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國中會考結束一陣子,各位考生和家長、師長們都辛苦了。筆者這邊也剛好忙完了手邊的高中升學輔導與諮詢案,是時候來向各位關心108課綱與學習檔案歷程實施情況的讀者們做一份完整的彙整報告了。
由於凡重大考招制度改變需提前三年公告全國,在此前提下,本文的效力至少可以維持三年,因此本文主要是寫給以下對象:
- 現在正就讀高中的學生與其家長們
- 剛結束會考的九年級生與其家長們
- 教育前線的各科老師、家教們
- 關注本議題的國中端教育人員,以及大學端銜接人員
而在學生的學科能力上,筆者也是參酌歷年英聽、會考和學測成績的公布資料,綜合中位數、平均表現進行考量後,預設考生為中等表現的學生下去進行評估與推測的,如果不適用於資賦優異或別有專精的學生實屬正常現象,還請海涵。
一、打穩學科根基
以現行的教育體制之下,如果打算或正在就讀高中體系的學生們,必定需要經過英聽與學測這兩關,才有辦法進入分別適用於三種較為常見的升學管道,亦即:
- 繁星升學
- 個人申請
- 分科測驗
三者的差別筆者將在下一部份細說。
而其他升學管道(如:原住民族額外名額、離島地區額外名額、體育或其他競賽領域達國手或國際等級之傑出表現而得以保送入學等)雖然較少人能應用到,但也需要相應的學科成績才能符合條件,且必須在彼此之間互相競爭,絕非外界謠言所傳會排擠到其他三種常見入學管道之錄取名額的情況。
還請各位讀者明辨資訊來源、慎思制度之設計,以免做出錯誤的結論。
而在無論是誰都必須要考好英聽測驗與學測才能考上理想校系的前提下,請切記:【貧賤分數百事哀】
假設一位學子在學測選考的六十級分通拿,這位學生幾乎只要符合校系申請的規定,個人申請面試言談對答沒有問題、筆試也通過,就很難不正取;反之,一位才德兼備的學子在學測中因故缺考而被計為零級分,那麼這位學生大概只能重來一年了。
忽略這兩種極端狀況不談,學測的考科:
請務必在高中時間內好好學習,打穩基礎,接下來才有餘地去跟理想校系談自己到底有什麼價值被錄取。
二、瞭解遊戲規則
瞭解遊戲規則是非常重要的。
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玩各種撲克牌遊戲的習慣?筆者還記得十年前坐在台大歷史系開設的必修課程中國史一課堂上時,時任台大歷史系助理教授呂世浩教授曾說:「台大學生最常犯的毛病,就是自以為滿手A、K就穩操勝券,從來都不屑去搞懂遊戲規則。」
小遊戲
後來,經過這麼多年的實戰、家教與輔導後,筆者確實常與台大新生或各地第一志願高中學生們玩個小遊戲:52張撲克牌,有一個人可以先選13張當手牌、另一個人可以後決定規則,筆者往往會禮讓學弟妹們先選要當哪一方。
大概有七、八成的人都選擇了挑手牌的人,而且牌型幾乎都是一致的:4張A、4張K、4張Q,外加一張黑桃J。
在多數的撲克牌遊戲裡面,他們的挑法是沒有問題的;不過,作為後動者,筆者總是說「我想玩
排七。」(排七規則見連結)
出了社會,瞭解規則非常重要的;但還在學校時,瞭解規則一樣非常重要,因為現行考招制度下,除了學測成績足以碾過三種常見入學方法的高得分學子外,其他的學生只能兼用對於規則的瞭解來爭取錄取理想校系的機會。
從三種制度陸續設立後,筆者結合台大經濟系駱明慶教授之研究、大考中心歷年的公布數據,以及個人實際的觀察、分析、諮詢與輔導個案後,大致上得出了以下的結果:
繁星適合願意堅持努力三年的人、個人申請適合志向清楚的人、分科則適合擅長考試且喜歡自己挑校系的人。
繁星入學適合學生
繁星入學此一政策就是要稀釋台大、清大、交大、政大、成大、臺師大等國內知名國立大學裡面「來自各縣市第一志願學校學生」的比例,提高來自各地社區高中、偏鄉學子能就讀上述大學的機會。
因為,上述的知名大學皆為國立,學雜費已經遠低於私立大學,有許多申請到獎學金、實習和國外知名大學交換的機會,更時常得到企業或基金會贊助,教育資源挹注之豐厚是其他私立院校難以企及的。倘若又為擅於考試、教育資源豐沛的城市地區之第一志願學子所壟斷,長此以往,貧富差距、城鄉差距會越來越大。
而繁星入學,不是無條件地鼓勵,它有著相當嚴格的前提:高中在校各科成績需要表現良好才能夠獲得學校推薦而前往各校的八種系群進行比序。
因此,要在繁星入學中脫穎而出的學生需要完成三個條件:
- 高中三年在校要競競業業,沒有所謂主科、次科之分,請都好好學習,嚴以自律好維持校內排名。
- 學測要考到一個基本的成績。至於多基本,要看學生本身到底想繁星入學到什麼校系,這要以個案論之。
- 良好的心理素質。因為進入大學之後,要面對來自個人申請與分科測驗生的不瞭解與惡意。這點,越是在國內知名大學的大學部學生,越容易出現,剛推行此制度時就有許多學生自命清高,認為考進來才是比較優秀,制度施行迄今已十多年近二十年,仍有不少大學部新生是這麼想的。
不過,就筆者所知,根據台大教務處於2014~2017年的統計資料來看,透過繁星入學的學生在大學部的成績表現,實際上比指考進來的學生好很多......畢竟,他們普遍是能自律讀三年書、通曉每科而不懈怠的人,比起舊制指考分發與學測和三年成績皆未綁定的學生中不乏最後半年才大爆發考取高分的考生,孜孜矻矻努力四年而學有所成的機率確實高很多。
個人申請適合學生
在現行制度下,個人申請總共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看學測成績是否符合校系的標準,符合標準且經過篩選流程者才可進入第二階段。具體篩選流程比較繁瑣,筆者改日再另外撰文介紹,並於此連結過去。
第二階段,就要看由學習歷程檔案所彙編而成的備審資料、筆試、面試,以及學測成績,每個校系在第二階段於上述四項的配分比例會有所不同,也不一定都會採納:
重視實作的校系,可能對於面試、筆試、學測成績就不是很在乎,甚至索性不舉辦,但在備審資料部分就配分比例配得很重;重視寫作及邏輯表達的校系則可能對面試與學測成績興趣不大,反而是希望在筆試、備審資料上面審視考生的整體邏輯與寫作能力。
在現行的學習歷程檔案設計中,其實是希望學生能好好去探索自己真實的志趣與職涯所在的;也因此,目前的備審資料製作方面,並不是放得越多越好,而是履歷要與申請校系有高度關連性才行。
舉個特別一點的例子說明:
拿到小提琴獨奏冠軍是很棒的經歷,但這件經歷跟念資工系的關連性在哪裡,考生可能就要想清楚。總不能說:「進入資工系前,我是個音樂人;畢業後,我是個懂程式的音樂人。」;如果拿到全國冠軍之後,考生自學軟體將自己表演的曲目進行混音,或想進一步挖掘音樂、樂理、程式語言,以及未來可以開發的科技方向與商機所在,這就反而變成一個具高度關連性的經歷。
因此,個人申請適合的是:學測成績足夠好,而且清楚自己志向的考生。
依經驗來看,按照備審系列文第一篇,做到第三步,學生大概就知道自己適合或不適合念什麼校系了。只是端看學生和家長願不願意接受這個結果而已。
分科測驗適合學生
這個反而是最好回答的了,分科測驗的前身就是指考,現在反而減去國文、英文和數學B要重考一次的負擔,只要專心衝刺某些科目就好。
而如果學測在國文、英文、數B考砸了,其實也不用太慌,因為從去年的數據來看75%的考生是選擇在個人申請與繁星入學就下了車,所以剩下來的對手沒有想像中這麼多。
要說現行分科測驗的缺陷,當然還是有。那就是如果真的在學測考國、英、數B時與期望落差真的太大,而個人又無法接受,就可能要考慮重考、於個人申請高分低就再謀轉學或轉系考等選項。
其實比起繁星入學、個人申請都是校系挑學生,分科測驗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什麼繁文縟節,一切靠分數說話,是考生挑校系。
因此,分科測驗適合的學生比較多樣:
- 很明確知道自身優勢在於考試,所以果斷放棄繁星入學與個人申請,帶著優勢直奔分科的人
- 不喜歡被人選,喜歡自己選校系的人
- 沒有明確志向,打算考到哪裡就按分數填的人
- 有各種堅持或原因,所以必須要考進某些高分校系的人
- 準備要先考入跳板校系,再謀轉學考、轉系考的人
- 堅持要讀國內名校高分科系但在個人申請落馬的人
- 堅持要讀國內名校高分科系但知道自己不會面試也不擅長做學習歷程檔案的人
- 對於完成學習歷程檔案、探索志趣與職涯一點意願都沒有,覺得大學就是直接要念職業導向的校系的人
- 覺得教改沒意義,反正我念好書就能以力破巧的人
其實還有很多啦,不一一詳述,其他想法比較......微妙而年輕氣盛的,筆者就不放上來了。
坦白說,筆者目前也是功名未立,無才無德,沒有智識與能力去裁斷上述的想法到底對或不對。畢竟,這些想法都源自於各自的生長背景與教育環境。
三、探索志趣與職涯
其實探索志趣的核心與配套措施,全部都在教育部設計的學習歷程檔案裡。
在學習歷程檔案的建置過程之中,教育部實際上是讓各科的老師都有了比較多的彈性時間去設計課程,帶領學生做一些除了考試相關課程以外的實作與研究。
這些品項,就會被放在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中的B~E項之中,由各校系依據自己的要求自由採納。也因此,其實要看自己到底適合念某個校系與否,辨別步驟如下:
- 上課時配合老師的要求,專心且認真地完成實作項目或研究項目。
- 在老師進行批改之後,回過頭來記錄優點、缺點,並思索可以如何優化這一個實作/研究項目
- 當各大專院校公佈他們的校系分則,明文載明他們會在第二階段採計學習歷程檔案中的哪些項目作為備審資料,進而去看看自己的理想校系是不是跟自己想得一樣。(最好每年都去看一次,因為可能會變)
- 根據理想校系的校系分則,去制訂自己的進修與學習計劃(例如:學習第二外語、考取母語認證、參加徵文比賽、參加社團等等),也可以修訂過去的研究/實作項目。
從還沒入學就開始做當然是最好的,但任何時候開始都不嫌晚,只要有心去持續修正,學習歷程檔案就會越來越好、志向與職涯方向也會越來越清晰。
筆者認為以上才是108課綱、考招制度調整,以及學習檔案歷程搭配在一起,三位一體的正確面對與進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