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盪社交媒體,偶爾遇到眾人熱烈討論某話題,我多半只聽不說,未必熱烈加入討論。並非不願交流,而是明白很多議題自己所知不多,傾聽學習更適合我。倘若當下網友問起我的看法,我往往直接回覆不知道。
邁入中年,如今已能坦然面對自己無知,不再幻想有朝一日成為學養俱佳的知識份子,於是越發常說「不知道、沒意見」,完全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這或許是年齡賦予我的禮物,我終於面對真實的自己,無須為了掩飾無知而裝模作樣,更不必擔心真面目被發現,確實輕鬆很多。
幾年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受邀至其父丁觀海曾任教的台大演講,慶祝丁獲得諾貝爾獎四十週年。演講完,聽眾熱烈提問,諸如超弦場證實佛經一個粒子同時在三千個地方分身、部份科學家支持基改食品、高溫超導理論等等,丁肇中面對這幾個五花八門的問題,統統回答「我不知道」,我覺得這段互動很有趣。聽眾或許難得有機會向丁博士提問,多人滔滔不絕,沒想到丁博士直接了當地回答不知道,等於澆了提問之人一盆冷水。然而,科學家面對他不了解的問題,沒說場面話,直接表示不知道,似乎亦不難理解。
辛波絲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演講也提及「我不知道」。辛波絲卡認為科學家、詩人殊途同歸,皆從「我不知道」為出發點認識世界。這篇演講詞滿有意思,值得自網絡找來一讀。辛波絲卡亦提及許多人「知道」,比如專制者、狂熱分子等,他們不想知道其他的事,「因為那或許會減弱他們的主張的說服力」,這當然也是一種人生的選擇。倒是有些人時時懷抱「我不知道」,辛波絲卡認為她的同鄉居里夫人,便擁有不斷追尋的不安靈魂,於是終能抵禦現實困厄,走向原先想像不到的遠方。
不知道就說不知道,說來卑之無甚高論。當然亦可引用《論語.為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許多人往往背了許多前賢名言,並以璀璨的中華文化自豪。但文化頂多用於寫作文,沒聽說多少人落實於生活。
接受「我不知道」,如今的生活更為自在。明瞭學識、技藝得來不易,於是對學有專精、手藝精湛之人益發敬重。然後,如今知識體系太精密繁複,我受限於學養不足,未必能準確辨識厲害之人。若將虛有其表之人錯認為飽學之士,倒還罷了,那是我自己無知,怨不得人。倘若有眼不識泰山,怠慢了值得尊敬之人,那就太失禮了。無法突然長出智慧,於是我尊重相遇的每一個人,即使無緣也盡力不出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