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其中最重要的一系列作品「無限鏡室」的裝置使人目眩神迷,而她只利用一個簡單不過的原理,把兩面平衡鏡子置於觀者中間,兩面鏡子跟觀者的距離一樣,就會出現無限個觀者,而更重要的是觀者儼然是這藝術作品的一個最重要部份。這是草間彌生為觀者製造的沈浸式空間,觀賞者同時是被觀賞的人,而且很難分辨哪個觀賞者在觀賞哪個被觀賞者。
鏡子從來都是使人著迷的東西。惡毒皇后天天對著魔鏡問世上誰最漂亮,魔鏡卻毫不識趣地反映白雪公主的花容月貌;中國神話和民間傳說頻繁出現的照妖鏡亦令人人渴望擁有一面。近年一面最令不少港人神魂顛倒的鏡子,非男團Mirror莫屬。這鏡子不僅讓沉寂一時的娛樂圈再度熱鬧,甚至沸騰起來,而且他們引發的話題更是一浪接一浪,而最新鮮滾熱辣的一個,當然是姜濤暴走叱吒頒獎禮。
不論是挺姜派還是倒姜派,只是各執一詞的批鬥大會,但肯定的一點,就是在現今娛樂圈,恐怕只有姜濤能引發如此巨大的爭議。這不止是茶餘飯後的話題,更是一種有趣現象,在姜濤身上反映了出來,因為他恰恰集合了幾個港人特別關注的議題:青年人、身型、情緒病。
姜濤以十九歲之齡贏得首屆全民造星,成為當時得令的青年偶像,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在銅鑼灣被不識泰山的警察截查,坊間更打趣地說「連姜濤都唔識,啲差佬肯定唔喺香港人」。姜濤的成功彷彿成為香港青年不是廢青的代表之一。更有趣的是追捧姜濤的不多數是中年以上的「姨姨和叔叔們」,這或多或少反映中年人自反修例以來對青年人的愛惜。當很多人取笑Mirror成員不再少年時,姜濤和另一成員Tiger 則稍微可拉低團隊的平均年齡。猶記得美心太子女的「放棄年輕人論」,很多港人則抱持「珍惜年輕人論」。誠然,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棟樑,所謂成也年輕,敗也年輕,不能好好守護年輕人,高談闊論社會的未來不啻是種玄談。
反修例運動中有「年輕是罪」之說,年輕當然不是罪,姜濤的年輕更讓不少香港人有點回春的感覺。因此看見他不懂珍惜身體會大喊心疼,看到他起勁打球就高興不已,得知他獲獎更會差點高呼香港樂壇有救云云,莫怪乎陶傑說Mirro是虛火就惹來別人圍攻,直至他求饒(真心假意也說不定)。
陶生說的虛火,或許是指這隊現時炙手可熱的男團,其歌藝與舞技以至外貌都不甚了了,一切都只是時勢造Mirror 而已,對於姜濤的外貌與身型,一直存在兩極的看法,而他最近的暴漲身型再次成為被攻擊的要害。追溯他的胖子減肥經歷確實勵志動人,因身型而受盡欺凌,到發奮瘦身,由醜小鴨變天鵝,實在很激勵人心,因而特別獲得許多成年人的喜愛,自不待言。故此,當看見他以暴漲身材重現舞台時,許多人都驚愕萬分,Haters則無比亢奮地數落他。這當然不是姜濤獨有的遭遇,當年欣宜受到的攻擊有過之而無不及,再者,當時的欣宜本身就不受歡迎,就算瘦身了,同樣被攻擊。儘管現在的人好像對藝人身型和外貌的包容度提高了,骨子裡裡依舊是外貌協會的會員,「憎人肥胖嫌人醜」就是他們的座右銘,一個減肥後的肥仔依舊是肥仔,尤其是受到許多異性愛戴的肥仔。
姜濤叱吒事件的另外一個關注點就是他的情緒問題。這幾年間,香港經歷的轉變實在非一般人能夠想像得到,情緒受困的人數激增一點不奇,通常人總會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發洩在一些被保護的人事物上,例如老弱婦孺、旅遊景點或文物,藉著破壞他/它們而得到宣洩,姜濤又稱姜B,明顯是「受保護動物」,如果愈多人對姜濤表演失控暴走加以撻伐,就愈多人發起守護行動,形成兩軍對峙的情況。對於有情緒困擾的人,過份溺愛與苛待同樣有百害而無一利,只會煽動更多情緒化的言行出來正所謂「你有情緒,我有情緒」,一味正能量和一面倒放負都不是好事,若非引發更多荒謬的笑話,就是另一場悲劇,事實上「人言可畏」這道理從來沒有因時代變遷而被淘汰。
許多香港人在一片愁雲慘霧的氛圍下,只好把許多不能發洩的情緒和無處寄予的希望投射到看似無關政治的娛樂上,年輕的姜濤儼如成為香港人希望的種子,這是一種心理投射。有些人會對這顆種寄望甚殷,有些則不以為然,甚至會認定它不能發芽,或者看扁它不久就枯萎。這好像一場革命或運動,覺得它成功或失敗者皆有之,他們都不自覺其實革命和運動成功與否,都視乎他們以甚麼態度對待它,事實上,他們自己也就是當中的一份子,正如草間彌生的無限鏡室,他們所看見的姜濤,往往只是自己鏡中的影像,而且是無限重複延伸的影像。「姜濤」已不止是姜濤本人,也是許多人的鏡像,誇張點說,「姜濤」的日子如何,那些人的力量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