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月可能真的是個非常適合自我重整、清理的時機。這陣子我周遭發生的事其實不太複雜,但是產生的影響及內心的波浪起伏滿劇烈的,因此花了好一段時間沉澱和反思。
我前一陣子開始覺得自己應該多吸收並充實自己,而不是在還未打好基礎的情況下就不斷分享,所以無論是方格子上的書寫、與朋友交談分享,都有收斂的趨勢。另外,我也在過年期間正式啟動一些照顧身體的計畫(前兩天也做了安排運動的規劃),就是想好好照顧自己。在這樣的安排下,自然就開啟了一套身心重整的過程。
這過程有點像是拿掃把掃地,總會揚起一些灰塵,加上女生每個月生理都會有劇烈的變化(賀爾蒙影響),很多因素累加在一起的情況下,二月底的某一天,我在和朋友聊天聊到一些話題時,忽然覺得備受打擊。回家的路上雖然試著自我寬慰,但有越來越多情緒湧上,腦子也不由自主一直鑽進一個漩渦裡,而且越想越不開心。
一旦鑽入一個點上,我們就會不由自主放大它,情緒也會隨之翻攪,先是覺得悲傷,然後是憤怒,小劇場輪番上演,然後是試圖冷靜,可以說是不斷糾結掙扎,對內陷入僵局,對外也舉步維艱。糾結了幾天,我覺得稍稍冷靜一些後,就開始分析自己的處境。在這時,我看到了最淺層的議題:我有個課題必須面對、解決,而方法我一直很清楚,就是做到「不涉入」。說話和聽話時,都純粹去欣賞、不下判斷。
「不涉入」的藝術可以藉由練習靜坐一段時間後自然達成,那會是自然而然的效果,因為靜坐會讓我們越來越不受邊界框住,而覺得自己被攻擊、想自我防衛的話題,其實就是自己的邊界。但事實上,對方可能無意攻擊,只是自己在聽話時加深解讀了,才會覺得自己被攻擊。因此「如是觀」、「如是聞」,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我先是猜想,要擺脫困境唯有練習將自己的想法說出口,但又發現,問題出在好幾個層面。首先,情緒一來的時候,當下能否冷靜處理?其次,事件在理智層面逐漸發酵後(俗稱越想越不對勁),如何跳脫那個點?第三,平時有沒有能排解情緒的方式,第四,能不能在情緒稍稍出現一點徵兆時就將它熄掉,避免一直放大它?第五,如何有意識說出真實但甜美的話。第六,與他人互動時,如何保持在彼此都最舒適的距離與狀態。
目前大致上只想到這六點。有靜坐習慣的人,只要規律靜坐一陣子,大多數都能做到第一點,而第二點要看這件事對你影響有多大,以及個人修為而定。第三點在於,即使當下能冷靜應對,但忍下的情緒仍需要方法排解。有些人會選擇吐苦水,但如果可以做到第四點會更好,甚至是第五點、第六點。
這陣子我學到的功課大概是這樣,意識到每一件來到面前的事情都不會是偶然,雖然這些糾結揮之不去的時候真的很難受,但隨著靜坐排解,像是在擦拭自己看事情的濾淨後,會發現這只是個過程,是個功課,過程不論是誰對你做了什麼、說了什麼,他們可能都只是大自然安排的工具,要提醒你一些事情,或者是將你以前丟出去的再還給你,也就是業。能有機會去清掉這些遲早該清的事情,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