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占庭帝國經常喜歡避戰,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懼戰。
對拜占庭帝國來說,要達成目的,戰爭僅僅是手段之一,外交、金錢經常更為有用。但他們理解在必要時,挺起武器潑灑熱血,乃是必要之舉。一位九世紀末的拜占庭作者就這樣寫道:
「我們一向愛好和平,無論是為了我們的臣民,還是為了那些蠻族,皆是藉由基督──萬有之上帝與統治者──而成就。若是那些外族人安守其界,心滿意足,不行不義,而你(將軍)亦克制己手,不對他們動武,不使大地沾染外族之血,亦不使其染上我方之血……」
「……但若敵人不知理,自行開啟不義之舉,那麼確實就有正當理由──因為不義之戰是由敵人挑起的──可以勇敢而熱切地對他們發動戰爭,因為是他們自招禍端,向我方臣民舉起不義之手。故此你當壯膽,因為你有公義之上帝作為幫助,並且在為弟兄們而戰之時,必將獲得全然的勝利。」
這裡我們就能看見他說的內涵:「我們重視和平,但和平是需要武力支持的」。在敵意環伺的中世紀世界,沒有相當的軍隊還要講和平,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拜占庭菁英並沒有後世一些人講得那麼傻。
當然,東羅馬/拜占庭向來自視為古典文明的守衛者,上帝欽定的帝國,他們很多話都是self-serving。「領土奪還」對東羅馬來說也是防衛戰的一環。就算他們已經幾百年沒管過那些地方、上頭沒人講希臘語或拉丁語了,反正以前曾經是就行了。
&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Byzantine icon St-Mercurius 1295.jpg"
資料來源:
John Haldon, "Warfare,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Byzantine World, 56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