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全球人才搶著學!密涅瓦的思考習慣訓練》

2023/12/2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閱讀書目:全球人才搶著學!密涅瓦的思考習慣訓練

作者: 李佳達, 劉劭穎, 黃禮宏

出版日期:2022/04/01

出版社:究竟出版社

前言: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高等教育?

你能想像,我們在大學四年學習的知識或技能,在未來有可能都會失效或是被AI取代嗎?

你能想像,在未來,有許多現有的職業都可能消失,但也有一些職業還沒出現嗎?

這些狀況看似離我們很遙遠,卻是世界正在發生的進行式。然而,世界上主流的大學教育,卻依然是以過去的思維來培養人才,這讓我們不禁要問: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高等教育?

或許,來自美國加州、成立僅12年錄取率卻已經低於哈佛大學的密涅瓦大學,可以給我們一些新的思考。

在未來,我們大學四年學習的知識或技能,可能都會失效或是被AI、機器人取代

三位來自台灣的學生,在密涅瓦思考學習的意義

本書的三位共同作者李佳達、劉劭穎及黃禮宏分別來自法律、傳產及醫學三個不同領域,卻都因為對密涅瓦的創新教育模式感到好奇,而在不惑之年進入密涅瓦大學的決策科學碩士班(MDA),並重新思考學習本身,以及學習的意義。

跟隨著三位作者的腳步,我也重新開始思考過往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大學教育,以及未來大學教育的不同可能性。

密涅瓦的成功,在於其打破了過往對於教育的想像。圖為密涅瓦校徽。

密涅瓦的成功,在於其打破了過往對於教育的想像。圖為密涅瓦校徽。

密涅瓦的成功,來自於「打破主流對教育的想像」

我認為,密涅瓦大學的成功,在於它打破了主流社會上對於大學教育,乃至於整個教育體系的想像,而密涅瓦的創新,可以歸類出三個突破點:

突破1.「跨領域」到「學習移轉」,打破傳統學科界線

關於密涅瓦與一般大學的差異,書中提到了許多不同的部分,但我認為最大的差異,是密涅瓦將學習的核心,從「跨領域」轉化爲「學習移轉」。

隨著社會快速變遷,過去單一領域的學習早已無法適應未來的社會,因此教育現場也開始將「跨領域」視為未來教育的核心價值之一。

然而,「跨領域」的背後,實際上還是依循著傳統教育系統中「學科之間涇渭分明、彼此毫無關聯」的思維:因為彼此之間沒有關係,所以才需要「跨越」領域,不是嗎?而現今所謂的「跨領域」學習,也大多僅限於「鼓勵學生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或能力」,學科與學科之間仍沒有交集。

但密涅瓦的野心不只於此:密涅瓦想要的,是打破傳統的「學科」界線,並透過一系列的思考習慣訓練,讓學習能真正貫穿學科的分界,並活用在各種情境之中,達到「學習移轉」的效益。

以書中提到的「憲法課」為例:一般大學的法律系在教憲法課的時候,多半從憲法本身、相關法條與釋憲案談起,而測驗學生有沒有學會的方式,便是從各種個案著手,看學生能不能從過去的釋憲案與法條中找出最符合的論點。

但密涅瓦的課程卻不一樣:它教的是「如何打造一部憲法」。想打造一部憲法,需要了解一個國家的社會概況,來決定使用什麼樣的政治制度(總統制、內閣制,還是雙首長制?)。決定了政治制度後,還要思考要走民主還是獨裁路線?如果要走民主路線,要如何設計制度讓政府部門之間彼此制衡?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堂「如何打造一套憲法」的憲法課,即使未來不走法律相關專業,也能夠應用在許多不同的領域。在未來,大部分的人並不會成為制憲者,但透過課堂上得到的思考習慣,未來在面對需要運用到組織管理與制度設計的情況時,從課堂上學到的思考習慣,也能產生學習移轉,運用在其他方面。

現今的教育雖然強調「跨領域」,希望學生能夠多元選修,但跨領域的本質,還是一種學科本位的思維:正是因為科系之間涇渭分明,才需要「跨越」領域。(圖片來源:大學網)

現今的教育雖然強調「跨領域」,希望學生能夠多元選修,但跨領域的本質,還是一種學科本位的思維:正是因為科系之間涇渭分明,才需要「跨越」領域。(圖片來源:大學網)

突破2.四大思考習慣,強化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前面提到,密涅瓦的教學是以「思考習慣」為單位。在密涅瓦,思考習慣一共分為以下四類,每一大類又可以再細分為多個不同的思考習慣:

1.批判思考:批判思考的目的,是讓人能跳脫自己的思考侷限,並促進更多對話的可能。在密涅瓦的批判思考訓練,除了練習從不同觀點的角度思考之外,更要理解自己和別人之間有什麼樣的思考侷限。

2.問題解決:一般的問題解決技巧,大多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但密涅瓦卻更進一步,教學生如何「問對問題」,當我們能夠「問對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原來我們所認為的問題,其實可能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3.複雜系統: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現象都不會只有單一成因,而是因為各種不同的因果關係交雜而引發了特定事件。複雜系統的思考習慣,正是在引導如何釐清這些複雜的因果關係,讓我們更能理解這個世界。

4.決策思維:有了前三種思考習慣還不夠,要能夠靈活運用,必須透過決策思維的輔助,才能在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將平時練習的思考習慣融會貫通,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讓我們能夠靈活使用上面的思考習慣,在真正遇到問題時做出正確的決策。

密涅瓦將思考習慣分為四大類,四大類底下又可以分為更多思考習慣(圖源:作者李佳達臉書)

密涅瓦將思考習慣分為四大類,四大類底下又可以分為更多思考習慣(圖源:作者李佳達臉書)

突破3.模糊「學」與「用」的界線,理論與應用可以同時存在

在傳統的教育體系中,「學」與「用」被視為是兩條平行線:大學以學術人才為主,職業人才則進入技職體系。關於上述思考習慣的學習,也大多被視為是大學、研究所學生才需要的能力。

但真的是這樣嗎?學術與應用之間,真的完全沒有交集嗎?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而密涅瓦的課程安排,也是以「學用融合」為導向。就像書中所寫道:「我們在研究所學了的許多研究方法,卻到密涅瓦之後才發現:這些方法除了研究之外,也能用在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回想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經驗,「學術」與「技職」就像兩條平行線:選擇高中、大學的同學大多以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理論類學科為主;選擇高職、科大體系的同學則專注於一技之長,以專業技能或證照為主。而批判思考、研究方法等思考能力的學習,也被認為是選擇大學端的同學(而且經常限於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等特定領域)才需要的能力。

直到開始實習、有了部分社會經驗後,我才發現:我們過去常認為「理論」與「應用」是不同的領域,但實際上在真正面對問題時,一個人必須同時具備理論與應用的能力,才能真正問對問題,並解決問題。

這也呼應了密涅瓦「學習移轉」的辦學理念:除了打破學科領域的界線外,更要打破「理論」與「實務」的分界,培養出同時具備兩種素養的未來人才。

過往的教育中,「學」與「用」往往被視為是兩條平行線:高中及傳統大學、研究所專攻理論;高職、科大則以實務為導向。但實際的職場上,並不會只需要一種能力,而是一個人必須同時具備學與用的素養。

結語:變幻的未來,需要變動的教育

和過去的工業時代幾年才有一次大變化不同,資訊社會的變化,經常是以月,甚至是天來計算。當下所學的專業或知識,很可能下一秒就會失效。

未來教育中,「知識」或「技能」的意義將逐漸被電腦或AI取代,而「思考能力」與「學習方法」則會成為每個人的基本素養。這兩種素養的共同點,正是他們都能夠讓當事人在面對未知的情況時,能夠隨時隨地從大腦中提出來運用,並因應當下的需求調整、變化。這正是密涅瓦希望帶給學生的能力。

當然,密涅瓦的教育並非完美,也不是未來教育的唯一解。然而在VUCA (volatility、uncertainty、complexity、ambiguity)時代,我們對教育也應該有不同的想像,而密涅瓦的教育模式,或許能夠給世界上的主流教育系統一些不同的啟發。


24會員
31內容數
「大學到底是什麼?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大學教育?」這是我從大一開始,便不斷在思考的問題。在過去,大學被視為是培養學術人才的搖籃,而到了近代,大學則逐漸與產業接軌,成為產業人力資源的重要來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