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學習】揮別玻璃心世代,成功接收指教的三大關鍵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是句我們心裡都明白,但卻很難完全實踐的道理。為什麼我們在接收他人所給予的指教時,總是會有所防備,甚至是獲取建議後也不見得會採取行動呢?在職場中,或許你曾聽主管說:「你這份提案不行,回去補齊數據再來吧!」這時,心中是不是立刻浮出好幾句OS呢?甚至心中的小劇場,若是不小心喜形於色,還很剛好的被主管給察覺,馬上再獲得一枚玻璃心世代的標籤,時間久了,似乎也不好擺脫這樣的集體形象了。

告別玻璃心世代,先看透接收指教的本質

你知道嗎?或許不擅長接收指教本來就是人類注定要遇到的困境,根據《謝謝你的指教》書中提及,人在接收指教的同時意味著得承認自己的不足,但對於身處在職場團隊、協作關係的我們來說,要面向自己的缺點同時也承擔著不被同儕接受的風險。因此,我們明明知道接收指教能讓我們有所改進並且能學習與成長,進而去達到「自我實現」的滿足感,但在接收指教同時也必須冒著在團隊中喪失「歸屬感」的風險。因此,或許不是我們不願意接收指教,而是接收指教正是人類天性上需要去克服的矛盾點,去平衡「自我實現」與「歸屬感」兩大心裡需求。

不是全盤接納指教,而是要有效展開對話

職場上的溝通情境,指教可以說是無所不在,小則一次進度晤談的快速點評,大至年度績效考核的深度會談等。此外,有個有趣的調查統計了全球企業每年用於績效考核的時間長度,結果是相當驚人的!竟然用了高達9.4萬年的時間在準備與進行績效考核,可見在組織當中我們有多重視指教的力量。就個體而言,如果我們無法透過指教進而找到進步的可能性,豈不是太可惜了嗎?
我們到底要如何擺脫在職場上無效對話的困境呢?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老闆常常一句話過來:「這個東南亞市場的分析報告根本不行,改好再來吧!」接著就瀟灑地離去,徒留在原地迷惘的自己,也就只好模模糊糊的硬著頭皮改下去了。但結果經常是可想而知,你和老闆之間都是不滿意的。你會認為老闆怎麼都不把話講清楚,沒有好好地給予指教;老闆則會認為說,這個應該是你要理解的吧,怎麼會聽不懂呢?是部屬無法接收指教。雙方往往認為溝通不良,都是別人的問題。但其實,我們還是能從自身改變開始:不是全盤接納指教,而是透過以下三大關鍵有效展開對話

成功接收指教的三大關鍵

區分指教的類型:看清內容
所有的指教其實就分三種:欣賞、指導、評量。我們可以在接收指教的時候,靜下來思考看看自己收到哪一種指教。也與你分享三種各自的目的為何
  • 欣賞:表達「我見你了」,給你一些認可、鼓勵、感激等。欣賞能成為一股動力,讓我們行走時多一分精神,認可自己在關係當中投入的汗水、淚水。
  • 指導:幫助人成長,達到學習與改變,如此一來也能把時間跟精力用在對的地方。
  • 評量:一套標準來讓人知道他自己的狀態、水準到哪裡了!書中提及「評量」會是最顯而易見的回饋,因此我們應該善用它來設定目標,而不是糾結在評量本身喔。
舉個例子,在職場中老闆可能會這麼說:「你的簡報結論應該要再更有說服力一些」,對於接收者來說,會解讀為「評量」認為自己的簡報表現是差勁的。但就指教的內容本身,或許老闆想要表示的是,結論段落應該要再更聚焦收斂,提出的其實是「指導」。

我們在區分指教的類型時,首要練習的事情就是純粹的看待指教的「內容」,而不要直接連結到對自我的評量,盡可能的視指教為指導,並且讓指導促成更好的行動方案。
破解雙重對話:釐清子題
在人際的溝通情境中,我們往往看不見他人的意圖,而在意他人行爲對自身的影響。在這樣的差距之下,經常會發現給予指教者雖然是出自善意,但接收指教者卻只能感受到外顯的結果。進而導致雙方分別有自己在乎的議題,導致雙重對話。
好比,今天主管對身為業務的你說:「你怎麼又沒有達到業績目標了呢?」但正巧遇到你準備請年假出門遊玩的前夕,心想老主管也太不會挑時機了吧!自然也不會以太好的口氣回覆,結果更是可想而知了。
綜觀全局,身為局外人的我們能夠清楚地破解雙重對話,也就是主管在意業績沒有達標,出自於為了團隊(公司)好的意圖。但身為業務的我們在意的是主管選擇了不對的時機給予指教。在職場的溝通中,我們也能時刻的覺察,現在是否出現了雙重對話,我們則可以設身處地地去想,對方在意的子題為何,我們在意的點又是什麼,是不是有可能清晰的拆解出來,進而在指教的一來一往中達到新的平衡。
培養成長型自我:思維升級
其實,培養成長型思維是個說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卻相當辛苦的一件事。正如前面提及,接收指教雖然能帶來成長,但首先我們得先承認自己的不足,因此就會在「自我實踐」與「歸屬感」兩大基本需求中拉扯。但我們若要能成功接收指教,最後一哩路就會是透過成長思維,進而相信改變能成就更好的自己。畢竟,愛因斯坦也曾說:「若你做同樣的事情,卻期待不同的結果,那你大概就是瘋子」。而要開始培養成長型思維,我們可以從這件事開始
  • 區分表現與自我價值
簡單來說,一次的不好表現不等於沒有個人價值,當我們面臨職場中的困境時,我們應該要慶幸,自己能夠遇見這樣的挫折,而不是自怨自艾的就此停滯不前,甚至認為一次失敗就等於永遠失敗。或許我們需要承認自己這次的表現確實不理想,可以去接受自己的失敗,但不可以對自己失望。有了這樣思維升級的過程,我們更能夠去接受所有大大小小的指教,進而透過不斷的修正持續在無限賽局中,做到更好。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給我一個❤️, 也歡迎你到我的FB粉專「利他能の人生調劑所」逛逛唷~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藥師很好誒!起薪高、工作穩定、勞動品質又好,還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在目前台灣的環境下,這句話可以說是再誘人不過。但若仔細的推敲一番,我認為這句話是,對,但也不對。對的部分在於,這些優質的報酬條件相較於許多畢業的新鮮人來說確實相當優渥;相對地,不對的地方也在於此,優渥的報酬對你來說就是「好」嗎?
一個藥學系畢業不久的背景就想跨足到個人品牌的領域,其實是可以有很多懷疑的,來自外界眼光也好,自己心中的聲音也好。總是會在午夜夢迴的時刻響起一個個的警鐘,傳播著「真的要繼續做下去嗎」的信號。 人家說菜鳥搞什麼個人品牌,我就偏要靠學習做出老鳥的水準⋯⋯
那天晚上,隨意的點開了Youtube,本想一如往常的點開廢片,卻被演算法巧妙的帶到陶喆的影片,而且竟然是他在多年後重新分析⟪找自己⟫這首歌,是如何被創作出來的?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原來陶喆在當年硬體設備並不是太方便的狀態下,就如此要求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到最好
從5月中本土疫情爆發,開啟三級警戒過後,每位教學者心裡的警鐘,也都一併的被喚醒了。怎麼說呢?因為台灣終於得面對全面遠距學習的來臨了,過去或許也有許多樂於嘗試的教學者已經採取翻轉、數位化的方式在進行教學。但也有許多的教學者,他們最擅長的正是面對面的即時互動,甚至包括個別化的回饋、班級經營、團體動能..
很多人說人生不像選擇題,會有標準答案,但我卻覺得一定還是會有相對比較好的選項。重點在於,你願不願意相信自己所選的,並且也信任自己做選擇的過程,它是經過周全的考量,比如你考慮了待遇、發展、產業前景、工作氛圍、家庭責任等等,在各方面都有適當的分配與取捨後,最終產生了這樣的抉擇。
嗨~封關超過一個月的你,週末過得如何呀?想跟你分享,因為這段WFH的日子。讓我有機會上到一堂超級酷的課程。 「講師的數位轉型特訓班,三週陪你做出線上課程」 老實說,一開始報名前是有些懷疑的,但經過目前兩週的學習,成果,是不證自明的!
「當藥師很好誒!起薪高、工作穩定、勞動品質又好,還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在目前台灣的環境下,這句話可以說是再誘人不過。但若仔細的推敲一番,我認為這句話是,對,但也不對。對的部分在於,這些優質的報酬條件相較於許多畢業的新鮮人來說確實相當優渥;相對地,不對的地方也在於此,優渥的報酬對你來說就是「好」嗎?
一個藥學系畢業不久的背景就想跨足到個人品牌的領域,其實是可以有很多懷疑的,來自外界眼光也好,自己心中的聲音也好。總是會在午夜夢迴的時刻響起一個個的警鐘,傳播著「真的要繼續做下去嗎」的信號。 人家說菜鳥搞什麼個人品牌,我就偏要靠學習做出老鳥的水準⋯⋯
那天晚上,隨意的點開了Youtube,本想一如往常的點開廢片,卻被演算法巧妙的帶到陶喆的影片,而且竟然是他在多年後重新分析⟪找自己⟫這首歌,是如何被創作出來的?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原來陶喆在當年硬體設備並不是太方便的狀態下,就如此要求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到最好
從5月中本土疫情爆發,開啟三級警戒過後,每位教學者心裡的警鐘,也都一併的被喚醒了。怎麼說呢?因為台灣終於得面對全面遠距學習的來臨了,過去或許也有許多樂於嘗試的教學者已經採取翻轉、數位化的方式在進行教學。但也有許多的教學者,他們最擅長的正是面對面的即時互動,甚至包括個別化的回饋、班級經營、團體動能..
很多人說人生不像選擇題,會有標準答案,但我卻覺得一定還是會有相對比較好的選項。重點在於,你願不願意相信自己所選的,並且也信任自己做選擇的過程,它是經過周全的考量,比如你考慮了待遇、發展、產業前景、工作氛圍、家庭責任等等,在各方面都有適當的分配與取捨後,最終產生了這樣的抉擇。
嗨~封關超過一個月的你,週末過得如何呀?想跟你分享,因為這段WFH的日子。讓我有機會上到一堂超級酷的課程。 「講師的數位轉型特訓班,三週陪你做出線上課程」 老實說,一開始報名前是有些懷疑的,但經過目前兩週的學習,成果,是不證自明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小細節可以找出句子的重點內容,重要內容會反覆以類似措辭出現,刪去多餘的部分,簡化句子後就能理解
Thumbnail
職場能力的評估大多來自專業的基礎能力,專業越高,越有機會帶領團隊。但高度的專業技術往往只能領導單一部門的執行內容,通常也屬於基層主管的職務居多,當要跨足其他部門與專業整合,會需要具備其他的管理能力。 
Thumbnail
2020年末,狸克因為動森輸了年度遊戲大獎Game Of the Year而發怒。為了繼續保持一班動物的吸客能力而進行新一輪訓練課程。訓練完結後今日進行最終考試。
Thumbnail
斜槓的誕生與本質,來自於對現有工作生態的反思 受夠了當朝九晚五、做著貌合神離的工作、每天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打從心底想當個看似自由、無拘無束的自由工作者,幻想著如果工作可以結合興趣和嗜好,每天工作就像玩樂一樣有趣,那該有多好?該如何兼得工作和夢想,或只是將兩者拉近一點,一點點也好?
Thumbnail
隨著暑期實習開始,或是畢業生初入職場,有很多人找工作的方式跟找餐廳一樣,往往太過看重網路上的評價,或是過度在意工作職缺的品牌、薪水或福利,而忽略很重要的一件事──一開始一起工作的主管、同儕、工作環境所形塑的習慣,往往會跟著自己走上之後的職涯路,而成為個人職場品味的一部分。
Thumbnail
這是一個非常精彩,工作越換越好的勵志故事!(文長慎入,閱讀時間約:9分鐘) 你真的沒看錯,我在一年內換了三份工作!這句話讓你腦海第一個浮現的想法可能是:「也太沒抗壓性了吧!」、「這人應該是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工作只會越換越糟吧!」...先聲明,我面試了三家就是中了這三家,絕對沒有亂槍打鳥亂
Thumbnail
面對不可逆的工作趨勢,不管是否擁有正職,所有的工作者都應該知道,危機的底下帶來什麼衝擊,又蘊藏哪些機會!如果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雇主突然歇業,你的收入就會從100%減為0%。但有了副業,起碼收入可以從100%降為30%,有辦法限制萬一遭解雇收入歸零的風險。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小細節可以找出句子的重點內容,重要內容會反覆以類似措辭出現,刪去多餘的部分,簡化句子後就能理解
Thumbnail
職場能力的評估大多來自專業的基礎能力,專業越高,越有機會帶領團隊。但高度的專業技術往往只能領導單一部門的執行內容,通常也屬於基層主管的職務居多,當要跨足其他部門與專業整合,會需要具備其他的管理能力。 
Thumbnail
2020年末,狸克因為動森輸了年度遊戲大獎Game Of the Year而發怒。為了繼續保持一班動物的吸客能力而進行新一輪訓練課程。訓練完結後今日進行最終考試。
Thumbnail
斜槓的誕生與本質,來自於對現有工作生態的反思 受夠了當朝九晚五、做著貌合神離的工作、每天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打從心底想當個看似自由、無拘無束的自由工作者,幻想著如果工作可以結合興趣和嗜好,每天工作就像玩樂一樣有趣,那該有多好?該如何兼得工作和夢想,或只是將兩者拉近一點,一點點也好?
Thumbnail
隨著暑期實習開始,或是畢業生初入職場,有很多人找工作的方式跟找餐廳一樣,往往太過看重網路上的評價,或是過度在意工作職缺的品牌、薪水或福利,而忽略很重要的一件事──一開始一起工作的主管、同儕、工作環境所形塑的習慣,往往會跟著自己走上之後的職涯路,而成為個人職場品味的一部分。
Thumbnail
這是一個非常精彩,工作越換越好的勵志故事!(文長慎入,閱讀時間約:9分鐘) 你真的沒看錯,我在一年內換了三份工作!這句話讓你腦海第一個浮現的想法可能是:「也太沒抗壓性了吧!」、「這人應該是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工作只會越換越糟吧!」...先聲明,我面試了三家就是中了這三家,絕對沒有亂槍打鳥亂
Thumbnail
面對不可逆的工作趨勢,不管是否擁有正職,所有的工作者都應該知道,危機的底下帶來什麼衝擊,又蘊藏哪些機會!如果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雇主突然歇業,你的收入就會從100%減為0%。但有了副業,起碼收入可以從100%降為30%,有辦法限制萬一遭解雇收入歸零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