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多葛哲學如何理解受苦與幫助受苦的人?
不公不義的新聞讓人難過。
弱者被欺負、無辜者遭受意外、動物被虐待;如果這種情緒只停留在心裡,它會變成一種沉重的負擔,讓我們感到無力、挫敗,甚至產生「改變不了什麼」的虛無感。
斯多葛哲學家不會否定你的憤怒,而是會教你一個更重要的技巧:
你的難受不是讓你停下,而是邀請你行動。
如何把這種「看到別人受苦」的難受,轉化為有意義的、強大的行動力呢?
一:分辨「情緒訊號」與「行動目標」
當你看到不公不義時,你的情緒反應——憤怒、難受——是生理本能。斯多葛哲學家塞內卡認為,這些「激情」本身是無關緊要的,它們既不代表你是個好人,也不代表你是個壞人。
真正重要的是,你如何解讀這個訊號。
- 錯誤的解讀: 「我很難過,所以這個世界很糟,我無能為力。」這會讓你陷入無力的循環。
- 斯多葛式解讀: 「我感到憤怒和難受,這是一個訊號,它告訴我:我所相信的正義價值觀正在被挑戰。」
一旦你將情緒解讀為一個價值觀被挑戰的訊號,你就能把能量從「內耗」(我好難受)轉移到「行動」(我要捍衛我的價值觀)。
二:將痛苦轉化為行動,以獲取真正的平靜
我們內心所產生的痛苦和憤怒,是最真實的情感。斯多葛哲學家並非要我們壓抑這些感受,而是要我們善用它們。
真正的問題在於,當這種痛苦發生時,我們有兩種選擇:
- 停留在痛苦中: 我們任由憐憫和憤怒的情緒在心中蔓延,感到無力、焦慮,最終被這些情緒所吞噬,無法採取任何行動。這種狀態無法帶來平靜。
- 將痛苦轉化為行動: 我們將這種痛苦視為一個強大的能量,一個敦促我們採取行動的訊號。我們不逃避這種感覺,而是讓它驅動我們去實踐所相信的正義。
行動,是為了達到內心平靜的手段。
當你因看到不公而感到痛苦時,你的內心會陷入不安。而只有當你採取了有意義的行動,例如伸出援手、發聲支持或捐款,你的心靈才會因為實踐了美德而獲得平靜。
憐憫本身沒有錯,錯的是讓憐憫成為你唯一的結局。
斯多葛哲學鼓勵你,將這種本能的同理心轉化為具體的行動。
三:只關注你能改變的,並全力以赴
「控制二分法」在這裡提供進一步的指引。面對龐大的社會問題,我們不可能解決所有人的痛苦。試圖改變一切只會帶來更大的挫敗感。
斯多葛哲學教你將精力集中在你真正能控制的部分:
- 你能控制: 你對事件的看法、你的行動、你說的話、你的付出、你的選擇。
- 你不能控制: 他人是否改變、事件的結果、世界的運行軌跡。
這並非「不關心」,而是策略性的「專注」。
你的任務不是讓全世界停止受苦,而是:
在你的能力範圍內,盡可能地去實踐你所相信的正義。
這可能是一次舉報,一次捐款,一次發聲,或是一次對身邊朋友的關懷;每一次行動,無論大小,都是在實踐你的美德,都是在將「無力感」轉化為「有意義的改變」。
行動就是解藥,那不忍人受苦的同理心。
Link to the updated article version by Obsi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