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民以食為天、呷飽沒- 從孔老夫子的論語,民間俚語,問候俗語,《吃》是我們民族的一大要事。 且為了《吃》這檔事,還築了世界文化古蹟-長城,抵擋外侮“搶糧”,《 吃》真的很重要。 在台灣我們小吃出名,不良主婦,喜歡逛夜市東吃一點,西吃一些,貪心什麼都來一下,在台灣家裡也是,我老弟老妹是 “大嘴巴怪獸”,嘴巴常常在運動,吃不停,,所以家裡的戰備儲糧,相當驚人,美國員外Turbo 前年過年時到台灣拜訪,見到一紙箱的過年零食,令他無比震撼! 因為那滿滿一箱的零食,僅存活兩星期就被淨空。 他說他現在可以猜想大胃王小林尊是怎麼培養出來,24小時不停地吃點東西 😂 ,美國人是短跑型一次就吃爆,我們家是馬拉鬆式長跑型吃法,他對馬拉鬆吃法相當敬畏。 但有件事讓他不理解,當我們家的大嘴巴怪獸,不停進食時, 我偶爾會喊"分我一點",吃個一兩口過癮,Turbo員外會非常介意 .... 他說“你怎麼不弄一份自己吃!” 回到美國,剛結婚時,出去吃飯,我們點不同的東西, 我會想試試他的餐,就會跟他說“給我一口 。”, 他老大有天崩潰了,他情緒激動悲憤地說 『為何總吃我的!!?』 我說『你也能吃我的!』 Turbo 還在悲憤『我不想吃妳的,我只想吃我點的, 別吃我的,我會不夠吃 (〒︿〒)』 我也悲憤 『這麼小氣! 我只吃一兩口都不行!』 新婚危機在 《吃》這件事上爆發了,跟我計較吃!? 美國的“長城”!? 回家後,兩人再次悲憤的檢討,發現是生活習慣造成的差異。 在台灣,吃飯時,總是一次上齊所有菜色,如五菜一湯,或三菜一湯, 全家人在飯桌上,共享菜色; 西方人吃法是我的前菜、主餐、點心就是我自己一個人,誰也不會碰,從小Turbo 就是自己吃完一套餐,餐飲的分享概念跟我們完全不同。 再來是台灣有夜市,逛夜市長大的我們,東吃,西吃,什麼都來點,吃點家人的,家人吃點自己買的,交換食物很普通的現象,所以我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 一直到美國郎Turbo哭訴,才察覺到文化的差異。 現在呢 ? 台妹我突破了 “美國的長城” , Turbo 很台, 知道要分一點, 但是他有要求,我也一定要把我的餐點分給他,另有標注 - 蔬菜就不要分他了, 他屬“暴龍”。 (原刊於臉書部落格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