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活中勇敢地處理負面人事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負面的人和事。這些負面因素可能來自我們的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社會新聞,甚至是我們自己的內心。但是,我們如何處理這些負面影響,將決定我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我的啟蒙老師很常說一段話:『當我們的使命感越大,想要完成的夢想越大的時候,相對的,面對的社會壓力,甚至是會對我們表現出負面能量的、討厭我們的人,會因為我們的使命越大,而出現的越來越多。』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因為我們就住在一個非常負面的社會裡,活在一個非常負面的世界中。

而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和處理呢?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建議和指導:

一、擁抱正確的態度

面對負面人事物時,我們首先需要調整的是我們的態度。我們無法控制外界的一切,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對事情的反應。保持積極的心態,不讓負能量影響到自己,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第一課。

當初上課學習到這裡的時候,我第一個反應是,我們又不是24小時待在充滿正面能量的教室裡,如何時時保持正面積極心態,一個不小心就陷入了負面的陷阱裡而不自知,我思索了一下,結論就是習慣性有意識的保持覺知,看清楚自己在哪裡,唯有知道自己在何處,才能不讓負能量影響到自己。

二、精通情緒的管理

情緒管理是處理負面影響的關鍵。當負面情緒來襲時,我們應該學會如何冷靜下來,避免衝動行為。深呼吸、冥想、運動或與朋友交談都是有效的情緒調節方法。

禾心不是一個精通情緒管理的人,在這個部份也是練習很久,不同的情緒加上不同的地點,我都會採用不一樣的方法,若是我生氣了,就會離開現場或是在當下做幾個深呼吸,心情不好或是難過時,就運動或是找朋友聊天,莫名的情緒低落,就做靜態一點的瑜珈、拉筋或冥想,當然這些都是屬於我自己調節方式,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屬於適合自己的方法。

三、理解社會對負面情緒的傳播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負面新聞和情緒似乎更容易獲得關注。我們應該學會篩選信息,避免過度沉浸在負面消息中,保護自己的心理空間。

不知道大家是否去注意到我們的媒體都在傳播負面訊息,新聞、社群媒體、報紙等等,也因為大數據的關係,只要我們看了負面的訊息,在我們的手機上、電腦中就會不斷的出現相關的訊息,看久了就會對心理造成負擔,通常這些訊息禾心都會跳過,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大家不妨可以仔細觀察自己平時都在注意哪些訊息,適時的去做調整。

四、接受不被所有人喜歡的事實

我們無法讓所有人都喜歡我們,這是一個基本的事實。當我們接受這一點,就能更加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和夢想,而不是試圖討好每一個人。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大眾所喜歡,可惜不可能,因為我們是人,就連耶穌和佛祖都做不到的事情,我們要如何能夠做到,所以我們就將專注力放在自己身上吧!接受不被所有人喜歡的事實,然後好好的接受自己。

五、學會區分反應與回應

學會區分「反應」和「回應」是非常重要的。反應通常是即刻和情緒化的,而回應則是經過思考和理性的。當面對負面的人或情況時,我們應該避免即刻反應,而是學會冷靜地給予回應。

禾心覺得這裡很有趣,應該獨立寫一篇出來,我在這裡自省了很久,因為我的反應和大過於我的回應,我以前是一個自我保護慾很強的人,只要我感覺有一點敵意,反應就會很大,說出來的話就會很可怕,最後就會刺傷對方,也順便刺傷自己,說實在的,真的沒有多大好處。

在經過一段時間反覆的去紀錄和回想自己說過的話之後,就學會了去區分反應和回應,在有意識的情況下,我會將反應變成回應,而反應也在經過我的練習之下,變的不那麼尖銳。在這個部份依舊是跳脫不出有意識的覺知。

六、重視正面互動的重要性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如同鏡子,我們的態度和行為會反映在他人身上。如果我們以負面的方式回應,將會收到負面的反饋。因此,保持正面的互動,對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至關重要。

伸手不打笑臉人,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所以,今天你微笑了嗎?一個微笑就可以建立好人緣,如此簡單何樂而不為。用你們最美麗而真誠的眼神看著對方,送對方一個微笑,我相信大家的人緣都會好上那麼幾分的。

七、應對負面反饋

面對他人的負面反饋時,保持正面態度是關鍵。我們應該學會從批評中吸取有用的信息,同時不讓負面評價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和自信。

從批評中吸取有用的信息,當情緒來臨時這點很難馬上自我察覺,如果旁邊有個人提醒,一定很快的就會重返正面態度。什麼又是吸取有用的信息呢?所有的批評背後一定都有道理,我們必須去了解這當中出現了什麼問題,可以自省,但不要過度自責,可以接受自己、改變自己,千萬不要試圖改變他人。換一個角度來說,或許他人的批評背後所要表達的是『你/妳太優秀。』

以上都是基本的指導原則和建議,主要是幫助我們學會如何處理生活中的負面人事物。通過實踐這些方法,我們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並維持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很多的負面訊息,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大家在生活中看到一點曙光,看到一個稍微正面,能夠幫助到大家的文章。這只是一個開始,每個人都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整和應用這些原則。讓我們一起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用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每一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4/04/08
保持微笑,因為最常看到的就是自己,造福的也是自己。
Essi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09
深邃月光 每天早上記得都對鏡子微笑呀,心情會很好的唷
唉!大人能做到了,但孩子仍然做不到,或許這就是成長吧?
Essi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09
林燃(創作小說家) 我媽現在也做不到,所以我是她最小的妹妹。有是父母個小孩是要一起成長的
avatar-img
禾心的菜園
73會員
216內容數
相信所不相信的世界,凡事都有可能。「療癒是一生通往美好的旅程」旅程中每個人都會尋求適合自己方式去達到心靈平衡的目標。
禾心的菜園的其他內容
2024/05/18
在這個快速進步的時代,女性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她們意識到,無論生活如何波折,婚姻如何變遷,堅守三個核心價值—自由的選擇權、獨立的精神、以及內心的自信和力量—是至關重要的。 這三個價值不僅是女性積極生活的態度,也是她們對未來進行深刻洞察和智慧規劃的基石。這些價值如何幫助女性在各種情況
Thumbnail
2024/05/18
在這個快速進步的時代,女性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她們意識到,無論生活如何波折,婚姻如何變遷,堅守三個核心價值—自由的選擇權、獨立的精神、以及內心的自信和力量—是至關重要的。 這三個價值不僅是女性積極生活的態度,也是她們對未來進行深刻洞察和智慧規劃的基石。這些價值如何幫助女性在各種情況
Thumbnail
2024/05/16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世界裡,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心理建議和法則。從社交媒體到自助書籍,無處不在的心理建議似乎都在告訴我們如何生活得更好。但是,並非所有的建議都是科學的,有些甚至可能對我們造成負面影響。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辨別和選擇那些真正有益於我們的心理法則呢?
Thumbnail
2024/05/16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世界裡,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心理建議和法則。從社交媒體到自助書籍,無處不在的心理建議似乎都在告訴我們如何生活得更好。但是,並非所有的建議都是科學的,有些甚至可能對我們造成負面影響。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辨別和選擇那些真正有益於我們的心理法則呢?
Thumbnail
2024/05/13
在人生的旅途中,辨識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是一項挑戰,同時也是成長的機會。以下是一些更深入的分析和建議,幫助你識別和把握生命中的這些重要預兆。 1. 周遭人的變化 深入分析:當你發現自己被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人所包圍時,這不僅僅是巧合。這表明你的行為和價值觀吸引了與你頻率相同的人。這種現象通
Thumbnail
2024/05/13
在人生的旅途中,辨識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是一項挑戰,同時也是成長的機會。以下是一些更深入的分析和建議,幫助你識別和把握生命中的這些重要預兆。 1. 周遭人的變化 深入分析:當你發現自己被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人所包圍時,這不僅僅是巧合。這表明你的行為和價值觀吸引了與你頻率相同的人。這種現象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生氣的背後常常有很多情緒,這個我知道。 但為什麼生氣的時候,尤其是有個當事人存在時,總是讓人忍不住想破口大罵、動手動腳? 最近我才漸漸能夠看得更深,原來那些舉動,是因為想要讓對方也能夠感同身受......
Thumbnail
生氣的背後常常有很多情緒,這個我知道。 但為什麼生氣的時候,尤其是有個當事人存在時,總是讓人忍不住想破口大罵、動手動腳? 最近我才漸漸能夠看得更深,原來那些舉動,是因為想要讓對方也能夠感同身受......
Thumbnail
“假如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一定要檢查自己的狀態。” 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習性沒有改,沒有調整,所以類似的事件會不斷的循環。
Thumbnail
“假如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一定要檢查自己的狀態。” 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習性沒有改,沒有調整,所以類似的事件會不斷的循環。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傷痛是無法比較輕重的,面對惡意的傷害、內心的無助感, 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 都沒有人教過我面對這些"惡意的傷害"時,我該如何保護我自己, 我無法改變他人的觀念、想法,也曾數次嘗試過與他人溝通, 那些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是必須花加倍的力氣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Thumbnail
傷痛是無法比較輕重的,面對惡意的傷害、內心的無助感, 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 都沒有人教過我面對這些"惡意的傷害"時,我該如何保護我自己, 我無法改變他人的觀念、想法,也曾數次嘗試過與他人溝通, 那些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是必須花加倍的力氣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負面的人和事。這些負面因素可能來自我們的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社會新聞,甚至是我們自己的內心。但是,我們如何處理這些負面影響,將決定我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我的啟蒙老師很常說一段話:『當我們的使命感越大,想要完成的夢想越大的時候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負面的人和事。這些負面因素可能來自我們的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社會新聞,甚至是我們自己的內心。但是,我們如何處理這些負面影響,將決定我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我的啟蒙老師很常說一段話:『當我們的使命感越大,想要完成的夢想越大的時候
Thumbnail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痛苦。通常,造成痛苦的因素,來自於某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人。為什麼與某個人不合?為什麼就是「不對盤」?也許只是簡單的磁場不合,也許有宿怨,也許擋了別人的財路,不論什麼原因,這個「怨憎會」的業力總會在某個時間點引爆。
Thumbnail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痛苦。通常,造成痛苦的因素,來自於某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人。為什麼與某個人不合?為什麼就是「不對盤」?也許只是簡單的磁場不合,也許有宿怨,也許擋了別人的財路,不論什麼原因,這個「怨憎會」的業力總會在某個時間點引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