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單鍊魂系列】【情商】鍊魂式EQ工作壓力類型篇第二階段|第三回|同情疲勞與顧客攻擊:善良的靈魂怎麼自保?
第二階段:深層壓力與情緒修煉
核心轉換:從「外在壓力分類」→「內在情緒管理與修煉」。聚焦「情緒勞動、變革、工作–生活平衡」,是鍊魂的中段挑戰。
✅ 模組 A:情緒勞動與內耗(第1–3回)
焦點:覺察假面壓力、修復情緒能量
第1回:微笑的代價:情緒勞動的隱形成本
第2回:靈魂與面具拔河:如何回到真實
第3回:同情疲勞與顧客攻擊:善良的靈魂怎麼自保?
✅ 模組 B:變動與不安(第14–16回)
焦點:應對不確定性、重建控制感
第4回:變革漩渦:當未來沒有地圖
第5回:裁員陰影:安全感的崩解與重建
第6回:職涯停滯與技能焦慮:靈魂的空轉
✅ 模組 C:生活侵蝕與資源失衡(第17–20回)
焦點:修復生活平衡、阻止能量外洩
第7回:當工作吞噬家庭:關係裂縫的縫補術
第8回:輪班與失眠:靈魂的黑夜與光
第9回:零彈性政策:壓力中的渴望與微解方
第10回:數位過載:靈魂的斷線實驗
第一階段|第3回
同情疲勞與顧客攻擊:善良的靈魂怎麼自保?
💡 核心概念:當「善意」成為一種職業需求,當「微笑」被顧客踐踏,靈魂如何在這場戰場中守住自己的完整?
【壓力現場】
「我昨天一整天都在忍。」
小傑是一位醫院護理師,因為病床緊缺,被病患家屬大罵:「你們醫院只會收錢!」
他說:「我知道他們焦慮,但我也是人啊,我真的好想哭。」
同樣的,客服專員小芳,一天接了 50 通電話,其中有 8 通是辱罵、責怪、情緒宣洩:
「我沒做錯事,卻要吸收別人的怒氣,像一塊海綿一樣。」
長期這樣,「心」會怎樣?
👉 它會乾涸,甚至碎裂。
【專業解析】兩個核心名詞:同情疲勞 & 次級創傷
1. 同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
- 最早由心理學家 Charles Figley 提出
- 定義:因長期接觸他人痛苦,導致自己的情感與能量枯竭
- 典型特徵:
✔ 對工作麻木、冷漠
✔ 對他人痛苦失去敏感度
✔ 易怒、失眠、甚至身體不適
2. 次級創傷壓力(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STS)
- 聽太多創傷故事,本身出現類似 PTSD 症狀
- 研究指出:醫護、社工、消防、客服等助人工作者風險極高
📌 心理機制:
- 當我們「共感」他人痛苦時,大腦「鏡像神經元」啟動
- 長期高頻啟動 → 生理壓力荷爾蒙(皮質醇)過高 → 慢性疲勞
【再加一層:顧客攻擊(Customer Aggression)】
- 顧客情緒性辱罵、威脅,甚至人身攻擊
- 國際研究顯示,顧客攻擊是服務業員工 最強烈的壓力源之一
- 情緒勞動 + 攻擊負荷 = 靈魂燃燒
【為什麼「善良」的人更容易受傷?】
因為共情力高的人,天生會 「吸」更多別人的情緒。
這不是缺點,但需要界線。
【鍊魂觀點】:界線 ≠ 冷漠,是自我保護
鍊魂式EQ的重點:
✔ 不是否定「善意」
✔ 而是避免 無界限的情緒捐獻
👉 核心原則:
「我能同理,但不必完全承擔。」
【鍊魂練習】慈悲而不耗竭
練習:「同情心停頓」
- 每次接觸強烈情緒後,給自己 60 秒呼吸
- 步驟:
- 深呼吸 3 次
- 對自己說一句:「我看見痛苦,但我不是痛苦本身。」
- 視覺化:把別人的情緒,像「氣球」一樣送回給他,不留在自己身上
👉 這不是冷酷,而是防止「靈魂淹沒」。
【專家建議】:建立「情緒減壓儀式」
✔ 每天工作結束後,做一個象徵「結束」的行為
例:
- 醫護:換下制服前,深呼吸 + 告訴自己:「今天我已經盡力」
- 客服:關閉工作系統時,播放一首「清理情緒」的音樂
📌 研究顯示:這樣的「情緒分隔儀式」,能顯著降低同情疲勞風險。
【互動挑戰】
📌 今天試做:「情緒排毒」小日記
寫下:
- 今天讓我心累的三件事
- 我願意帶回家的,只有一件(其他,留在紙上)
✔ 每天 5 分鐘,讓靈魂「放下負重」。
🔥 總結
同情心不是壞事,但「不懂停」會讓善良變成自傷。
給別人幫助的同時,也要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
因為 你的靈魂,也值得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