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看實體書或用電子書,還記得...上次下班後的閱讀是甚麼時候嗎?上次買的最後一本書是實體書還是電子書?
以下提出我覺得目前主流聲音中缺乏的「中立消費者意見」:
1. 支持紙本書也用電子書: 針對喜歡的作家,基於收藏的價值,讀者會購買紙本書;考量藏書的空間有限及攜帶的便利性,也會購買電子書。只是到底要在實體通路還是電商購買,價格與便利性固然是一種考量,但是無論何種通路若具備會員忠誠度的誘因(例如: 獎勵、文化標誌識別),都會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的空間。
2. 通路各有其優勢所在: 電商可以壓低售價吸引消費者,書店也能透過實體活動擴大實體書販售,來為願意交流的作者創造更多創作的意願,也替讀者爭取到跟支持的作家互動的機會,三贏。
3. 「圖書折扣秩序制」立法的預期效應: 漲價循環直到消費者不再願意負擔
若折扣成數被限定,電商依舊俠其成本優勢可以提供較低價格,價格導向的消費者依舊流向電商,實體通路的消費者流失問題仍然沒有被解決,下一步只好調高書本訂價補足利潤,此舉又再強化電商的成本優勢,形成無解循環,成本卻轉嫁到消費者,或許導致買書的人變少,借書的人變多,出版社收益變少導致被出版的書籍也減少,三輸。
以上的意見是要說明,若排除極端擁護者的狀況,可以假定中立的消費者是佔總消費者的多數,在通盤考量各通路的價值後,會作出適當的消費選擇,而造成今日的現況。反思,對中立消費者而言,「圖書折扣秩序制」的立法無法創造更多的需求;反之,為了創造更多的需求而透過各種資源、方式把餅做大,才是對各方最有益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