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制言下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一、


1. 原文


曾子曰:「天下有道,則君子訢然以交同;天下無道,則衡言不革;諸侯不聽,則不干其土;聽而不賢,則不踐其朝;是以君子不犯禁而入人境,不通患而出危邑,則秉德之士不緜矣。」


2. 注釋


1. 訢然:喜悅的樣子。



2. 交同:相互交往而志趣相同。



3. 無道:天下失去正道。



4. 衡言不革:堅守正道之言,不隨世俗而改變。



5. 干其土:干預他國的土地、政事。



6. 踐其朝:進入其朝廷參與政務。



7. 不犯禁而入人境:不違背禁令進入別國領土。



8. 不通患而出危邑:不因災患而輕舉妄動去離開危險的城邑。



9. 秉德之士:持守德行的人。



10. 不緜矣:不會消亡,能夠長久存續。




3. 白話文


曾子說:「天下有道時,君子欣然相交而志趣一致;天下無道時,君子仍然堅守自己的正言而不改變。諸侯若不聽勸諫,則不干涉他們的土地;諸侯雖然聽從,但若不賢明,則不進入其朝廷。這就是說,君子不會冒犯禁令而擅入他國疆域,不會因災患而擅自離開危險的城邑,因此秉持德行的人能夠長久不絕。」


4. 總結


本段說明君子在有道時能與人和同,在無道時仍守其德,不隨俗而變。他們不妄入他境,不貪求仕途,謹守分寸,因而能長久存世。


啟示


君子應順道而行,不因環境而改變志操。


面對混亂之世,仍須堅守正道。


不依附不賢之君,不圖不義之利。


德行是君子立身之本,能保長久。





二、


1. 原文


故君子不緜富貴以為己說,不乘貧賤以居己尊。凡行不義,則吾不事;不仁,則吾不長。奉相仁義,則吾與之聚群;嚮爾寇盜,則吾與慮。國有道,則突若入焉;國無道,則突若出焉,如此之謂義。


2. 注釋


1. 不緜富貴以為己說:君子不依附富貴來取悅自己。



2. 不乘貧賤以居己尊:不因他人貧賤而抬高自己的地位。



3. 不事:不侍奉,不跟隨。



4. 不長:不依附,不共處。



5. 奉相仁義:共同奉行仁義。



6. 聚群:結交成群。



7. 嚮爾寇盜:趨向於作亂或為盜賊。



8. 與慮:與之斷絕,不與同謀。



9. 突若入焉:有道之國,君子立即進入輔佐。



10. 突若出焉:無道之國,君子立刻退出遠離。



11. 義:合乎道德正理的行為準則。




3. 白話文


所以君子不依附富貴來取悅自己,也不因他人貧賤而自以為高貴。凡是行事不合於正義的,我不會去侍奉;不合於仁德的,我不會與之共處。若能奉行仁義,我就與之結交成群;若是趨向作亂盜賊,我就與之斷絕往來。國家有道時,我立即進去輔佐;國家無道時,我立刻退出遠離。這就叫做「義」。


4. 總結


此段闡明君子待人接物、處世立身的原則:不因富貴貧賤而改變態度,惟以仁義為準;能與仁義者同群,與邪惡者絕交;遇有道之國則進,無道之國則退。


啟示


君子立身以仁義為依歸,不隨富貴而變。


交友之道在於德行,而非權勢利益。


處世要能進退自如,合乎道理。


「義」是君子一切行動的根本準則。





三、


1. 原文


夫有世,義者哉,曰仁者殆,恭者不入,憤者不見使,正直者則邇於刑,弗違則殆於罪;是故君子錯在高山之上,深澤之污,聚橡栗藜藿而食之,生耕稼以老十室之邑;是故昔者禹見耕者五耦而式,過十室之邑則下,為秉德之士存焉。


2. 注釋


1. 夫有世,義者哉:世道若混亂,義士便難以立身。



2. 仁者殆:仁者反而危險。



3. 恭者不入:恭敬的人不得進用。



4. 憤者不見使:敢於憤懣直言的人得不到任用。



5. 正直者則邇於刑:正直的人反而接近刑罰。



6. 弗違則殆於罪:若不順從權勢,就會陷於罪責。



7. 錯在高山之上,深澤之污:隱居於高山或深澤之中。



8. 橡栗藜藿:粗糧雜食。



9. 十室之邑:僅有十戶人家的小聚落。



10. 式:表示敬意而下車。



11. 秉德之士:堅守德行的人。




3. 白話文


在世道混亂時,有道義之人反而難以生存。仁厚的人會有危險,恭敬的人不得進用,敢於憤懣直言的人得不到任用,正直的人反而會遭遇刑罰,不順從權勢的人便會陷於罪責。所以君子寧可隱居於高山或深澤,吃些橡子、野菜過活,靠耕種來養老於僅有十戶人家的小村落。因此,從前大禹見到五對農夫耕作時,便下車表示敬意;經過十戶人家的村落時,也要下車,因為那裡可能還有堅守德行的士人存在。


4. 總結


此段揭示亂世中德行之士的處境艱難:仁義反遭危害,正直反遭刑罰,忠言者被棄不用,唯有退隱自守。大禹尊敬小邑耕者,正是對堅守德行之士的禮敬。


啟示


世道混亂時,正直之人常受排擠與危害。


君子寧可清貧自守,也不違背仁義。


大禹尊賢下士,提醒世人應尊重德行。


真正的仁義,不因外在環境險惡而改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19會員
666內容數
雷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5
一、 1. 原文 曾子曰:「君子進則能達,退則能靜。豈貴其能達哉?貴其有功也。豈貴其能靜哉?貴其能守也。夫唯進之何功?退之何守?是故君子進退,有二觀焉。故君子進則能益上之譽,而損下之憂;不得志,不安貴位,不懷厚祿,負耜而行道,凍餓而守仁,則君子之義也,有知之,則願也;莫之知,苟無自知也。
2025/09/25
一、 1. 原文 曾子曰:「君子進則能達,退則能靜。豈貴其能達哉?貴其有功也。豈貴其能靜哉?貴其能守也。夫唯進之何功?退之何守?是故君子進退,有二觀焉。故君子進則能益上之譽,而損下之憂;不得志,不安貴位,不懷厚祿,負耜而行道,凍餓而守仁,則君子之義也,有知之,則願也;莫之知,苟無自知也。
2025/09/24
一、 1. 原文 曾子曰:「夫行也者,行禮之謂也。夫禮,貴者敬焉,老者孝焉,幼者慈焉,少者友焉,賤者惠焉。此禮也,行之則行也,立之則義也。今之所謂行者,犯其上,危其下,衡道而強立之,天下無道,故若天下有道,則有司之所求也。」 2. 注釋 1. 行:行為、舉止。 2.
2025/09/24
一、 1. 原文 曾子曰:「夫行也者,行禮之謂也。夫禮,貴者敬焉,老者孝焉,幼者慈焉,少者友焉,賤者惠焉。此禮也,行之則行也,立之則義也。今之所謂行者,犯其上,危其下,衡道而強立之,天下無道,故若天下有道,則有司之所求也。」 2. 注釋 1. 行:行為、舉止。 2.
2025/09/23
一、 1. 原文 單居離問於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愛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則從;若不中道,則諫;諫而不用,行之如由己。從而不諫,非孝也;諫而不從,亦非孝也。孝子之諫,達善而不敢爭辨;爭辨者,作亂之所由興也。由己為無咎,則寍;由己為賢人,則亂。孝子無私樂,父母所憂憂之,父
2025/09/23
一、 1. 原文 單居離問於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愛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則從;若不中道,則諫;諫而不用,行之如由己。從而不諫,非孝也;諫而不從,亦非孝也。孝子之諫,達善而不敢爭辨;爭辨者,作亂之所由興也。由己為無咎,則寍;由己為賢人,則亂。孝子無私樂,父母所憂憂之,父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Thumbnail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Thumbnail
傅佩榮:「當社會規範漸漸瓦解,儒家告訴世人不用怕,價值判斷不在外面,而在內心的真誠和良知而來,由內而發產生力量。」
Thumbnail
傅佩榮:「當社會規範漸漸瓦解,儒家告訴世人不用怕,價值判斷不在外面,而在內心的真誠和良知而來,由內而發產生力量。」
Thumbnail
人若道法自然,也無須成為他人。
Thumbnail
人若道法自然,也無須成為他人。
Thumbnail
良好的觀察理解,培養出優秀的同理心。
Thumbnail
良好的觀察理解,培養出優秀的同理心。
Thumbnail
介紹拮抗及損補兩種形式,辨識有餘、不足、天之道與人之道。
Thumbnail
介紹拮抗及損補兩種形式,辨識有餘、不足、天之道與人之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