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的原因很簡單,幾天前在住家附近的咖啡廳工作,逛方格子時看完了小毛小姐寫得飽滿又有張力的
早餐文,一整個陷入跑馬燈般的回憶。早餐可是一天的開始呀,吃貨如我當然不會隨便將其處置。
可是仔細想想,我在台灣的時候早餐都被我給華麗地睡過去了。那是因為我不太喜歡吃土司麵包類的東西,非得要吃的話就會選擇口味較重的,像漢堡。我還記得當時宿舍樓下的豬排漢堡咬下去還會滴油。
對當時的我來說,最讓我覺得輕便、無負擔的早餐是便利商店的飯糰。還記得有位同學跟我一起去便利商店,發現我早餐要吃下兩個不同口味的飯糰,一整個大驚。我在看小毛小姐的文章時正在啃著可頌呢,呃,是夾煙熏鴨肉的可頌。
咖椰塗麵包
早餐為什麼要挑重口味的吃?這個問題我想了超久。我本以為可以直接給出一個很馬來西亞的答案(我們的早餐本來就很重口味呀,肉骨茶也是早上就開始吃的),但似乎不完全是這樣。我小時候還是有吃過將再普通不過的市售白麵包烤好、抹上牛油加咖椰(Kaya),再配一杯美祿(就是國民飲料Milo)的早餐。
只是後來的我不想吃了。
不想吃的原因很簡單。中學時參加了很多的營隊活動,活動裡大家為了節省時間與力氣,早餐會直接提供普通便利商店都可以買到的巧克力麵包或奶油麵包,那真的是一整個難吃到我不想再回憶的味道。
偶爾會遇到佛心給你準備白麵包、牛油和咖椰的,但不會有時間幫你烤麵包。沒烤過的白麵包就是不好吃呀,而且很多時候都使用我不愛的人造牛油或市售的無味咖椰,於是嘴叼的我直接排斥吃麵包,這樣也就不用再糾結萬一不好吃怎麼辦,反正我是不吃了。
辣死你媽
不再吃麵包的我在營隊裡會餓肚子,但在日常生活中並不會毫無選擇。我在台灣的時候之所以會把飯糰當早餐,是因為我養成了從早就開始就吃米飯或麵食的習慣,就像一些台灣家庭早上也會喝碗粥配點醬菜之類的,我小時候家裡也常這麼吃,那是勞動人口一個上午的活力來源。小學時媽媽想減少我的外食機會,都會讓我帶一壺粥去上課。
雖然有台灣朋友聽說馬來西亞人早上就會開始吃肉骨茶配飯,覺得太誇張,但對我來說肉骨茶還算是比較清淡、有湯水的早餐,跟喝一碗粥差別不大。椰漿飯才是最刺激的,畢竟一大早就要用嗆辣的
叁巴醬(Sambal)來拌飯了。
椰漿飯的馬來文叫nasi lemak,讀起來很像“辣死你媽”——對啦,黃明志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就是叫這個名字。
許多著名的椰漿飯還真的會“辣死你媽”的,不知道為什麼馬來西亞人不管哪個族群天生就有這樣的胃。一次,我跟好幾個大馬留台生聊起在台時“朝思暮想”的椰漿飯,其中一位學姐直言,她家其實沒人能撐得住椰漿飯的嗆辣,可是大家還是會照吃不誤。
“反正吃完後再一一排隊去廁所拉肚子就可以了。”
好吧,它的存在跟“烙賽奶茶”是一樣的概念。
麵食
除了“辣死你媽”,馬來西亞的早餐還可以是各種各樣的麵食,最常見的就是炒米粉、炒麵、炒泡麵等等,但是上午吃的炒麵食比其他時間吃的相對簡單,通常就只是多加一點青菜、豆芽或煎蛋,要不就是醬油拌炒後加點辣椒拌著吃就好。
不過前幾年我開始注意到一家蠻特別的娘惹版早餐,一樣有炒米粉,但還可以吃到野菜拌飯(Nasi Ulam),甚至可以加點各式咖哩和特色蔬菜料理等等。
(不能再說了,我現在突然好餓)
除此之外,像粿條湯、雲吞麵、咖哩麵、爪哇麵、炒粿條、炒粿角等這些麵食通常上午就可以找到。當然這些麵食供應有點像全日早餐(all day breakfast)一樣,不同的攤販會在不同的時間售賣,從早餐到宵夜都能吃得到。
我剛回來檳城的時候就愛上公司附近的
淋麵,幾乎每天早上都去報到。這麵食太有趣了,明明看起來就像粿條湯一樣清淡,可是那個味道真的讓我欲罷不能,結果才一個月就把自己吃得超胖。
點心
雖然我很愛吃米飯與麵食當早餐,但在馬來西亞還是可以吃到分量比較小的點心當早餐。港式早點就是其中一種。所以,某年某月去香港旅行時跟蜂擁的遊客一起擠在早點店裡的我有多麼地無奈(眼神死),明明馬來西亞也有很好吃的港式早點,不用人擠人,價錢還可以很便宜。
但疫情爆發以後的我也只能在馬來西亞享受港式點心了。人心就是這麼地矛盾。
檳城娘惹也有道地的點心,都是偏甜的糕點,種類繁雜,請原諒我不能一一述說(請直接參見以下影片)。不過我們家嗜咸、嗜辣,對甜食的興趣不大,除了我媽。
作為家裡唯一不能吃辣的人,我爸每次炒粿條就只能先炒她的份兒,剩下的才拌上辣椒。一家人去吃港式點心的時候,就只有她會點芋頭、蓮蓉、花生、椰絲等口味的包子或糕點。
我媽小時候在橡膠園長大,自小跟印度膠工的小孩玩在一起,平時習慣用手吃飯,嫁給我爸後為了配合夫家才改用湯匙。她也喜歡印度美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還很熱衷於一種叫
印度蒸米粉(Putu Mayam)的食物,配黑糖或椰絲一起吃。要不然她也會買塗滿奶油玉米、撒上花生粉的脆皮曼煎糕,或者另一種類似曼煎糕,但叫Apam Balik的點心當早餐(注)。
自她在2012年過世以後,家裡就再也沒有買過甜食當早餐了。
後記
2020年疫情爆發以後,居家工作變成了我的日常,因此早餐也改在家中解決。因為不用外出上班,運動量大大減少,早餐變成從酸麵包店買回來的麵包,烤好後抹上花生醬或雞蛋美奶滋,再配上一杯牛奶或茶。
去年年底解封以後,很多人的生活習慣又恢復往日。但我的公司依然維持“沒什麼大事,照舊居家工作”的政策,只有偶爾想念外食的美味才會出門去,否則我吃酸麵包的機率還是很高。
注:個人覺得曼煎糕和Apam Balik是不同的食物,至少在觀感與口感上都有差別,但維基百科的分類顯示,曼煎糕與Apam Balik是同一種食物但是不同區域的變體,畢竟他們在做法上有相似的地方。雖說只要好吃就好,食物的歷史也很難再被考究,但有機會的話,說不定我可以來深入研究看看它們有何異同(這樣就有好藉口可以吃遍大街小巷)。
以下是著名的美食網站“Penang Foodie”整理的檳城十大曼煎糕,它這裡用的詞是“Apom”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