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與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無論他們幾歲)工作,你要看這本書。如果你對哲學有涉獵,你要看這本書。如果你在人文科學界工作,你要看這本書。如果你做治療,無論是社工、護理、醫學、心理、職能、親密關係、家庭/族、語言等等,你要看這本書。如果你對人有興趣或苦惱於怎麼身邊的人都那麼難溝通,你也可以看這本書。我會這麼說是因為以上的人會有感的東西,作者們都提到了,而且不是片面的。在教育界和醫學/療界特別重視實證研究,此外人類發展/發展心理學的知識與視角也經常被視為重要的一軸,然而,在精神分析的世界裡,分析師們經常會對這兩大取向採取質疑與謹慎的態度,這個態度也往往造成一種二元對立的誤會,使得相異的領域之間難以有所對話,這本書讓這樣的對話發生了!它不是一本乾枯的教科書,但是全書豐富的知識內涵,包括研究方法的說明,與盤點論點和論點之間的差異忍不住會讓人覺得「學習的歷程」就應該是要這樣的。
這本書是與晟和舒涵他們在之前幾年利用閒暇之餘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文字成果,他們會開始這樣一個愚公移山的工作也是因為一來對所謂的心智化理論有興趣,二來是在我們的專業間總會聽說有權威們在講述跟提倡心智化的東西,有時候聽了會有種說不上來的『怪怪的』的感覺,心裡的聲音好像是:「真的嗎?真的是如台上的人所說的那樣嗎?會不會其實有點不太一樣呢?我們有在以管窺天嗎?」感恩於他們這樣的質疑精神,展開了這本書的譯作。這樣接地氣的工作態度和方式也呈現在本書的內容之中,此書在被書寫之時作者們都還是虛懷若谷的分析師、研究員,他們的思考與文字還沒有『我已成一家之言』的霸氣。
在我答應周仁宇醫師要為這本書審閱時,我其實沒有審閱譯書的工作經驗,與晟和舒涵將他們的文稿分享給我,一開始,我是逐句逐段地中英文版本兩邊同步看,以慢工出細活的精神在修訂,好像那就是我一個人的工作,而修改過的東西也理所當然地就變成我的文字、我的風格。接著,我和與晟、舒涵開始我們第一次的見面討論會,他們訝異於我的仔細與諸多修訂,想像我一定花了很多時間在上面(這是真的!),他們於是提議每次見面前他們會自行校閱,碰面時提出問題供我們一起討論,從那之後,整個過程變得有樂趣起來,我們一起抓到原著裡交代得不清不楚的問題或語言謬誤,一起了解三個人當中有一個人弄不懂的東西究竟是什麼,為了解釋某些書中的內容,我有時候會舉出一些日常或臨床的對話或互動小故事來一起了解作者要說的究竟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包括外在現實與精神現實)的什麼經驗,這樣的過程很好玩,我們從彼此之間以及我們在談的這本書裡學到很多。我們每個月見一次面,每次為時大約一個半小時,那是我們三人的一期一會,為期逾兩年。
這本書呈現了做研究的方法,學術思考的過程,臨床工作的內涵,它的立論立場是較重視環境的。
精神分析與人類發展學經常附和笛卡兒的傳統假設,認為心智主體性的經驗是天生的。我們試圖在本書打破這個哲學傳統,提倡心智主體性應該是種逐漸發展或建構出來的能力。
全書,無論是從看待幼兒或是治療患者的經驗,作者群們對於心智主體的建構歷程娓娓道來,他們明言心智化包含『自我反思』與『人際知覺』兩種要素,而這兩大要素要變成成熟的心智能力是需要過程的,讀者會看到作者們認為幼兒的心智世界與成人很不一樣,需要被有心智能力的照顧者充分的回應與對待,才能夠健康的發展。在這樣的假設之下,作者雖然沒有反對『論戰』(1941-1945)當中的先天說,在本書的實證研究內涵裡,以案主(可能是兒童或成人)的主觀世界出發去看待他經驗到的環境(客體表徵)與自我(自體表徵),相較於傳統精神分析與成人工作的動力學角度跟個人性思維,過程是比較偏現象學與程序性的。
如此從發展心理學的探討角度出發去看心理治療與心理病理學,人類發展、心智哲學(認/知識論)、依附理論、表徵系統的能力等等都會是作者們在意的,以表徵系統的能力為例,我曾在臨床工作上聽到一個這樣的反思:「很多人講話都像只是在發出動物的聲音,發洩或唱高調,我們怎麼可以這樣辜負了我們擁有語言能力的這件事!」作者透過介紹精神等同、假扮模式、反思能力這些從研究孩子們的心智狀態得出的心得,幫助臨床工作者在遭遇到一個心智有所缺損的或者是有毛病的,怪怪的地方的人,可以用一種慈悲的態度檢視到,並進而思考(運用自己的反思、心智化能力)已經在兩人之間發生的互動,也就是程序性的共演,作為與對方未來互動的參考,這些工作是層層堆疊上去的。
分析師的主要工作,便是在戲劇化的共演下,還是能與患者的心智狀態保持連結。分析師會去點出或挑戰患者的一些心智能力,像是幫助患者把內在狀態語言化、區別不同的感受、把難以處理的焦慮經驗,拆成一小片一小片可處理的片段、幫助患者發展出「彷彿」的態度,在其中,想法可以被認為只是想法,而非現實,但又維持著對於內在世界的連結。
和六、七○到九○年代的美國精神分析的自體心理學發展雷同,作者強調心智化理論並不是一套新的理論來重新解釋心理病理或者倡導一種新的實務工作方法,他們因為在臨床上發現許多個案要達到洞察的不可能性與缺乏聆聽話語跟理解詮釋的能力,傳統的分析式工作方式跟理念與有這類心智能力困難的個案之間經常遭遇到一個遇不見彼此的鴻溝,所以心智化的理論與實務添加了支持性的元素到精神分析的工作內涵當中。「分析師要致力於提升案主接觸自己心靈歷程的能力」,要讓某些個案覺得去思考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安全的就有可能很不容易,那是一個有人陪都可能很難達到的地方,更不用說一般人想要靠自己去讀書、去上課來達成,這不是一套技術上的方法,它其實和原本精神分析的工作一樣是一趟兩個人的旅程,而且只是那一趟旅程當中的一部分。對原本的精神分析來說,作者強調是加上了一些東西而不是要取代原本已有的理論與做法。在與成人工作的實務上,心智化理論是試圖要解決較嚴重的臨床情境,也就是與所謂的嚴重人格障礙,也可以說是早期心智發展受創的患者工作,一般的精神官能症患者,也就是我們這一大堆的不缺煩惱跟情感困擾的凡夫俗子們,無論有無明顯症狀,很可能不會只滿足於和一個僅用心智化方法來工作的治療師的,但話說回來,我們又從何得知自己不是嚴重的人格障礙呢?
與兩位譯者工作是一件有趣又享受的事,舒涵的頭腦清晰,記憶鮮明,在許多次的討論中,她能夠把書中的小朋友的狀況跟故事說得非常生動清楚,充分地讓聽者了解了書中的實務內容,所以我們能夠找到適切的語言去搭配作者們推演出來的論點闡述。比方說,我們討論到第六章時,她率先講了四歲的蕾貝卡的故事,作為聽者,我覺得她好了解這個小女孩身邊的事情與內在脈絡,如果拋開我們是為了這本書一起工作的前提,我會以為蕾貝卡是舒涵的學生或熟識的人;與晟則是守著為讀者學習的利益與閱讀時的舒適度為考量的位置,他那個有些叛逆、反骨的調調加上樂意質疑的態度,使得我們的討論經常能夠繞到讀的人會有怎樣的經驗上去思考,這些點點滴滴的互動其實都在體現心智化的能力,而我們則一起蒙受其利。現在,我很榮幸地能夠在此邀請您以閱讀的方式(也許你可以參加或開啟一個讀書會也說不定)來加入這個旅程。
文:林俐伶(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副理事長及執行委員會委員、美國及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師、秋隱精神分析工作室負責人)
作者 ◎ 彼得.馮納吉、喬治.葛瑞蓋、艾略特.朱里斯特、瑪莉.漢普沃斯
譯者 ◎ 魏與晟、楊舒涵
審閱 ◎ 林俐伶
#探問人如何發現自己的千古習題
#跨學科重新理解心理治療
★榮獲2003年格拉迪瓦書籍獎★
心智化理論從本世紀初起即已成為顯學
但台灣目前仍未有該領域重要著作出版品
本書是該領域第一本引介入台的重要著作
【延伸推薦】
《寶寶正在跟你說話:新手父母必備的嬰兒表情圖鑑》
Your Baby Is Speaking to You: a visual guide to the amazing behaviors of your newborn and growing baby
凱文•努金特博士(Dr. Kevin Nugent)/著、阿貝拉多•莫瑞爾(Abelardo Morell)/攝影、廖婉如/譯、李放晴/本書亞洲寶寶照片攝影
推薦理由:本書圖文並茂,解碼寶寶在生命最初期拋出的「加密訊息」,幫助親子間建立順暢無礙的溝通,也會幫助父母在照顧時,提升嬰兒的心智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