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該說是正常的現象嗎?前幾天小編發起的
票選,反應社團不太有互動的狀況,其實有在寫文章分享的創作者多少有點感覺吧,在這邊分享的效用似乎不大,也不是說沒有用,至少跟完全不分享出去比要好得多......越講越覺得可憐,反正就拿這來寫點想法。
格友俱樂部會吸引的是怎麼樣的人呢?又或者方格子本身會吸引怎麼樣的人呢?其他的部落格、平台又是在吸引怎麼樣的人呢......?
編輯那邊看的到後台數據,也有他們的營運方向,肯定是比我在這邊瞎想更清楚,我想思考的是從讀者、或是作者,也就是用戶的視角來看,我能在這些平台上找到什麼?
讀者
單純是讀者的人,想看的無非是有趣、有用的東西,不過有趣的東西到處都是,而決定他來到哪個平台前,抱著「隨便都好我想看點東西」,或是「今晚我想來點......」,兩種不同想法的人會有各自的搜尋方向,前者需要隨機的資訊打發時間,滑臉書、youtobe......各種社群平台的涵蓋範圍更廣,後者已經明確知道要搜尋的方向,這樣也不用到處亂槍打鳥,一些專門的社團、群組也容易找到想看的內容。
作者
比起讀者,文字平台更容易吸引到的是作者,是想寫文章的人。
一直以來都有人在經營部落格,為的是分享自己的意見與資訊......或賺錢,畢竟現在有更多方式把文字化為數字,不管目的是什麼,找到一個方便長久經營的所在都是必要的,畢竟能現在創作的地方多的是,想要寫點短東西,社群媒體還比較方便討論擴散,想要記錄自己的思緒生活,建一個個人網站也不是太麻煩的事,一個固定的所在能為長期的寫作省下麻煩。
關注的焦點
所以讓人關注的點在哪裡?
喜歡電影的人會寫影評,愛看書的人會寫書評,社會議題、旅遊、投資,有太多太多東西能讓人鑽研、產生感動、進而想和人分享,所以世界上才能不斷產生新的創作,平台只是讓想法化為現實的所在。
也不能說平台不會有吸引人來關注內容的要素,做為讀者想找知識、看文章,到哪邊都無所謂,不會換了地方知識或感動打了折扣,但是如果是特定作者的想法就有差別了,也許某個文章只貼在特定平台,這樣想看的讀者就會被吸引到那個平台,但是這樣讀者不見得會對其他內容感興趣(可能但不見得),那就更不用說討論回應了
不管如何,知名的創作者、各領域的內容,這些都不會直接與平台掛勾,觀眾只會跑到感興趣的內容底下,而不會在一個空曠的廣場逗留。
想法跟現實*
我們會關注的事物通常不會是自己,這個講法大概不夠完整,但是可以想像成我們不會看著自己腳步走路這個邏輯,行動與我們的目標總是存在著距離。
那麼當我們把想法化做文字,我們在意的是文章還是裡面的內容?(其實是點閱率),雖然也會在意文章寫得好不好,表達有沒有清晰,但比較在意的還是內容想探討的部分吧。
通常是這樣,在「格友俱樂部」裡面的更新還算是頻繁的,但是分享出來大概也只有少少幾個讚數,還不如貼到自己的帳號來的有用,分享出來都是想要多一點能見度,想被更多讀者點閱,但其實是社團裡幾乎都是作者,沒有在寫作的人我也想不出多少動機會想加入。
那所有在寫作的人都會有自己關注的領域吧,像是我在別的有主題的社群,不管是討論書的,討論專業的都會有熱絡的回應,但是不管哪個主題的討論都是外面的東西,不太像是在社團討論的主題,除了文字寫作相關吧,只是哪個作者沒有自己的寫法,要想對別人的風格評價也太囂張了,有好的文章應該是能吸引到同好,不過在社團文章主題都是分散的狀況下,有想看的東西直接進網站還比較快吧。
*這部分算是我主要想寫的東西吧,限於討論範圍跟我也還沒想全面,可能沒辦法完全展開來,有機會再找別的主題延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