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情緒繪本分享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期的書市主流是認知情緒,我的blog也有個「寶寶情緒詞指認」的類目。但坊間同時有另一種思考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一直在想這中間的關係是什麼?
向左走?向右走?不是這樣吧?!
先說坊間有些情緒繪本只重視辨識情緒,卻在敘事中近於某種貼標籤,沒有脈絡、沒有處理與解決的方法。有些敏銳的小孩甚至可能會覺得家長在影射他們,讓繪本淪於表面的說教。
當然不排除有相對良好的情緒繪本,例如《我的感覺》套書。以下以套書中的《我好難過》為例。書中先舉出多種令人難過的情境,並總結為「每個人都有難過的時候」,這是一種開闊視野的認知,讓孩子能理解我與他人一樣會難過,他人也可能與我有相同感受。這既提供幼兒被療癒的可能,也是同理心的前提。
說明了各種難過的情境後,作者將抽象的「感受」作「具體」的說明(以圖文的搭配)——「難過是灰灰的、累累的感覺」、「難過的時候,什麼都不好玩」,在清楚的識別中,擁有一定文字的處理能力,近乎寫作技巧的傳遞。在共讀時,成人也可以理解孩子的願望——「我不喜歡難過!我要難過的感覺消失。」
沒有人喜歡難過的感覺。成人理解孩子的需求後,才可能在包容裡討論做法,這種引入問題解決的能力,是《我好難過》後來的示範與協助。一本好的繪本,可能可以提供像這樣多種視角的轉換與切入。
何必要二選一?有認知情緒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很好?
讓孩子熟練處理情緒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另可參考《遊戲力》一書。
不過,坊間同時有對《遊戲力》翻譯的斟酌。我在接觸譯者本人後,才知道本書背後的翻譯有龐大的互助諮商脈絡。實際上,無法進入《遊戲力》或其他教養書的讀者,可能面對的是認知與情緒的斷裂。(也就是以前的我,詳參下文)
談了好的幼兒情緒繪本,下面簡單說說另一種可能~
所謂開卷有益,大概還是有CP值高低之分。例如有些繪本說教意味太濃厚,邏輯太過簡單,讀了,你說沒幫助嗎?也不至於。你說有幫助嗎?也實在是……令人發窘。
結合108課綱的語文素養或閱讀理解,幼兒繪本至少在畫面、語言、取材等,要有些可討論性與可分析性。當然,繪本的挑選仍然可以結合主題,例如要討論文學、藝術與思辨空間時,有些繪本可以做為正面與反面的教材……。
時間學苑是一個引導大眾進行「經濟思辨」的教育品牌,期待透過跳脫學院的經濟學理論,帶領大家思辨生活裡的經濟議題,也讓大眾認識「生活經濟學」的運作,成為培養個人金融素養之底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了開啟孩子們對寫作的不同認知,今天嘗試由說故事與聽故事來切入。我跟大家說了一個求學時候的故事,先鋪陳升學壓力下的背景,慢慢的把細節放入。孩子們在聆聽時,不自覺的加入敘事,講述許多他們從親友處聽來的故
認識學思達已經兩年,因為忙著手邊的實驗教育,從沒有實際觀課的經驗。上網爬了文章、看了影片,也潛水在學思達的社團裡,默默吸收著養分。等到終於鼓起勇氣,決定去觀輝誠老師的課,結果……(就沒機會了XD)成全
  老梅的街道狹窄,我們驅車在巷中繞了一回。是,我們沒走錯(雖然小小迷路……)。這Google map上有地標,卻沒有詳細地址的Ipower就在這裡。 我在實驗教育師訓裡遇見了一個大男孩宇倫,也聽了幾
我參加實驗教育師培已經半年了,女兒久聞其名,從沒有見過「媽媽到底在做什麼事」的機會。心裡一直想著有機會要帶她看看,但課程大多是媽媽心靈補給時間,所以就另外找機會。 大著膽子帶女兒去了我提案的第四次課發
如果不是在教育上特別留心或者經濟許可,對低年級體制內的學生來說,也許較少有實行專題的可能。但我從來相信只要有信任、引導與鷹架,孩子能做的超出想像。沒有懷疑(不管是我的學生或孩子)。  來自荷蘭的耶拿老
前幾年一波波的島內移民湧入宜蘭,只為了要讓孩子能擁有更理想的教育。特別是台北宜蘭一日生活圈,來回兩小時的車程,也遠不過三峽到內湖。許多家長大概是這麼想的~ 人文中小學大抵是這島內移民的目的地之一,我在
為了開啟孩子們對寫作的不同認知,今天嘗試由說故事與聽故事來切入。我跟大家說了一個求學時候的故事,先鋪陳升學壓力下的背景,慢慢的把細節放入。孩子們在聆聽時,不自覺的加入敘事,講述許多他們從親友處聽來的故
認識學思達已經兩年,因為忙著手邊的實驗教育,從沒有實際觀課的經驗。上網爬了文章、看了影片,也潛水在學思達的社團裡,默默吸收著養分。等到終於鼓起勇氣,決定去觀輝誠老師的課,結果……(就沒機會了XD)成全
  老梅的街道狹窄,我們驅車在巷中繞了一回。是,我們沒走錯(雖然小小迷路……)。這Google map上有地標,卻沒有詳細地址的Ipower就在這裡。 我在實驗教育師訓裡遇見了一個大男孩宇倫,也聽了幾
我參加實驗教育師培已經半年了,女兒久聞其名,從沒有見過「媽媽到底在做什麼事」的機會。心裡一直想著有機會要帶她看看,但課程大多是媽媽心靈補給時間,所以就另外找機會。 大著膽子帶女兒去了我提案的第四次課發
如果不是在教育上特別留心或者經濟許可,對低年級體制內的學生來說,也許較少有實行專題的可能。但我從來相信只要有信任、引導與鷹架,孩子能做的超出想像。沒有懷疑(不管是我的學生或孩子)。  來自荷蘭的耶拿老
前幾年一波波的島內移民湧入宜蘭,只為了要讓孩子能擁有更理想的教育。特別是台北宜蘭一日生活圈,來回兩小時的車程,也遠不過三峽到內湖。許多家長大概是這麼想的~ 人文中小學大抵是這島內移民的目的地之一,我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分離焦慮症發生的時期一般在 6~8 個月之間,會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症,而 1 歲到 2 歲是最嚴重的時候,會有這個症狀是因為6個月後的寶寶,視覺和記憶發展逐漸成熟,開始可以分辨爸媽和陌生人,所以只要主要照顧者不在視線範圍內,就會覺得主要照顧者不見了,而陷入焦慮、緊張的情緒。
Thumbnail
有了孩子後,我特別容易注意到身旁的人,經常罵孩子:「哭什麼哭!哭就有用嗎?這麼愛哭。」通常越罵,還是就越哭得大聲,越難以收拾。 孩子是自己生的,也是自己養的。從親子教養來看,通常父母的教養方式,會決定孩子的行為模式,我們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就會習得如何對待我們,這是雙向的,孩子就是從我們的身上,學習
可以提出哪些記憶型問題、分析型問題、評價型問題呢? 記憶型問題即單純的詢問與故事內容有關的問題,可以針對故事內容提出Who、When、Where、What、How、Why的相關問題。 例如: Who: 小紅帽在森林裡遇見了誰?《小紅帽》  是誰給傑克魔豆的?《傑克與魔豆》 When:
什麼是封閉式問題?什麼是開放式問題? 封閉式問題指的是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問題多與故事內容有關 例如: 喜兒馬變成獨角獸以後,遇到了哪些事情?《好想變成獨角獸》 喜兒馬是怎麼變成獨角獸的?《好想變成獨角獸》 喜兒馬在變成獨角獸後,有哪些改變呢?《好想變成獨角獸》 巫婆的房子和家具是
Thumbnail
自從開始撰寫解析情緒的文章以來,我發現到原生家庭帶給人的價值觀、金錢觀影響超級大,除了潛移默化的觀念傳輸以外,還有外在行為。 怎麼說呢?家母身為技術分析者,小時候,只要看當日她準備的餐點,我大概就知道今天她的心情如何,心情差,家裡的氣氛與餐點就會灰暗;心情好,就會相反。
Thumbnail
E 一起來刷刷刷 每對父母或多或少都經歷過幫寶寶刷牙像打仗的過程,在還沒有長牙齒的時候我們是用紗布包手指進到小朋友的口腔裡面去做清潔,而當小老闆剛開始長牙齒的時候,我和鈞哥就開始一邊歡樂的刷牙,一邊招呼著她來看我們刷牙,目的是避免她排斥刷牙,也希望她可以知道「刷牙是一種日常生活要做的事」,藉由日常
Thumbnail
文/洪老闆 化身情緒魔法師,幫孩子讀懂自己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搭捷運、公車或者在其他公共場合,看到孩子哭鬧不止,父母使出渾身解數,有的輕聲細語安撫,有的厲言斥責,然而奏效的似乎總是少見,讓你不得不深感同情,想著要是自己也是父母該如何面對這樣的狀況?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分離焦慮症發生的時期一般在 6~8 個月之間,會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症,而 1 歲到 2 歲是最嚴重的時候,會有這個症狀是因為6個月後的寶寶,視覺和記憶發展逐漸成熟,開始可以分辨爸媽和陌生人,所以只要主要照顧者不在視線範圍內,就會覺得主要照顧者不見了,而陷入焦慮、緊張的情緒。
Thumbnail
有了孩子後,我特別容易注意到身旁的人,經常罵孩子:「哭什麼哭!哭就有用嗎?這麼愛哭。」通常越罵,還是就越哭得大聲,越難以收拾。 孩子是自己生的,也是自己養的。從親子教養來看,通常父母的教養方式,會決定孩子的行為模式,我們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就會習得如何對待我們,這是雙向的,孩子就是從我們的身上,學習
可以提出哪些記憶型問題、分析型問題、評價型問題呢? 記憶型問題即單純的詢問與故事內容有關的問題,可以針對故事內容提出Who、When、Where、What、How、Why的相關問題。 例如: Who: 小紅帽在森林裡遇見了誰?《小紅帽》  是誰給傑克魔豆的?《傑克與魔豆》 When:
什麼是封閉式問題?什麼是開放式問題? 封閉式問題指的是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問題多與故事內容有關 例如: 喜兒馬變成獨角獸以後,遇到了哪些事情?《好想變成獨角獸》 喜兒馬是怎麼變成獨角獸的?《好想變成獨角獸》 喜兒馬在變成獨角獸後,有哪些改變呢?《好想變成獨角獸》 巫婆的房子和家具是
Thumbnail
自從開始撰寫解析情緒的文章以來,我發現到原生家庭帶給人的價值觀、金錢觀影響超級大,除了潛移默化的觀念傳輸以外,還有外在行為。 怎麼說呢?家母身為技術分析者,小時候,只要看當日她準備的餐點,我大概就知道今天她的心情如何,心情差,家裡的氣氛與餐點就會灰暗;心情好,就會相反。
Thumbnail
E 一起來刷刷刷 每對父母或多或少都經歷過幫寶寶刷牙像打仗的過程,在還沒有長牙齒的時候我們是用紗布包手指進到小朋友的口腔裡面去做清潔,而當小老闆剛開始長牙齒的時候,我和鈞哥就開始一邊歡樂的刷牙,一邊招呼著她來看我們刷牙,目的是避免她排斥刷牙,也希望她可以知道「刷牙是一種日常生活要做的事」,藉由日常
Thumbnail
文/洪老闆 化身情緒魔法師,幫孩子讀懂自己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搭捷運、公車或者在其他公共場合,看到孩子哭鬧不止,父母使出渾身解數,有的輕聲細語安撫,有的厲言斥責,然而奏效的似乎總是少見,讓你不得不深感同情,想著要是自己也是父母該如何面對這樣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