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為什麼代表正統?

我的學習筆記
發佈於阿牛聊歷史 個房間
2022/04/2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蔣代表中華民國政府簽署《聯合國憲章》批准書,1945年8月24日(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抗戰中期也就是1943年3月,中國國民黨全國大學代表團為了感謝當時重慶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的貢獻,可能也作為標榜重慶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而籌備鑄造九鼎贈送給蔣介石。不過說到“中國正統”,這跟九鼎有甚麼關係呢?
許多人聽說,我大中華有五千年的歷史,還說在夏朝的時候,當時的夏后(小補充:夏朝的統治者成為“后”)大禹治水之後,他將天下分為九州,根據《尚書》、《周禮》與《禹貢九州圖》對九州都有不同的記載,不過範圍基本上都是黃河流域道長江流域一帶,如果根據《尚書》的記載,這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雝州)等地;而所謂的「九鼎」,其實就是分別代表九州的鼎。那麼,大禹將華夏的地理區塊分成九份,為什麼要奉「鼎」作為統治權與法統的代表呢?
大禾方鼎,商代晚期,1959年在湖南省寧鄉市出土(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首先,我們要瞭解到,「鼎」最初並不是甚麼象徵性的物品,而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烹煮器具。如果會臺語的朋友,不妨唸唸「鍋」怎麼唸,一定會是「ㄉㄧㄚˋ」(tiánn),這個音的本字就是「鼎」,這樣就好理解了吧。鼎是古老中國人的烹煮用具,有用陶瓷、青銅、鐵器製作。
其實,「鼎」會那麼重要,這反映股人最直接的問題,那就是「生存」。早期華夏先祖耕耘狩獵,有一餐沒一餐,頓頓美食都是來自上天的恩賜與自己的努力。
正所謂,一日無做,一日無食,這種克難生活是我們當代人很難想像的。然而,根據《史記.孝武本紀》記載,早在傳說中的共主軒轅黃帝時便有製三個「鼎」祭天,分別代表天、地、人三界;到夏朝時,大禹著作九鼎安放九州,也用此來祭祀上帝與祖靈,表達感恩之情,一職到周朝都是如此。[1]
所以,「鼎」在神聖意義上,從民間飲食器皿,變成一種能力表現。是君主能夠帶給百姓幸福富裕的表徵,同時作為祭祀上天的器物,更延伸為貫徹天地的統治的符號,因此,「鼎」也成了中華正統代表的器物。所以,在1949年,蔣介石要撤退台灣時,非得要把故宮的鼎全都搬來台灣,以代表台灣的中華民國才是華夏正宗。

歡迎點下面連結看看我們公眾化的結果

參考資料

[1] 《史記.孝武本紀》:「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也。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鬺烹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遷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伏而不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6會員
107內容數
給所有人的臺灣史,我們致力於學術公眾化,將教授及學者們辛苦努力的研究成果,轉譯成為你我都能了解的知識.只要每個月一個便當的錢,就可以讓我們持續分享對公眾有益的學術知識,期待您跟我們一起攜手共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