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節連假特別長,討厭的事除了張羅家族的吃喝玩樂、隨時應付兩小女的突發狀況,又多了一項。
我和先生服務的外商,一般不過中國年假,雖然在地的外籍老闆多半入境問俗,每逢年節前夕還會多給半天假的方便,不過,遠在國外的總部可沒這麼佛,才剛過除夕初一,初二回娘家的路上,我們就收到大小不一的叮囑、跟追郵件,如同正常上班的星期一。
當然,職場走闖多年,我們經驗老道,一早設好年假通知,讓對方知道這一週都不方便回信,with limited access。有事下周一進公司再辦。
看那些措辭禮貌:真的很抱歉這麼趕,希望你年假有好好休息,新年快樂!,接續馬上把期限設在下周一上班日中午前、就必須回覆的信件,要保持東方人溫良恭儉讓的風度,真的不容易。我忍不住在娘家的沙發上暗咒一句三字經,聲音太大,我爸立即瞪我一眼,「幾歲的人了,流裡流氣、耍流氓,成何體統。」
真想跟我爸說,職場就是艋舺,體統無用。不耍一點流氓,人家以為你吃素。
因為信件中交辦的事項,通常不會是一個早上就能處理好的雞毛小事,還會牽涉到不同國家、不同部門的資訊調度和再三確認。如果不利用假期時間完成進度,一上班根本剉咧等。
先生的狀況沒比我好多少,他肩負更多責任,帶的團隊更大。我們理智上曉得要視而不見,也養成在周末不檢查公司郵箱的習慣。但比往年都長的年假,仍舊成了空白根部中心的煎熬。
這個掌管壓力應對的能量中心,是我和先生共通的痛點,我們之間的合圖,也未能填補根部中心的空白。這讓我們有相似的工作習慣,討厭的事優先做、因為做完了就不會感覺心上有大石壓迫;放長達一週以上的強制假之前,我們會超前布署下兩個月的工作,以因應部屬被問到沒被交代的專案時,不會驚惶失措。
紓壓,是我們最重視的事。不論是雙人還是家族旅遊,我們傾向選擇高級而閒散的路線,美景、美食是必須,先生必去SPA按摩,我一定要有設備齊全的健身房。
隨著職場責任的變遷,我發現,無論再豪奢的行程,紓壓的邊際效益遞減。我們在風和日麗甚麼也不用做的海灘邊,仍舊心懸某時打來的求救電話,不很確定那個同事究竟採取行動了沒有?
不停想要擺脫壓力的做法,反而永遠活在壓力的威脅之中。討厭的事不會只有一件,它們物以類聚,越展現高昂的效率和鬥志,它們越成千上打地一件接一件。鴨蛋再細也有縫,不管事前預設得多完備,團隊總是會在你缺席的時候,被問到只有你才清楚的環節。
理論知識告訴我們這些空白根部中心的人,若一直把壓力當成必須馬上消滅的假想敵,我們遲早會因為過度奔波而精盡人亡,也有可能朝反方向養成拖延症頭,不斷逃避自己真正該處理的優先任務。
現實生活裡,知易行難,我們太習慣啟動地鼠打怪的模式,來一個殺一百,電腦手機都在手邊,要隨時con call、回覆郵件,其實都比停下來、好好覺察如何轉化壓力簡單。
我有兩整天,都在和慣性的衝動掙扎,寫作業、炒菜、幫孩子洗澡到一半,忍不住想用濕漉漉的手,速迅KO幾件最討厭的事。心情煩躁得很。不是忘了存檔、就是菜沒放鹽,孩子們拒絕讓我洗頭,因為我的手勁太重,只會不斷鬼吼她們快一點、要著涼了。
同時,我注意到先生的模式,有點改變,他在目前的位置上,完全視而不見是不可能的,而他學著抓大放小,顧念台灣團隊都在放年假,只交辦核心的部屬20%關鍵的事項,不要求完工,起碼和拼樂高積木一樣,先有個骨幹或底盤。
然後,他就去打球、打電動。看澳網與木曜四超玩的年度運動會,和女兒們聚精會神、笑得前仰後合。我被他們歡樂的模樣感染了,也跟著看了幾場球、被網紅諧星的幽默逗到捧肚流淚。第一次感覺放空。
信件仍然三不五時地飛來湧去,我知道這是總部上班日的周五,他們習慣事件在周五有個小結、或具體的進展。這些,我都可以給得出來,只要我聚精會神拚一下午、厚著臉皮打擾也在家族中水深火熱的盟友,通通難不倒我們,要甚麼、有甚麼。
但我偏偏不願意。這是我的假期,我有我預計的、喜歡、而且想要做的事情,比方說像現在這樣寫文章給大家看,儘管也是能量輸出的一種,而我在其中得到巨大的滿足和停憩。
總部發信給我的同事,是才來沒多久的新人,她對我很友善,帶點如履薄冰的客氣,彷彿擔心冒犯了與她不同種族的同事,更擔心如何向她的老闆回報這個放著長假的地區,現在到底做到哪裡了。
我也不願意讓她為難,很快地打好了一封信,用最簡單的字句,輕鬆地回覆她,「哈囉,信件和需求都收到了,當中60%的進度,應該可以如期繳交,請放心。剩下來的部分,請多給我們兩個工作天,相信廠商在充分的年假休息之後,會提供品質精準的產出。感謝體諒,新年快樂!」
壓力,無法歸零,人類的科學與文明,正是因為有壓力作為驅動,得以繁衍勃興。我不用去消滅它,但可以學習如何轉嫁它,告訴對方,我會以自己的時間和方式,達成部分我認為可行的任務,其他超乎我能力、壓縮我能量的項目,要等到甚麼時候、在哪些奧援協助下,才可以完竣。
不是一定依循你們訂下的時間,而是根據事情被合理完成的時間。
世界很大,壓力也是,世界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在呼吸,壓力當然也不用來者不拒。適時放下某些不該自己承擔的,才會讓應該承擔的人出面挑起。
就像我剛剛又收到了總部的回應,她說她完全可以理解,會和她的老闆說明,不然就讓其他仍上工的國家先完成初版,我們之後再檢核就好了。真的很謝謝我假期還回信。她也祝福我前「兔」似錦。
我不打算再回信道謝。畢竟,這是我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