenefit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