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了一封學生的信,詢問在職場中設計流程是什麼?想在公司建立一套基本的制度,且附帶圖片如下:
這張圖片應該許多人都看過,裡頭有很多專業的名詞,以及像金字一樣往上堆疊的順序,在討論工作流程前,我們一樣先來了解每個詞彙代表什麼、以及它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 User Story :使用者需求 / 用戶故事。
使用目的:透過故事的描述方法,帶出使用者的目的與需求,進而發想產品需要設計的功能。在每一個描述上,都以最小單元來呈現,也就是盡量拆分的越精細越好。
使用方法:可以透過以下公式來描述。
ex:身為____,我想要_________,以便於我可以達成________。
ex:身為一個使用者,我想要折價券能依照日期新舊排列順序,以便於我可以將快到期的折價券優先用掉。
- Functional Map:功能架構規劃。
使用目的:將產品所需要的功能做分類,並且列出功能之間的主次順序,以便設計時,能夠俯瞰產品會有哪些功能需要設計。
使用方法:可以使用Coggle軟體,以心智圖方式,將功能做延伸與分類。
- Flow Chart:流程圖。
使用目的:針對某一個功能,畫出開始到結束的整體流程,以及需要的判斷條件。(在此時並不需要畫出介面圖,流程僅需要用文字描述即可。)
使用方法:可以使用Draw.io軟體,將流程圖與判斷時間點畫出來。
- UI Flow:介面流程。
在這裡,許多人會問那跟User Flow有什麼不同?網路上查詢的資料也都不盡相同。而我自己的定義是:
UI Flow :有頁面圖的流程。
User Flow:以文字來形容的流程。
使用目的:畫出頁面之間的操作動線。
使用方法:可以用Wireframe將畫面以線條方式,來做視覺上的連結,表示跳頁的順序。
- Wireframe:畫面線框稿。
使用目的:畫出低保真度的原型設計,在沒有任何視覺設計 (顏色、排版) 的狀態下,確認每一頁的元件構成是否完整,以及能否達到目標功能。
使用方法:利用設計軟體,將每個畫面必有的元件與架構畫出來。
- Mockup:視覺設計稿。
使用目的:設計師必須依照Wireframe的畫面架構,進行視覺設計、畫面特效、版面形式呈現等,以增強產品質感與使用體驗。
使用方法:利用設計軟體,例如:Sketch、Figma、Adobe XD,依照產品Design Guideline產出視覺。
- Prototype:動態原型。
使用目的:確認畫面之間的連接是否正確、功能達成目標、操作體驗,以便在進入開發前可以找出問題點。
使用方法:利用軟體,將畫面上的元件,以動態方式來做點擊跳頁、或是模擬動畫呈現,協助使用者能更深體驗產品。
終於描述完一大堆名詞了~先喘口氣。
接下來,你可能還是會有疑問:我都知道了這些名詞的意思了,那麼實際的工作流程是什麼呢?
以我在業界的經驗來說,並沒有制式的SOP流程,有時候會因為時程很短、或是緊急bug需要修復,會快速討論快速產出,並不會每個流程都會跑過。
但若在一般產品開發流程,我認為會有以下步驟:
- 定義需求(需求可能是從:關係利益者、數據研究、使用者訪談、User Story歸納而來)
- IA (資訊架構)
- Flow Chart
- Wireframe
- Mockup + Spec(標記)
這好像跟一開始的圖差別很大,而且少了很多項目。其實在每個產業、公司的工作流程都不盡相同,以上是我在業界及接案過程中,歸納出的結論。也就是必須最少要有以上五個步驟,才能確保產品在討論、規劃、設計時,能夠足夠嚴謹,符合開發目標,並與各部門同步資訊。
而其他的項目,若有時間,你也可以試試看把它做出來。每個步驟堆疊的目的都是:「洞察真實需求、縝密規劃設計、功能實質落地。」因此沒有必須一定要走完哪一個步驟,有時侯一個bug出現,可能就要直接畫出wireframe確認是否這樣能解決?PM或是RD確認OK後,就出立刻畫出Mockup,快速寫上Spec,交稿!
若你正在思考,要如何在公司建立完整的設計流程,不妨先確認看看各部門在過去是如何溝通與解決問題的,然後從中思考哪裡可以改善,把適當的設計步驟納入組織內跑跑看,如果能提升工作效率、減少溝通落差、加速開發時間,那麼就是值得做的。
但千萬記住,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一定要學習「在什麼時候,要做什麼才是對的事」,固執與講究完美,是很難跟上快速變化的市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