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換日線在國慶連假搭起 200 多人的舞台,也同時解鎖了我 30 歲後,跨夜演講交流到半夜 1 點的新紀錄 (偶就是個老人無誤)。
開心跟超酷的今年年度10大亮點人物中的8位夥伴同台,分享自己的職涯經歷,和如何裝備自己:
何則文:職涯實驗室創辦人。
郭怡汝:金門縣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不務正業博物館吧》創辦人。
陳縕儂:台大資工系副教授。
曾荃鈺:中華奧會教育委員會委員、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理事長
William Yang:台灣外籍記者聯誼會會長。
劉姝麟:TFT為臺灣而教顧問、講師(正在自創行銷品牌影響力工作室)。
蔡博丞:丞舞製作團隊藝術總監,多項國際競賽得主(59屆十大傑出青年)。
盧省言:台師大歷史系專案助理教授,性別史、法制史研究。
我也親眼見證瘋狂的
何則文,自己攬了一個 TYCIA 的職涯諮詢區,在杯觥交錯間來場最 Chill 的職涯諮詢、交換意見、連結人脈,能這樣做真的只有酷而已。
激情過後,我反思參與這場年輕人的聚會,感受到了年輕世代有承擔、有創新,還有滿滿的善意,能夠恭逢其盛,一起裝個年輕,是我的幸運。:)
這篇文章,我也分享自己在活動現場、QA提問跟小夥伴私下詢問中,回應給年輕朋友們職涯好奇的回覆,希望這些年的「老人感悟」,可以拋磚引玉給你一些想法。
觀點一、職涯是貨真價實的產出跟累積
這一點我很相信,也是藉著短講跟年輕夥伴分享的主題核心。先別說你對什麼事「有興趣」,直接告訴我你為這興趣「做了些什麼」才實際,例如:別跟我說我已經準備要 OOO 跟 XXX了,何不直接告訴我,我為了達到OOO 已經做了 ABCDE 的嘗試,其中幾個成功幾個失敗,學習到什麼。失敗成功都沒關係,有學到東西就是好東西。
記得
週末創業作者藤井孝一提過一個觀念:「
用產出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商業化。」這個觀點我很認同,因為只有直面市場、用行動幫助你做決定,透過小目標切割產出後,淬鍊出可以服務目標市場的事情,才能看見自己的不足,持續優化前進。
觀點二、發展自己的道路,而非複製別人的腳步
曾聽長輩們說過:「人生從來就沒有意義,意義是自己給予的,就像工作者的價值是自己創造的一樣。」
以前這句話,聽起來像雞湯,現在工作一陣子回想起,卻覺得香甜回甘,滿滿營養。
我相信,工作是「有機的」(Organic),不會總是一成不變,而且所有的規則都可以在精心準備下被打破 (這是真的!你的價值在對的時間下,有機會打破所有的規則,讓人為你破例),而其中最關鍵,是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主動發現自己可以貢獻價值的地方,你為他人創造價值,受益最多的,仍會是自己,因為你會在付出中找到意義、走出自己的道路。
當一切沒有前例可循,那就自己開創一個,你不是被工作選擇,或是苦苦尋找自己能夠勝任的工作,而是你能做所有的工作,讓工作是因為有你而傑出。
觀點三、選對環境把自己放進去,一定值得
換日線很可愛,他們跟我說:「荃鈺我們覺得你生涯的跨度很大,把你歸類為斜槓青年,應該很合適。」我想也可以藉此機會,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雖然我很少覺得自己是斜槓青年,或許我只是把工作的意義全然翻轉,換個視角,其實看到的就是一個新的世界,至於斜槓青年,更像是社會快速認識我的標籤跟結果而已。
關於斜槓,我總覺得斜槓「不是」一種職涯方式,「而是」職涯自然的結果(且會越來越多),「不是」擁有很多賺錢的管道,「而是」擁有很多你熱愛的事情,「不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者,「而是」不再被動等待機會發生的生活態度...
當跟運動專項選手蔡瀚陞、李毅 一起踏入活動會場時,有別於一般運動員的活動,令人驚豔。我想,很多身分跟標籤都可以是外加的,但誰說運動員只能在運動領域?斜槓或許更是主動追尋機會,完整自己的生活態度。
我想,會來參與換日線跨夜派對的夥伴們,都是主動連結、渴望改變的人,你已經走對了第一步,來到一個正確的環境,真的很恭喜你。
斜槓跟創業,從來就不意味著輕鬆,甚至不是擁有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自由,而是一種「去做那些必須做的事」的覺悟,所以,去做你該做的事吧!在動機與時機成熟之時,你一定會走出屬於自己的路,而環境一定是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謝謝如此精彩的好活動, #換日線跨夜派對 #登上世界級舞台,真心覺得照片好會拍,舞蹈好美,講者們好有趣,學生們好認真,感謝換日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