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炮、病菌與鋼鐵》
此書誕生於1997年,被簡單的歸類在生物地理決定論。
如果您已看過此書,可以跳過上集的介紹,直接到下集去延伸閱讀一起討論喔!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還記得幫我按個喜歡。
作者簡介
本書的作者賈德.戴蒙,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地理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在人類學、生物學、語言學以及遺傳學各個領域都有相當的研究與見解,被譽為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達爾文」。
開場
作者曾經在澳洲北邊的新幾內亞島上做研究時,被當地居民的提問:「為什麼是白人製造出那麼多貨物,再運來這裡?為什麼我們黑人沒搞出過什麼名堂?」這個問題的背後,是在問「為何各大洲的人文發展速率迵異」而這個問題25年後,作者寫出這本書作為答案。
這本書總歸一句話,是因為「是環境差異造成的,而非生物之間的差異。」地球上各大洲的「自然資源」本來就不是平等分配的,導致文明的發展本身就不是平等發展。
除此之外,作者依據影響原因的遠近強度來一一說明。
解釋
近因:槍炮、病菌與鋼鐵
近因是人類在面對面戰爭、談判等衝突時,最直接決勝的武器。
槍炮代表軍事能力,病菌則是文明大力發展後孕育出的突變物,最後的鋼鐵代表科技的進步。
作者將這三個原因歸納為近因,甚至當成本書的標題,但作者真正要闡述的解答其實在後面,也就是為什麼相對成功富有的國家,可以擁有這三個優勢呢?
為什麼不是日本開著黑船去打開美國的革新?
為什麼不是中國殖民非洲大陸並開啟三角貿易?
為什麼印地安人沒有度過大西洋摧毀歐洲文明?
關鍵因:農業與畜牧
第一關鍵:越多的卡路里,養活越多人
人類生存會用最小的精力,去獲得最大的報酬。
在同樣大小的土地,農業比起狩獵,可以產出更多的供人類食用的生物量與產出更多的卡路里。
並且相對農業,獵殺動物是高風險的冒險,且收成的不穩定極高。
栽培作物和眷養家畜,比狩獵與採集獲得更多的食物產量,因此獲得更多的熱量。有了農業後又可以將農作用於圈養動物並產生正循環,且狩獵目的是取用肉食,但圈養動物除了肉品外,還可以獲得乳品與肥料等附加產物,甚至將獸力用於耕作。而這樣的正循環可以產出的熱量也比直接屠殺後食用,獲得更多熱量且穩定長久。
人類有了熱量才能生存與活動,於是成功馴服植物與動物後,人類開始可以控制自己的熱量攝取。
並因為需要栽培作物,人類不再逐水草而居,因此開始定居的生活。
第二關鍵:定居社群
農業讓人類不再奔波,開始定居耕作,人們有機會相聚在一起成為社群,並且發展複雜的社會關係。
過去為了擔心小孩還在襁褓之中,相對弱小且沒有自保能力,無法跟上狩獵與採集這樣高風險不穩定的生活模式,所以人類不會選擇在短時間內同時繁衍多個後代。但自從人類不用在隨時遷徙,人類嬰兒不用等待自行獨立就能獲得保護後,人類的生育間隔變短,高生育率造就了社群的密度提高。
定居還可以儲蓄糧食,囤積還能以備不時之需,人類不再需要起床就擔心挨餓與狩獵,突然開始有時間去思考與社交,誕生了不事生產的人。
第三關鍵:造就不事生產的專家
在過去狩獵與採集時,人類是一個平等社會,因為沒有人可以不貢獻則獲得食物。但農業社會開始囤積食物,並且人類社群變大,因此會需要人掌握生產、調配與調解問題,政治就此誕生,國王與官僚等不事生產的人再此出現。
農業發展誕生了中央集權政治制度,因為這些不事生產的「專家」,透過徵收等制度生存。當然也誕生了全職的士兵、神職人員與鑄造刀劍槍炮的技術的工匠等,這些都是拜糧食生產能力增加,才能養活的專職人員。
這也使得文明和科技的發展,像是文字。文字可能就是為了會計所需出現的,為了政府的朝政或占卜需求。
但日本的平假名不是漢字改寫的嗎?今日的英文不是拉丁文演變的嗎?文字不是文明之間互相借來,並改造的嗎?
的確大部分的文字是借用改寫的,但如果該社群沒有誕生中央政府,則沒辦法去讓文字改寫誕生。
中央集權的政治一開始,我們可以給於首領或酋長權力,去管理與調解人群問題。但人口的持續增加,必定會出現更多內部衝突,因為人類要學習與大群陌生人和平相處。人類開始需要想像一個不存在的群體,並開始有了階級的誕生,國家於是誕生。宗教的雛型也出現,因為人群要去想像為了一個至高無上的理念、上帝或某個存在而戰。
當然,鐵匠、工匠、皮匠等出現,開始發明各種新奇的科技,並製造槍砲武器支持政權與發動戰爭。
第四關鍵:科技發明與軍事優勢
而農業出現,讓我們可以從自然界產出新產品,如:絲綢、毛毯、牛皮革,並且發明了減少了勞力的工具,如:牛車、馬車、狗拉雪橇。
再搭配鐵匠與工匠等專家,人類持續加工,開始有了馬鞍、馬鐙、牛犁等,使人類生活更加便利,同時也有了可以打擊對手的能力。
過去農業社會,一個農夫不一定可以打贏一個獵人,但農業社群創造出的人數優勢,十個打一個總是會贏吧!
而現在還有了科技幫忙,有了青銅與鐵器等,想打敗對方變得更加容易。
第五關鍵:病菌的演變
除了科技,農夫能打贏獵人的還有身上的病毒。
人類剛開始有社群,還不清楚衛生觀念,因此這樣群聚社群創造了病毒的溫床。
大部分傳染病來自於人類豢養的動物身上,由於沒有下水道等衛生觀念,因此人類是與今日認為的髒汙一同生活的幾千年,使病毒有機會傳染。
而定居群聚的社會,因為距離縮短,更是病菌能傳播的關鍵。
來勢洶洶的病毒有幾個特徵
一、傳播速度非常快。
二、非常特別的急症,並導致死亡。
三、如果成功的康復並產生抗體,短時間較難復發。
四、病毒沒有被消滅,與人群共存。
走過這個特徵後,要不是下一代沒有抗體再次被感染,就是有非同族的外地人會受到感染。
本書認為,歐洲能征服美洲,最關鍵的角色其實是病菌。被傳染病殺死的美洲原住民,比被槍炮刀劍殺死還要多。
印地安人因為從未接觸過這些致命病菌,還來不及產生抵抗力和基因變化,只能被病毒屠殺。
終極因:馴化難易度與大陸軸線
馴化難易度
馴化有兩點。
首先,要有可以馴化的物種,書中引用論文顯示,世界上所有符合栽種的野生種子有56種,而歐亞大陸的佔走了大多比例,特別是地中海地區就有32種,而非洲只有4種,整個南北美大陸只有11種。
再者,馴化的難易度。家畜的定義是可以人為繁殖並且大量行為可以由人類控制,並使人類生活所用。而大部分動物並沒有成為家畜,根據計算,全世界大型動物,只有14種被馴化,而歐亞大陸又佔有其中的13種。而物種馴化失敗,並不是因為古人才智不足,是因為物種本身就難以馴化,
馬、斑馬、草尼馬、駱駝,人類馴化了幾種呢?
除了動物本身的因素外,為什麼歐亞大陸可以有那麼多的物種可以馴化呢?
作者認為,起因是地理環境,因為陸塊夠大,可以有更多樣的環境產生多種動物。
大陸軸線 歷史伏筆
大陸的軸線走向,關乎了作物與畜生的傳播速率,也間接導致文字與發明的傳播。
此地使用佔先馴化(preemptive domestication),是指觀察同樣的族群在同樣大陸上馴化的速度與次數,如果農作物在不同地區被馴化不止一次,就說明該農作物的傳播極其緩慢,當一種作物只馴化一次時,這意味著特定作物的傳播速度相對快速。作者發現在亞州找到的物種,大多只有一種頻種,而美洲則可以找到兩種以上的野生變種。
而我們發現歐亞大陸是東西向的大陸,相同的緯度就會擁有相近的溫度與環境,可以用最小的阻力傳播作物。
而像是非洲大陸南北向,傳播需要經過中間的各式氣候,較難去傳播。
同樣的傳播也適用於文化與發明。
雖然相對緯度關係較小,但如果沒動植物產生的熱量與後續生產力,就沒辦法去誕生社群、不會有能力去學習與接受這些新東西。
作者認為,整個人類社群不會只有保守或者進取創新,同樣的時空之下一定都會同時存在。所以重點不是人類社群是否是保守或創新,而是只要人群夠大,且地域面積夠大,就一定會出現相對較創新的社群,去帶領進步,因此大陸夠大也是關鍵。
如前述的文字也是,要能借用別處技術也是受到地理環境而定。如果沒有好的地理位置就不會有機會借鏡。
爭議與解釋
整理了所有的遠近因後,這裡整理了五項爭議與回答。
爭議一、就算成功解釋不平等又如何,是要告訴大家這種結果無可避免嗎?
作者認為,了解過去是為了改變,而不是為了要重蹈覆轍或者延續這樣的不平等。
如同了犯罪心理學,不只是為了知道為什麼犯罪,還要知道背後是什麼原因,才能打斷這條因果鏈。
爭議二、文明的興起,是認為文明就是好的嗎?
作者認為,不是工業化就是比較高明,使用刀叉工具就是進步。
他只是希望去知道,歷史上到底發生過什麼事情。
爭議三、「為什麼是白人製造出那麼多貨物,再運來這裡?為什麼我們黑人沒搞出過什麼名堂?」是否支持了種族主義,也就是主張遺傳的肉體特質直接決定人性、智商、道德等等文化及行為的特性。
人類在達爾文理論出現後,出現了極端的種族主義,但這種認為哪一種人種智商較厲害其實是一種偏誤。因為所有的智力測驗,只是對於文化學習的測驗,卻沒辦法考驗社會環境與教育機會導致的差別。
爭議四、同樣的人在不同的地理環境真的沒有差別嗎?
人不會因為比較冷所以就比較有創意,或者因為天氣熱比較懶惰,這樣的差異是短暫的,並不會真的導致現今世界這種大差異的局面。
爭議五、人類因為有了中央集權的政府才可以興建水利設施,才有機會灌溉農業拉開人類的文明?
作者認為這個論述反了,中央政府應該是誕生在農業之後。
結尾
造就今日世界不平等的最重要四組差異是:
第一、洲際差異,影響可馴化的動植物資源數量。
第二、大陸內部的差異,影響傳播速率與遷徙速度
第三、大陸彼此的關係,使洲際傳播速度快慢不同
第四、大洲路塊面積與人口差異,使誕生可以去發明創造人與社會相互競爭不同。
結論請見下篇文章
感謝
感謝您的閱讀,這裡是一個閱讀各種書籍與電影後,有感而發(發牢騷)的分享帳號,希望能讓更多一起進一步的對書籍或電影產生興趣甚至思考。
文章不定時的更新,喜歡的話可以幫我按下追蹤!
您的追蹤與閱讀是我最大的動力,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