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心,時常像一潭被擾動的湖水。外界的風聲、塵囂、人言,都化作石子,不斷地投入其中,激起層層漣漪,讓我們的內心無法平靜。我們焦慮、我們煩躁、我們迷失,總以為是世界的紛擾所致,卻忘了,心若清泉,即使身處濁世,也能流淌出清澈的真實。

「心如清泉」,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狀態。它不是一種被動的空無,而是一種主動的清澈與流動。當我們的心像清泉一樣,它能夠反射出萬物的本來面貌,而不帶任何濾鏡與偏見。它不評判,不定義,不執著,只是如實地映照。當喜悅來臨時,它輕輕地流過,帶走一抹歡愉的微光;當悲傷降臨時,它也只是溫柔地承接,然後將其緩緩地稀釋、帶走。
這份清澈,讓我們能夠看見真正的自己。我們總被社會的角色、他人的期待所束縛,扮演著一個個「應該」成為的樣子。我們努力成為一個好員工、一個好父母、一個好伴侶,卻在這些角色中,逐漸失去了自己的聲音。但當我們的心像清泉一樣,安靜下來,我們便能看見那個最原始、最真實的自我。那個沒有裝飾、沒有面具、沒有恐懼的靈魂,它一直都在,只是被我們自己遺忘了。清泉的特質,在於它的流動性。它從不為了停留而存在,而是為了流淌而生。人生中的每一次經歷,無論好壞,都像清泉流經的河床。它可能遇到礁石,激起浪花;可能遇到平原,舒緩流速。但它從不抗拒,只是順應。當我們的心也能像清泉一樣,我們便能接受生命的起伏不定。我們知道,每一次的挑戰,都只是在塑造我們人生的河道,而我們的本質,永遠是那份向前流動、永不枯竭的力量。
這份流淌,讓我們學會了與生命和解。我們不再糾結於過去的遺憾,也不再焦慮於未來的未知。我們學會了活在當下,享受每一刻的清涼與平靜。當我們的心像清泉一樣,我們便能輕盈地穿越生命的迷霧,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最終,當我們能夠讓心如清泉,我們便會發現,外在世界的紛擾,再也無法影響內心的寧靜。我們不再需要向外尋求安慰,因為我們的心本身,就是最溫柔的港灣。它能夠容納所有的風景,同時,也流淌出最清澈、最純粹的真實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