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說能用好故事打破不同種族的藩籬,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解讀;有些小說能從細節處改變你觀看世界的方式,對我來說,阿迪契就是能寫出這樣兼顧兩者的作家。
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阿迪契出生於奈及利亞,父親擁有美國博士學位,使她從小相較於其他奈國家庭,擁有較開明的教育與好的經濟條件。而她本人也相當聰慧,直到19歲前都在西非接受當地教育,到了美國後,考取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耶魯大學的雙碩士學位。
然而,她的文字直白且引人入勝,時而鋒利、時而細膩,並沒有充滿高高在上的學術腔,也擅長以他者的角度觀察。她的故事多以非洲為本,或許有很多人未看就覺得遙遠,擔心很難進入或了解民情隱喻,但阿迪契塑造的故事並沒有隱喻,她用幽默的口語讓我們能夠很快的進入狀況,跨越種族藩籬,共感書中的每一位角色。她的演說也極具魅力,於TED上的演講
《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
《單一故事的危險性》超過兩千萬人次觀看,不只在美國,幾乎世界各地都有廣大的書迷。
《美國佬》在談什麼?
甫於台灣出版的這本最新長篇,其實是一本愛情故事,是角色如何「淪落」的故事,更是一本直面種族身分、性別與歸屬感的故事。我們是如何被成長的環境所形塑?而社會的價值觀,是否讓我們長大後都離自己想成為的人有些遙遠?當你心中有所遺憾,是否捨得拋下現有的一切,甚至不惜傷害已經信任「現在的你」的人,去追求過往的夢?
它更是一則則「頭髮」的故事!在我們以為是膚色決定了彼此隔閡的關鍵,頭髮卻成為書中亮點。阿迪契是我所認識最能將觀察到的小煩惱化作整個種族議題的作家之一。作家朱宥勳曾經講過:「當一個人的煩惱是煩惱,但一群人的煩惱就是議題。」
書中主角伊菲美廬那頭再自然不過的捲髮,於面試時卻被視為不專業的表現,而這樣的煩惱卻普遍存在於所有非裔女性身上,尤其是在美國面對正式工作場合的時候,小說中刻意強調這瑣碎的細節,「有些黑人女性寧願在街上裸奔,也不願頂著自然的鬈髮在公眾場所露面」,甚至讓伊菲美廬寫了一篇精彩絕倫的部落格文「難不成只有我覺得頭髮是美國種族景況的最佳比方?」上至質問了當蜜雪兒.歐巴馬真正以爆炸頭面貌示人時,是否就會害當時的歐巴馬失去選票?下至鉅細靡遺的來分享護髮妙方,就是不要用直髮霜,強調非裔女性所追求的「自然」,並非他人所認定的「造型」,是正常且上得了檯面,這是讓多少人忽視,被點醒後卻又如此有共鳴的細節政治。
在前一篇莎莉.魯尼的聊聊中我講到,發現文學小說其實最難呈現的,便是用直白的文字便能打進我們心裡,即是在阿迪契這邊受到的啟發。
她看待文學的方式也融入故事中,批判所謂菁英文化毫不留情。喜愛通俗小說的伊菲美廬,理解文字意涵的能力並不會比喜愛文學經典的戀人歐賓澤差。
「文學不是讓人提高身價,也不該服從對品味預設的偏見」(張亦絢)
當個人成為群體
一講到種族,就能從個體故事直接上升到群體,他們的長相與口音會被歸類為集體的特徵,在這個標籤下一旦犯了點錯,就安了整個種族的罪。阿迪契曾在「單一故事的危險性」演講中提到:「刻板印象的問題就是,他們並非不正確,而是不完整,讓一個故事變成唯一的故事。」
而這唯一的故事後果是,當你想表現出個體性時還不行,伊菲美廬直接辛辣批判:
「當你看電視、聽到帶有種族歧視的字眼,你必須馬上擺出受到冒犯的模樣,即使你心想:『我哪知道什麽字眼帶有種族歧視?』就算你想要自行判定你為何受到冒犯,或是究竟有沒有受到冒犯,你也必須堅稱自己深感觸怒。」
這段諷刺即是直面有時連政治正確也變成了歧視本身,所以阿迪契筆下的角色各個都很不同,卻同時都很「一般」,並非我們所以為的非洲底層女性苦難。縱使生活中有不快樂的事、糟糕的政府、但他們依然有能力考上碩士、聽著瑪麗亞凱莉的音樂,就像身邊的你我,她想表達出在他們這樣的群體上依然有選擇的餘地,提醒我們這些對族群的刻板印象並不是全部,也得以尊重其他不同聲音的可能。
改編自TED演講的小冊《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到短篇小說集《繞頸之物》,再到此次的長篇《美國佬》,是能由淺入深的了解阿迪契的書寫觀點,並被她獨特的說故事能力給說服。她所敘說的事情也並非只有非洲女性,更是為所有被忽視的族群、被理所當然化的小事發聲。
阿迪契敢言也敢寫,在美國取得了以非裔作家來說少有的成就。然而她書寫的故事並不讓人感到遙不可及,我想作家張亦絢的導讀就能點出阿迪契文筆的最大優勢
「純就小說而言,《美國佬》的流暢好讀或會讓人誤以為缺乏深度,但其實是在『深入淺出』的『淺出』上,做足了工夫。作者很細緻地沒有讓任何冗長的歷史陳述,打斷或窒息讀者-但讀者讀完,絕對會對相關歷史,大感興趣 - 這就是一個小說家對文學與歷史所能有的,最佳雙重貢獻。」
(BTW張亦絢老師的導讀真的超~讚~三言兩語就精準地把這部小說有的元素講的淋漓盡致,直白卻也不失深度,光看導讀就值得買了!!)
很榮幸(實則上是尖叫狂喜)能為這本書掛名推薦,我也在
關鍵評論網專欄貢獻了一篇《美國佬》書評。雖然這本厚度與議題在台灣看似不太討喜,可是另一方面這樣的書能在台灣出版,也讓我們看見不同國籍題材的更大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