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畢廖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以後,就決定找羅哲斯的書來閱讀。感謝廖瞇引領,雖然我啃書速度過慢,耗費近兩個月才完食它,但在閱讀過程中收穫滿滿,心中被羅哲斯的一字一句塞滿能量,佳句紀錄本寫了足足三頁。我彷彿不只接觸到一位作者,更是一位願意傾聽我的心理醫生。
《成為一個人》作者為卡爾·羅哲斯,譯者為輔大心理系教授宋文里,此書亦有宋教授的導讀。導讀相當詳盡,為心理學術的門外漢們敞開友善大門,不讓讀者在映入眼簾時,就對其厚重感到卻步。本書分七部21章節,若不計最後的參考書目,共443頁。雖然是在1961年就出版,時空背景已迥然相異的情形下,讀來仍不會感到太多時代鴻溝。我不是心理學術專業,在這本巨作面前,我的心得顯得渺小又不算周到,但我仍會盡我所能將羅哲斯帶來的感動以最擅長的方式記錄起來。
- 讓我如所是
羅哲斯在最初便提起這個觀念,即使後面幾個篇章與這五字無明顯干係,但這個概念是此書一切論點的開端。倘若沒能好好理解這五字的內涵,後面有再多理論與實證,都難以讓人踏入羅哲斯的世界。以下有幾段節錄,我認為是這五字的最佳釋義。
「如果把眼光放遠一點的話,那麼我若有意地想表現一些非本然的我自己,那將是毫無助益的。如果我實際上在生氣,而且滿懷批評之意,那麼刻意表現的很平靜或很愉快,就毫無用處。」
「若要我對人有助益,那我最好能維持『讓我如所是』的態度,最好能知道我所能承受和容忍的極限在哪裡,並接納此一事實,最好能知道什麼時候我會有想塑造別人,操縱別人的慾望,並接納那就是我自己一部分真相」
羅哲斯這些話不只適用於個案,也適用於面對個案的諮商師們。當個案能感受到最真誠自在的對話,才能讓他坦然。而所謂讓人如所是,羅哲斯並非鼓舞情緒恣意妄為,而是讓我們褪下假面具,以真實態度面對他人,更重要的是面對自己。當你理解到情緒已達至高點,無論憤怒、哀傷或愉悅,能不將其掩蓋,誠實地讓自己知道自己正處於這種情緒,才能以更正確、更親切,或者更適合的方式處理它。倘若置之不理,或採以一種不願面對的方式,一味壓抑,最終只會帶來衝擊性結果。
像我們時常接觸到的新聞一般,憾事都在莫名其妙的情形下發生,然而這些都是突如其來嗎?如果我們有機會與能力去追根究柢,便能發現日常的情緒痕跡,最後一根稻草,其重量往往比我們想像中重。羅哲斯在書中也提到:「為了一次煩人的事情而爆發的憤怒,可能是兩個人關係中好幾打類似情形下累積起來,而又得不到出路的感覺。但從爆發的前後關係來看,那種情緒是不合理的,因此也很難令人理解。」透過讓我如所是,幫助情緒找到出口,才不至於在情緒迷路時一腳踹開心門,讓整個人潰堤。
- 生命就是一直在形成(Becoming)的過程中
羅哲斯提到一點我覺得很有意思,那就是生命不是一個固定概念,我們建立於無時無刻。他在書中提到:「一個人乃是一流動的過程,而不是定著或停滯的物體,是滾滾不休的變化,而不是一堆固體材料。是各種潛能之不斷變化的排列組合,而不是一組定量定性的人格特質。」
坊間總是流傳著,孩子們要在幾歲前如何如何教導,否則往後性格便會被定型。而我認為並不然,在羅哲斯的書中,我看到這個價值觀的可能性。人若是能以一個開放心態面對萬事萬物,便有機會讓新體驗注入生命,個人本身便有再塑形的可能。這種塑形也因此不會只有一次,它能發生在每個當下,無論狀況之難易或態樣。
就像書中其中幾段如下
「美好人生乃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存在的境界。它是個方向,卻不是終點。」
「想要過美好人生,乃意旨能讓自己下水,航入生命之流。」
「『活在每一片刻中』:使調適的可能性增至最大程度,在體驗中找到結構,讓自我和人格成為一個流變不已的組織。」
此段與前段的「讓我如所是」彷彿沒有過多關聯,但其實有隱約的前後呼應。當人不將自己視為一個固定體,對外在事物或內在情緒之變化就有更大的接納可能性。即便挑戰或憂思突如其來,也會顯得不那麼可怕,更準確來說是人能擁有更多勇氣去面對多樣與豐富,無論那些變化是正面或負面。當然,羅哲斯也提到,在流動過程與成為自己的路上,不代表已經解決了問題。這只是讓自己體驗的觸角變得更寬廣,過程從來不是一個終點,只是讓人能更投入人生。
- 人性,或是科學?一個哲學的提問
這本書各個章節都有令人驚豔的論點與佳句,其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第十章,羅哲斯開始談及科學研究,並在往後幾章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第十章中,將心理治療領域劃分為體驗角度與科學角度。以我的解讀來看,便是劃分為感性與理性兩條路。羅哲斯並沒有偏袒任何一方,他是一個折衷者,認為兩者皆可行,因此在自我價值觀上,他也產生不少衝突。於是羅哲斯將兩個論點一一陳列、提出爭議點,以及兩派人的疑惑。
我非常喜歡此篇章的原因是羅哲斯不偏向任一方的描述方式,他做到了真正的客觀,讓讀者不會資訊不對稱。讀此一篇章時,彷彿在看一場辯論會,我想如果真有這場辯論會在眼前,或許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一定會很有意思。在歷經衝突、兩難以及兩派人馬的各種分析與實證,羅哲斯得出了「在人之內的科學」的理論。科學並不冰冷或難以親近,它存在於個人或群體之間,是被人內心接納後才算。而對因科學而生的知識,他也提到:「知識之所以能與每一個人一己的偏見或一廂情願的想法分開,其不二法門就是透過客觀的研究。」於是能得出,在心理治療領域,人性與科學之密不可分。
- 接納,The Best Regards
我想羅哲斯這本著作能如此不退流行,必然是書中滿滿的接納。接納不只存在於自我內心,也能存在於日常生活的對話之間。以自我來說,便是對情緒的接納;以日常生活對話來說,則是任何一個與己對立的論點。羅哲斯在較末的篇章提到:「矛盾的兩面雖不相容,但卻可個別成立。」每個人都有反對權,但每種聲音也都有其存在之必要。
接納當然也能被廣泛應用於諮商師與案主之間。羅哲斯發現,如果治療者可以具備以下三點,便可成為最有效能的治療者。一、他在兩人的關係中能夠真實、整合,而且透明清澈;二、接納案主之為一個獨立而不同於己的個人,接納案主的所有表達方式,哪怕它起伏波動、時而若此、時而若彼;三、能敏銳了解,透過案主的眼睛,設身處境的看待他的世界。就我的理解,這樣的接納並不是指諮商師全然犧牲,而是諮商師能先解放並呈現自己,能成為「真正是」而非「應該是」。案主反應雖然深不可測,卻能因此感受到諮商師非檯面上的傾聽,也因此更願意傾吐,進而朝正面的方向發展。
這本書真是歷久彌新,完成於那麼早以前,在現代拿出來看,仍有太多精華值得細細品味,太多方式能被應用。雖然有小部分價值觀我不認同,但這還是一本可被大大推廣的書。心理諮商的意識,近幾年在台灣逐漸抬頭,有越來越多人重視這個領域。或許你是受困於情緒的人,又或許你是想多了解心理諮商的人,無論是否贊同羅哲斯的論點,都歡迎大家閱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