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跟我傾訴,覺得自己的壓力很大,老闆(主管)對自己的期待很高,害怕達不到目標或者自己做不好而感到各種憂鬱跟焦慮影響了生活上的作息。
我發現每個人都有這個煩惱,害怕達不到父母的期待,害怕自己做不到或者做不好,因為這些害怕跟焦慮的心情,形成了我們生活上的壓力,適度的壓力有助於我們成長,過度的壓力就是會影響身心靈健康。
我們的人生很難完全不在意別人的眼光跟期待,特別是在我們心裡很重要的人,在努力符合對方期待的時候,回歸到別人對我們產生期待的原因,父母可能希望我們過得更好,老闆(主管)可能是希望能夠得到更好的成果讓績效成長,這些出發點可能是利他也可能是利己。 可是我們是否有想過 “這些努力是為了自己的成長,還是為了完成別人的期待而努力呢?”
為別人的期待而努力,讓我們也進入了別人決定我們要做什麼跟制定目標的生活模式,這可能跟我們小時候的教育有關係,因為老師們激勵我們前進的方式不外乎是跟別人比較 與 完成長輩的期待。 在這樣的教育制度中,某些時候我們把自己獨立思考跟探索自我的能力外包給了別人,逃避了自己人生的問題。
如果今天角度轉換,讓我們為自己定目標,你會怎麼定自己的目標?
在接受別人的期待以前,我們都忽略先審視對自己的期待
在面對挑戰的時候,我們少了這個步驟,就產生了各種不可控的得失心,也就是“壓力”各種負面的情緒,如果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能力跟想要/需要提升的方向跟目標,在我們心裡產生錨定後,我們就不會因為別人評語的好壞掌握自己的心情,也不會因為別人訂了很高的目標讓我們達不到,對我們進行情緒勒索,讓我們感到挫折或沮喪。
因為比起得到別人的肯定,我們會更關注的是自我的成長,比起害怕跟焦慮做不好的當下,我們會把專注放在思考如何做得更好,自己又在過程中學習到什麼?
當我們關注自我的成長超越別人的期待,那些外在的負面壓力就會消失,壓力反而會轉為正向的成長,因為那是我們想要變得更好的期待,努力推著我們前進。
在此的錨定並不是設限自己,而是讓我們更關注做事情的當下,還有平時的自我積累,全力以赴地面對挑戰,在我們的內心產生錨定,我們會懂得沒辦法為了符合別人的期待,強迫承擔超越自己能夠承受的壓力,懂的選擇接納自己的不足。
最後,我們沒辦法當個很完美的人,可是我們可以選擇當個不斷成長的人,當我們懂的關注自我的成長,而非為表面的各種數字績效所管理,是我們內心變得強大的開始,自然能夠有自信的面對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