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研究生到現役學術工作者如何勇敢步出象牙塔,追尋更寬闊的職涯天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條件超標」陷阱 

  找工作就是自我推銷。若想成功,你必須呈現出一個符合資格、條件亮眼的自己,向對方表明你是誰、你能帶來什麼,以及你和其他應徵者有何不同。在面試時,「做初階工作的話條件太超標、做高階工作又不夠資格」的觀念,可能會是你遭遇的最大挑戰。這把雙面刃深深威脅著大多數脫離學界的人。若不想踩雷,你需要知識和靈活變通:一旦理解這種觀念如何產生的,以及為何如此普遍,你就能巧妙閃避雷區。

 

  研究所將學者訓練成「專才」(subject matter experts,縮寫為SMEs)──在特定領域擁有深厚知識的人。專才通常負責處理特別需要關注、或超出初階工作者知識範圍的問題,並為公司或計畫團隊提供建議。例如,一家軟體公司打算為某國際銀行設計財務系統,他們需要將銀行的內部流程數位化,以遵守銀行營運地區的監管要求。因為軟體開發工程師對銀行法規不熟,他們便會尋求專才協助編寫程式,以便符合法規。

 

  如果你頂著博士學位畢業,大多數人會視你為你主修領域的專家。你面臨的挑戰是:不論是維吉爾(Vergil)之後的羅馬詩歌知識,或十八世紀法國小說中的性別建構,學院之外沒人知道該怎麼將這些知識變現。連科學家也不能安然豁免:雖然名義上而言,你的技能可以運用在業界,但由於研究所將專業過度分化,許多人在應徵時仍面臨偏見。

 

  試圖說服學術圈外的人重視你的研究成果,可能是一場注定失敗的戰鬥。回到上述例子,一間軟體公司不會雇用熟知國際銀行法的專家來寫程式。就算寫得了程式,她也不太可能是最恰當人選──至少站在人資的立場看是如此。很顯然,去反駁這種立場沒什麼意義。

 

  要擺脫這種簡化的思路,有個方法是說服大家你不是專家。我在下文會詳細討論如何轉化你的學術經驗,但現在你只需知道一句簡單的箴言:強調你如何研究,而不是你研究什麼。

 

  專注在方法論上的話可以輕鬆達到目標。每個學術領域都有其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式──身為一名擁有高等學位的人,你能純熟地使用自身領域的工具來理解、分析和統整原始資料。你可以強調你用什麼統計理論來處理歷史數據,或採用什麼策略來檢驗科學假設──比起你的研究主題,一般人對這些會更容易理解(也通常更感興趣)。

 

  你也可以談論各種與學術工作有關的活動。你可能主持過計畫、主辦過會議或帶領過委員會──這些都涉及在截止期限內有效地分配並完成工作。學者通常將這些技能視為理所當然,因為它們是通往教職的必備條件。要是沒在求職環節裡提及這些事,那就大錯特錯了。這些才能很有價值,但你若沒說,潛在雇主不會知道你擁有這些能力。

 

  同樣地,多年來在年輕學子、同儕和行政單位之間打交道,你幾乎肯定也擁有一系列的「軟實力」,能在各方利益中周旋,把眾人安撫穩妥。向學術圈外人展現自己時,你可能不會優先強調這些特質,但你必須讓對方知道你擁有豐富經驗,能和相關產業中地位低於你、與你同等位階,或高於你的人合作。

 

  有些人天生擅長將他們的學術經歷歸結而論,還能充滿熱情和信念地傳達自身長處。例如,麥可.齊姆就有能耐走進一間辦公室、要求見執行長,然後說服他給自己一份工作。無可否認的是,這種方法很特殊──而且仰賴某些人格特質。麥可的成功靠的是他說服新老闆相信,他能為公司日益擴張的團隊帶來獨特視角,因此能幫助他們以不同於競爭對手的方式解決問題。他百科全書式的歷史知識和迅速讀懂場面的能力,也讓老闆更加下定決心:雖然尚不清楚麥可究竟能為公司做什麼,他還是毫不猶豫邀請麥可加入團隊。

 

  其他人在試圖放大學術經驗的吸引力時,會選擇更熟悉的路。如今有許多專業的協會、企業和社會企業出資成立「銜接獎助金」(bridge fellowships),幫助學術人才轉換到其他跑道。這些計畫的好處之一是申請過程和學術圈內各種申請手續幾乎一樣。另一個好處是遴選委員通常包含有學界經驗的人士,因此當你在解釋自己的學術技能如何轉移到新產業時,他們能理解你。

 

  這些計畫看似完美的學術圈出口,但有個問題:它們通常就和終身職一樣競爭激烈──甚至更搶手。由於申請這些獎助金需與其他所有前景堪憂的學術領域(亦即絕大部分領域)人才競爭,因此你脫穎而出的難度可能高於取得終身職。

 

  我在這方面的經驗好壞參半。我的申請從未進入面試階段,但每一次申請都幫助我探索更多潛在的職涯機會,也讓我更了解有哪些組織我可能感興趣,而且我的學經歷與之相符。我會建議你抱持類似的心態。若某個獎助金與你的背景、興趣或個性十分符合,那就努力申請。但別只因為申請的格式看起來令人心安,就花很多力氣把自己塞進不適合的框架裡。因為機會成本很高,但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

 

  想將學術經驗轉譯成新的受眾理解的語言,更可靠的方式是寫一份有效的履歷(résumé)。因為履歷和你所熟悉的學術履歷(curriculum vitae,簡稱CV)不同,在解釋如何把學術履歷轉譯成履歷之前,最好先概述一下兩者的區別。

 

  在學術履歷裡,你會列出所有的專業資格和成就。它的結構很嚴謹:教育背景、工作經驗、出版品。雖然在申請特定工作時,你可能會根據需求調整學術履歷──例如,將研究和教學部分的順序對調──但它的組成基本上是固定的。因此,求職信(cover letters)在學術職申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讓你能確認收件人是誰,並且突出那些與申請目標尤其相關的學術履歷細節。

 

  根據定義,履歷會經過更多的篩選。它是一份說服用的文件,藉著強調相關技能和成就來解釋為什麼你適合某份工作。在今日,履歷通常是單獨提交的,或者在以電子郵件提交的情況下,附上一至兩段的簡短文字說明。學術履歷和履歷的差別甚大。你很少有機會帶著對方逐項閱讀履歷,因此履歷本身就要能夠指引讀者看見重要資訊,藉此說服對方願意進一步與你聊聊。

 

  本章提供了一種履歷的模版,能適用於多個領域。當然,你仍須留心。在將我提供的模板應用於特定工作之前,請先閱讀關於該行業的各項建議──並搜尋來自這些行業的真實履歷,當成你那份履歷的參考。不同行業有不同的期望,你一定要向對方提供他們所需的資訊,他們才有辦法考慮你的適才性。這方面的研究不該占去太多心力。使用領英調查別人如何塑造他們的專業形象,然後聯繫人脈裡的聯絡人,請他們針對履歷撰寫過程中的各版草稿給予建議。

 

如何寫履歷 

  先寫姓名。字級放大,放在頁面右上角,這裡是多數英文讀者第一個會看的位置。名字下方緊接著一段關於自己的簡短描述,要用非技術性語詞陳述你會為這間公司帶來的價值。最棒的摘要都很省空間──最短半行即可,最多不要超過三行。

 

  這個開頭必須抓得住讀者的注意力。要強而有力。專注於大局,而非列舉冗長的相關特質。例如,說自己「協助組織準時完成計畫」就比「身為訪問助理教授的克里斯在極短的準備時間之下進行教學、設計課程、安排計畫及進行研究」。

 

  在摘要下方或頁面右側的窄欄中列出技能「關鍵字」。這種格式很吸引目光,而且更好讀。把焦點鎖在和你申請的職位最相關的特質或知識技能上,依照職缺工作描述中提及的關鍵字來排序。若不確定對方最在意什麼,那就把你的技能從最強、最有區別性的排起,一路排到最弱、最普遍常見的(意即,將「作品獲得出版」排在「擁有基礎 Microsoft Office 知識」之前)。
——摘自臉譜出版《離開學術界》


avatar-img
82會員
416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臉譜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研究生到現役學術工作者都適讀的轉職寶典 勇敢步出象牙塔,追尋更寬闊的職涯天空 🎓汲取150位專業人士建議 X 12位成功轉職者經驗 讓高學歷不再成為求職包袱,找到發揮長才的真正跑道
救護車倒車進入隔間的時候發出嗶嗶的警告聲,後車門一開,跳出來的警衛多得足以控制一場小型監獄暴動。其中四人將放著朗尼.華德爾屍體的擔架拉出來,抬著走上斜坡道直接進停屍間。金屬物品喀噠作響,腳步來回移動……
 只要你在做需要專注的事情,都可以善加利用心流,包括在職場、家庭、學校,甚至是空閒時間所做的任何活動。  在職場上,無論你是農夫、醫生、水電工或建築師,進入心流都對你有所幫助。在家裡,不管是做家事、唸書或冥想,你都可以好好運用心流。當你在空閒時間種花、閱讀或烹飪,也有可能進入心流狀態。 
「心流」在今天已是耳熟能詳的概念, 不用把這件事交給命運,也不必苦苦等待繆斯女神, 只要經過練習,每個人都可掌握自主進入心流的能力, 並隨時隨地、隨心所欲享受它所帶來的眾多好處。 不只是提高生產力!實踐心流將為你帶來改變人生的益處~
黛西‧瓊斯生於一九五一年,成長於加州洛杉磯好萊塢山。她的父親法蘭克‧瓊斯(Frank Jones)是知名的英國畫家,母親珍娜‧勒菲佛(Jeanne LeFevre)則是來自法國的模特兒。一九六〇年代末期,青少女時期的黛西就已經在日落大道(Sunset Strip)一帶聲名鵲起。   伊蓮‧張
16、2005年\《繁花將盡》\All the Flowers are Dying 「夏日已遠,繁花將盡……」,這部寫於九一一後的小說,延續前一本連環殺手的故事,細心布局,縝密策畫,讓危險份子不動聲色的潛伏在史卡徳和伊蓮身邊,伺機而動。所有的恐怖都源於平靜生活,崩解的波濤始於日常。
從研究生到現役學術工作者都適讀的轉職寶典 勇敢步出象牙塔,追尋更寬闊的職涯天空 🎓汲取150位專業人士建議 X 12位成功轉職者經驗 讓高學歷不再成為求職包袱,找到發揮長才的真正跑道
救護車倒車進入隔間的時候發出嗶嗶的警告聲,後車門一開,跳出來的警衛多得足以控制一場小型監獄暴動。其中四人將放著朗尼.華德爾屍體的擔架拉出來,抬著走上斜坡道直接進停屍間。金屬物品喀噠作響,腳步來回移動……
 只要你在做需要專注的事情,都可以善加利用心流,包括在職場、家庭、學校,甚至是空閒時間所做的任何活動。  在職場上,無論你是農夫、醫生、水電工或建築師,進入心流都對你有所幫助。在家裡,不管是做家事、唸書或冥想,你都可以好好運用心流。當你在空閒時間種花、閱讀或烹飪,也有可能進入心流狀態。 
「心流」在今天已是耳熟能詳的概念, 不用把這件事交給命運,也不必苦苦等待繆斯女神, 只要經過練習,每個人都可掌握自主進入心流的能力, 並隨時隨地、隨心所欲享受它所帶來的眾多好處。 不只是提高生產力!實踐心流將為你帶來改變人生的益處~
黛西‧瓊斯生於一九五一年,成長於加州洛杉磯好萊塢山。她的父親法蘭克‧瓊斯(Frank Jones)是知名的英國畫家,母親珍娜‧勒菲佛(Jeanne LeFevre)則是來自法國的模特兒。一九六〇年代末期,青少女時期的黛西就已經在日落大道(Sunset Strip)一帶聲名鵲起。   伊蓮‧張
16、2005年\《繁花將盡》\All the Flowers are Dying 「夏日已遠,繁花將盡……」,這部寫於九一一後的小說,延續前一本連環殺手的故事,細心布局,縝密策畫,讓危險份子不動聲色的潛伏在史卡徳和伊蓮身邊,伺機而動。所有的恐怖都源於平靜生活,崩解的波濤始於日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畢業季的來臨,許多新鮮人面臨找工作的挑戰。本文將分享如何撰寫自傳以及蒐集目標公司的資料,幫助求職者充分準備,減少與職位期望的落差。從識別自身職位需求到具體的工作經歷及亮點的撰寫,提供清晰的步驟和範例,同時介紹如何準備附加資料如英文檢定成績和證照,以提升自我競爭力。
Thumbnail
過去的職業規劃講求的是「往上走」,可能是「升職、加薪、跨國」,然而越來越多人發現往上走反而離自己「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工時長、壓力大是原因,但在我看來也有可能是「好學生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守著一份不完全適合自己的工作」,新型的職業規劃應當是「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逼近,找到自己擅長的天職工作」。
Thumbnail
先前到某北部私立大學協助職涯諮詢,來談的學生嚮往的工作與職涯路徑,大多跟所唸科系沒有直接相關,這在現在多元發展的趨勢下,似乎正常不過。不過,我也觀察到有些有趣的現象,像是將重點放在自己缺乏的部分、對於想做的工作停留在蒐集資訊階段,缺乏實際接觸經驗,以及過度放大與未知競爭者同台較勁的恐懼。
Thumbnail
夏日豐沛的滋養,盛產畢業生的季節同時也是迎來大學新生。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和社會/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考量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取得平衡是每個人都各自有抱有期待的理想狀態,筆者認為找到自己的初衷、足夠的瞭解自己,評量核心價值、定義自己,是最被忽略但卻是最重要的事之一。
Thumbnail
你在人生中感到迷惘嗎?想著下次求職該怎麼辦嗎?這本書作者針對人生方向給了一些思考工具,我則是根據這些內容解構再結構!今天這篇會講如何建立連結(求職)。如果你還沒看過(上)篇,建議先看(上)篇,把「理想自我」先找出來,再來看這篇會比較適合喔!
Thumbnail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Thumbnail
包括我,越來越多人選擇成為自雇者,這也是中年級朋友發展職涯第二曲線可行的做法之一,但在展開行動之前,仍然有些事必須先思考,才能順利展開自雇生涯。 特別是當習慣了把自我認同和工作綁在一起,就是把自尊和自我價值和工作掛鉤。工作表現好時,我們的自我認同就堅若磐石,但要是情況不順利呢?會減損自己的價值嗎?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從應屆生進軍職場的關鍵之處,以及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工作或許只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但它影響著你的收入來源、時間的投資方向以及人生的滿足度。透過不斷地尋求內心的渴望和不斷地嘗試,或許你就能找到屬於你自己的路,但首先我們要先準備好上路的勇氣和地圖。
Thumbnail
對於準備畢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來說,準備踏入職場一定感到很緊張,遇到的第一個困難通常就是「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以及「履歷應該怎麼寫?」。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畢業季的來臨,許多新鮮人面臨找工作的挑戰。本文將分享如何撰寫自傳以及蒐集目標公司的資料,幫助求職者充分準備,減少與職位期望的落差。從識別自身職位需求到具體的工作經歷及亮點的撰寫,提供清晰的步驟和範例,同時介紹如何準備附加資料如英文檢定成績和證照,以提升自我競爭力。
Thumbnail
過去的職業規劃講求的是「往上走」,可能是「升職、加薪、跨國」,然而越來越多人發現往上走反而離自己「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工時長、壓力大是原因,但在我看來也有可能是「好學生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守著一份不完全適合自己的工作」,新型的職業規劃應當是「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逼近,找到自己擅長的天職工作」。
Thumbnail
先前到某北部私立大學協助職涯諮詢,來談的學生嚮往的工作與職涯路徑,大多跟所唸科系沒有直接相關,這在現在多元發展的趨勢下,似乎正常不過。不過,我也觀察到有些有趣的現象,像是將重點放在自己缺乏的部分、對於想做的工作停留在蒐集資訊階段,缺乏實際接觸經驗,以及過度放大與未知競爭者同台較勁的恐懼。
Thumbnail
夏日豐沛的滋養,盛產畢業生的季節同時也是迎來大學新生。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和社會/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考量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取得平衡是每個人都各自有抱有期待的理想狀態,筆者認為找到自己的初衷、足夠的瞭解自己,評量核心價值、定義自己,是最被忽略但卻是最重要的事之一。
Thumbnail
你在人生中感到迷惘嗎?想著下次求職該怎麼辦嗎?這本書作者針對人生方向給了一些思考工具,我則是根據這些內容解構再結構!今天這篇會講如何建立連結(求職)。如果你還沒看過(上)篇,建議先看(上)篇,把「理想自我」先找出來,再來看這篇會比較適合喔!
Thumbnail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Thumbnail
包括我,越來越多人選擇成為自雇者,這也是中年級朋友發展職涯第二曲線可行的做法之一,但在展開行動之前,仍然有些事必須先思考,才能順利展開自雇生涯。 特別是當習慣了把自我認同和工作綁在一起,就是把自尊和自我價值和工作掛鉤。工作表現好時,我們的自我認同就堅若磐石,但要是情況不順利呢?會減損自己的價值嗎?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從應屆生進軍職場的關鍵之處,以及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工作或許只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但它影響著你的收入來源、時間的投資方向以及人生的滿足度。透過不斷地尋求內心的渴望和不斷地嘗試,或許你就能找到屬於你自己的路,但首先我們要先準備好上路的勇氣和地圖。
Thumbnail
對於準備畢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來說,準備踏入職場一定感到很緊張,遇到的第一個困難通常就是「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以及「履歷應該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