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禮拜只有兩位女孩進行精緻小班教學,一是貢貢,另一位是自開課以來就一起上課的一年級小女孩,我們稱為晴晴吧。舞蹈老師說起這兩個學生的肢體特質,截然不同。
貢貢是屬於較有肌力與耐力的,跳起舞來節奏感明確,協調性佳,但動作稍有不正確就會看起來滿好笑的(媽媽自己笑)。晴晴則是身體非常柔軟,先前提過老師說的,這叫「條件好」,然而律動起來還需要努力控制自己太奔放的肢體,否則很容易打結,亂成一團,總之,她們兩位各有各的資源,也各有各的挑戰。
舞蹈老師分享,其實學舞是從眼睛開始「觀察」,肢體進行「模仿」,逐漸發展出「自主性」,最後才會培養屬於自己個性化的舞蹈境界。舉例說明,他們觀察到孩子們上舞蹈課,分為幾種類別:
1. 沒有興趣也不想學:從「觀察」開始就已經關閉功能,沒有學習意圖。
2. 沒有興趣但可以學會:可以「觀察」、「模仿」,這樣的孩子能夠完成舞碼但沒能產生自主性。
3. 有興趣但學的有些辛苦:「觀察」、「模仿」、高度「自主」,這樣的孩子可以跳得不錯,但總是少了那麼一點,也許是質感或者靈魂等比較難以學習的抽象意念。
4. 有興趣也學得很快:可以精準「觀察」、快速「模仿」、高度「自主」、並能舞出自己的「個性」。
這麼一說,我也認為其實「學舞」的流程,就跟孩子在這個世界的所有學習如出一轍。在兒童發展上,除了因應生理需求所產生的哭以外,所有嬰幼兒的行為一開始都是沒有意義的,有的只是反射動作與大腦尚未成熟所產生的「意外」。
就像時常把新手父母感動的亂七八糟的「抓握反射」,或者是大人給逗得歡樂無比的「反射性微笑」,這些都是因寶寶腦波變化所產生的肌肉反射性動作。是我們自己給予其意義,認為孩子抓著自己或對自己笑,是有情感的,不,那是腦波。
也許後來是有意義的,那也是經過觀察、學習後,寶寶經過多次實驗,發現他做這些動作或牽動某些臉部肌肉時,眼前這個模模糊糊的大人,好像反應十分劇烈,寶寶覺得有趣但寶寶不說,於是他會應「觀眾要求」開始重複出現這些大人喜歡的表情與動作,來換取那些讓自己感受到高度回饋刺激的反應。
再說到「社會化」,這也是一連串的觀察與模仿,剛開始可能十次行動中有一次被大人擁抱或肯定,這一次行動就會被強化,接著再嘗試其他行動,或模仿身邊做了某個行動而被讚賞的孩子,他們會觀察後跟隨再操作,這也就是團體生活的優勢,孩子可能在不經意的形況下收拾了玩具,他覺得是玩,但這個玩與先前的玩不一樣,可以得到老師讚美,其他孩子也會群起效尤跟著這樣「玩」,這樣週而復始的練習,可以讓孩子學習到收拾玩具是好的行為。
回到舞蹈課,貢貢從兩歲前就接觸音樂與舞蹈,我們發現她律動性與協調性很好,節奏感極佳,在家裡聽到音樂也能夠逕自編出舞步來跳完一整首歌。斗膽猜測,她應該是屬於上述四種孩子中「有興趣也學得很快」的類型。據老師多年來教學現場的經驗,貢貢實屬特別,這樣的孩子大約二十位當中會有一兩位。
其實這也是我長期觀察後決定帶她學舞的關鍵,除了增加她運動的時數以外,也要讓她在學業與人際之外,有個音樂與舞蹈的心靈寄託,不求走到專業舞者的境界,而是有個興趣的培養。
然而今天這堂課,由於學生少,老師給予的指導也就多了起來,開始雕塑一些先前不那麼精準的動作,兩個女孩進入前所未有的訓練高度。貢貢還行,本就耐操的她,緊緊跟著老師的進度練習。晴晴則是有些手忙腳亂,要形容的話,到底該說像是參加游泳比賽的八爪章魚呢?還是說像快速揮拳的橡膠果實魯夫呢?總之,也就是有些打結了,緊接著她也會想要看貢貢的動作進行模仿,但沒有記住舞步的話,看著學總是慢一拍,於是動作就不在正確的音樂節拍上了。於是老師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不斷配音樂記憶動作,貢貢也持續的修正自己的動作,將原本做到50%的,再調整到90%甚至更正確。
最後一次老師配音樂時,兩個女孩兒都將舞步記住並且跳出正確的動作了,現場家長與老師都鼓掌叫好,為她們與老師的堅持不懈給予熱烈掌聲。
老師說:「看到這麼努力的晴晴,有點不習慣。」
我對晴晴說:「妳跟姐姐一起跳舞,有沒有覺得比較有衝勁?」
晴晴調皮地說:「沒有~~」
我又說:「是嗎?我覺得妳今天很有衝勁耶!」
貢貢這時跳出來問我:「馬麻,妳剛剛說加一把什麼『蔥』進來?」
我與現場老師們還有家長瞬間噴笑,然後我語帶抱歉地說:「真不好意思,這我自己生的,她就跟我一樣搞笑!」
接著我回頭對貢貢說:「再加一點蒜頭跟沙茶進來!」
完畢,回家後又如同過往練完舞的每個週四那樣,貢貢讓我簽完聯絡簿,早早的洗洗睡了,現在正猛打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