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AI 是放大鏡、輔助輪,還是假老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昨天晚上,某食農粉專貼了「日本研究團隊做了玉米與小麥的混種」的文章,我看了大驚失色,火速找出論文、看完,確定不是他說的,而是「cybrid」(細胞質雜種),然後回了他的文。


然後,今天我在我的粉專上看到了一個讓我有點無言的讀者回覆。


簡單說,這位讀者拿了我的貼文與該食農粉專的貼文去問AI哪一個對。


當然,AI(GPT-5)說我說對了,但是我卻很想問那位讀者:在這樣的狀況下,

既然你無法判斷誰對,那麼不管AI說誰對,你還是無法判斷不是嗎?


其實這很像以前的「奇摩知識家」。我之前玩了一段時間的「奇摩知識家」,發現很多上去問問題的人,其實並不具有判斷答案是否正確的能力。


於是,在提供答案的人超過一人的時候,他們就會舉辦「投票」,讓其他的讀者來幫他判別哪一個答案對。或者,他會選擇那個自稱自己是專家的人提供的答案(所以,就看誰比較--敢自稱自己是專家)。


因此,後來我在帶學生的時候,我都會警告他們不可以使用奇摩知識家當作參考文獻。


可以說:

「奇摩知識家」是 Web2 的群眾版 AI(工人智慧);而現在的AI,是Web3 的自動化知識家。


當然,AI還是比奇摩知識家要好一點。好在哪裡呢?好在你可以丟論文給他,他會幫你讀,告訴你這篇論文說了什麼。


不過,如果他說錯,而你很不幸的沒有能力判別,這時候你就會吸收到不正確的知識。


所以,在科學閱讀中,如果我們自己有足夠的專業能力,這時AI可以當作放大鏡,幫我們把細節看得更清楚。

例如在這篇關於「Zeawheat」 的論文裡,AI 可以幫我們把「electrofusion」的技術步驟翻譯成白話,或把「cybrid」的意義整理好,告訴我們為什麼「Zeawheat」不是玉米與小麥的混種。


但是,放大鏡只能幫助我們看清楚,不是「真理檢驗器」,無法告訴我們「這東西是真是假」。


也就是說,AI 適合用來「輔助理解」,但我們要自己確認資料來源。


在特定狀況下,AI也可以當作輔助輪,讓初學者不至於跌倒。


例如,當我們第一次學習 C3/C4 光合作用時,AI 可以給一個入門解釋,還可以幫我們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讓我們得到更清楚的概念。


但是,我們還是應該要去查課本、查論文。而且,如果永遠依賴輔助輪,就不會學會自己騎車(查資料)。


以入門來說,AI 適合用來「降低學習門檻」,但閱讀者也要自己培養獨立判斷的能力。


但是,AI也有可能變成假老師!因為AI會有「幻覺」。它會給你一個「看似有道理」的答案,而且口氣還很專業(一本正經說幹話)。


以「Zeawheat」這件事來說,如果 AI 把「Zeawheat」說成是「玉米×小麥混種」,外行人可能完全信以為真(事實上那個粉專上就有一堆人相信)。


這樣的狀況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假老師」最大的問題不是「完全錯」,而是「對一半,錯一半」或「九分真,一分假」,讓我們以為自己懂了,卻不知道整個都建立在錯誤的基礎上。


這就是為什麼科學素養的建立很重要,因為只有具備基本專業的人,才能辨認出 AI 何時在「胡說八道」。


總而言之,AI 在科學閱讀中可以很有幫助,也可以成為完全的誤導者。關鍵在於使用者:


使用者有基礎 → AI 是放大鏡,幫使用者更快看懂。

使用者剛入門 → AI 是輔助輪,幫使用者穩住方向。

使用者完全沒有判斷能力 → AI 可能變成假老師,帶使用者走歪路。


因此,最重要的不是「AI 會不會騙人」,而是「使用者是否具備分辨 AI 的能力」。


在資訊過剩的時代,真正稀缺的是判斷力。沒有判斷力的人,就只能依賴「群眾票選」或「專家光環」,卻無法保證自己得到的是真知識。


所以,誰說用AI就不用讀書了?用AI更要多讀書!不讀書,當AI開始胡說的時候,就無法判別了!


「AI 不是幫你省掉讀書的時間,而是幫你把讀書的成果放大。」


「你讀得越多,AI 對你越有用;你讀得越少,AI 越容易騙你。」

圖片作者:ChatGPT

圖片作者:ChatGP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76會員
924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8/20
《後宮甄嬛傳》當年曾經造成旋風,也讓孫儷大紅大紫。直到現在,《甄嬛傳》24小時馬拉松還是逢年過節的重要消遣之一。 裡面有個橋段是:當甄嬛發燒昏迷,果郡王為了讓她退燒,自己跑到雪地裡去躺著,把自己給凍得冰涼涼的,再進來抱住甄嬛。 你以為世界上沒有果郡王嗎?還真有!
Thumbnail
2025/08/20
《後宮甄嬛傳》當年曾經造成旋風,也讓孫儷大紅大紫。直到現在,《甄嬛傳》24小時馬拉松還是逢年過節的重要消遣之一。 裡面有個橋段是:當甄嬛發燒昏迷,果郡王為了讓她退燒,自己跑到雪地裡去躺著,把自己給凍得冰涼涼的,再進來抱住甄嬛。 你以為世界上沒有果郡王嗎?還真有!
Thumbnail
2025/08/05
最近,英國智庫 UKCT(英中透明組織)發布了一份名為《寒冷危機》(Cold Crisis)的報告,指出:在英國研究中國議題的學者與學生,正面臨前所未見的壓力與干擾。許多人不再敢自由地教學、研究、發言,因為一個熟悉又巨大的影子正在校園裡伸出巨掌——中國共產黨(CCP)。 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8/05
最近,英國智庫 UKCT(英中透明組織)發布了一份名為《寒冷危機》(Cold Crisis)的報告,指出:在英國研究中國議題的學者與學生,正面臨前所未見的壓力與干擾。許多人不再敢自由地教學、研究、發言,因為一個熟悉又巨大的影子正在校園裡伸出巨掌——中國共產黨(CCP)。 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7/28
2025年5月17日,核三廠第二號機依法除役,標誌著台灣「非核家園」政策的正式實現。但一轉眼,8月23日我們卻要走進投票所,決定要不要「重啟」這座剛除役不久的核電廠。這絕對不是一個冷笑話,而是今年真正發生的事。 到底這場公投是在解決問題,還是在製造更多問題?我們不妨從幾個角度來拆解這個議題的矛盾。
Thumbnail
2025/07/28
2025年5月17日,核三廠第二號機依法除役,標誌著台灣「非核家園」政策的正式實現。但一轉眼,8月23日我們卻要走進投票所,決定要不要「重啟」這座剛除役不久的核電廠。這絕對不是一個冷笑話,而是今年真正發生的事。 到底這場公投是在解決問題,還是在製造更多問題?我們不妨從幾個角度來拆解這個議題的矛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測試AI功能的文章,內容是一些隨心所欲的想法和想像,引導讀者思考現實世界及經歷。文章內容充滿了一些具有戲劇性和冒險色彩的詞彙和描述。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測試AI功能的文章,內容是一些隨心所欲的想法和想像,引導讀者思考現實世界及經歷。文章內容充滿了一些具有戲劇性和冒險色彩的詞彙和描述。
Thumbnail
加強媒體素養教育 : 教導學生如何辨識AI生成的資訊,培養批判性思維。 設計更有針對性的作業 : 要求學生提供思考過程,而不只是最終結果。 結合AI與傳統教學 : 善用AI優勢,同時保留人際互動和深度討論。 定期檢視AI工具 : 了解其局限性,並向學生說明可能的錯誤。 .....
Thumbnail
加強媒體素養教育 : 教導學生如何辨識AI生成的資訊,培養批判性思維。 設計更有針對性的作業 : 要求學生提供思考過程,而不只是最終結果。 結合AI與傳統教學 : 善用AI優勢,同時保留人際互動和深度討論。 定期檢視AI工具 : 了解其局限性,並向學生說明可能的錯誤。 .....
Thumbnail
ChatGPT剛問世的那陣子,世界各地不約而同,出現許多試著教會AI「1+1=3」的人類。
Thumbnail
ChatGPT剛問世的那陣子,世界各地不約而同,出現許多試著教會AI「1+1=3」的人類。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AI論文工具來提高研究生的論文閱讀效率以及寫作效率。透過Connected Papers、Scispace和Immersive Translate等AI工具,可以進行文獻回顧、段落摘要生成、Paraphrasing、APA格式生成以及論文對照翻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AI論文工具來提高研究生的論文閱讀效率以及寫作效率。透過Connected Papers、Scispace和Immersive Translate等AI工具,可以進行文獻回顧、段落摘要生成、Paraphrasing、APA格式生成以及論文對照翻譯
Thumbnail
因為換電腦了,剛好又看到一個邏輯荒謬的問題,所以就來發一篇文試試這個新電腦好用不好用。
Thumbnail
因為換電腦了,剛好又看到一個邏輯荒謬的問題,所以就來發一篇文試試這個新電腦好用不好用。
Thumbnail
我問AI,結果得到的兩個完全相反的結果,老師在教學影片中說的是Claude的版本.... 在AI時代自學,除了要懂得下咒語(prompt,網路上到處在教如何下正確的prompt,使AI更好用),還是要有一定的基礎能力(例如查核能力),不要太相信AI給的答案,多問幾家總是好的。
Thumbnail
我問AI,結果得到的兩個完全相反的結果,老師在教學影片中說的是Claude的版本.... 在AI時代自學,除了要懂得下咒語(prompt,網路上到處在教如何下正確的prompt,使AI更好用),還是要有一定的基礎能力(例如查核能力),不要太相信AI給的答案,多問幾家總是好的。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最近 AI 技術在翻譯領域的不同應用,包括使用 AI 生成履歷照片和文章標題建議。作者通過實際應用分享了AI技術的優點和適用性,並邀請讀者一起探討 AI 技術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如果您對 AI 技術有興趣,歡迎追蹤本文作者的專題,並分享給你的朋友。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最近 AI 技術在翻譯領域的不同應用,包括使用 AI 生成履歷照片和文章標題建議。作者通過實際應用分享了AI技術的優點和適用性,並邀請讀者一起探討 AI 技術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如果您對 AI 技術有興趣,歡迎追蹤本文作者的專題,並分享給你的朋友。
Thumbnail
昨天媽媽告訴我如何正確使用AI,媽媽說,AI雖然很聰明,但有時候它也可能錯哦⋯⋯
Thumbnail
昨天媽媽告訴我如何正確使用AI,媽媽說,AI雖然很聰明,但有時候它也可能錯哦⋯⋯
Thumbnail
做好自己,不用理會別人眼光,也不用太計較 這故事其實很像我小時候,但我數學很多時是倒過來都第一的,我主要問題是語文。我當研究員時遇上了20多年來的無解問題,就是農作物是有機而且要以近似色分類,導至難以用機器判定只能用人手,我當時很快察知問題重點並提出基礎解決,當時很多人聽不明白,只有一位教授聽懂了
Thumbnail
做好自己,不用理會別人眼光,也不用太計較 這故事其實很像我小時候,但我數學很多時是倒過來都第一的,我主要問題是語文。我當研究員時遇上了20多年來的無解問題,就是農作物是有機而且要以近似色分類,導至難以用機器判定只能用人手,我當時很快察知問題重點並提出基礎解決,當時很多人聽不明白,只有一位教授聽懂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