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生幾個小故事,都與『認知』有關。
某天下午會議回來時,一位夥伴把我叫住,跟我說想要要聊聊。他帶著哽咽地聲音訴說著近期感受到的委屈與不平衡,感覺所做的事情不被認同,甚至影響到了工作意願,現在情緒與事件交雜再一起,下一步不知道該怎麼做比較好。出現這樣的情緒,絕對不是一個事件造成,通常都是慢慢累積而爆發;我請他多分享真實情境,再從情境軌跡中去找出根本的問題在哪裡;那天聊了快兩個小時,最後他清楚問題點,也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後,心情比較平復的回去工作了。
隔天接近傍晚,一位夥伴打電話給我,他對於近期發生的一些種種,感覺不舒服,想從我這確認,公司是不是變了? 我聽了他的對於情境的描述與過程,明白問題點到底在哪裡,而他講的情境剛好我也參與其中,所以跟他分享了我的感受與認知;最後他情緒比較平靜。
上述情境,其實都是職場上很常遇到的狀態;到底為什麼這樣的情境會一再出現呢? 我認為,可以將每一次的溝通拆解,讓認知更貼近事實。
確定目的,帶回結果
你有遇過這樣的情境嗎? 在討論的時候有一個人自顧自講一堆,事情描述完立刻句點,如果你問他,希望接下來做甚麼? 這時候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情境 1.開始鬼打牆的將事情再敘述一次, 2.當下讓環境瞬間進入冰點;以上兩種,就代表講述者並沒有想清楚這場討論到底目的是甚麼。 因此,開啟每次討論時建議先設定《溝通的目》,並且釐清,這次的溝通是屬於『解決事件,還是解決事情』,最後記得 溝通是需要帶回結果的。
解決事件:可以快狠準,直奔結論,通常花的時間不會很長就能討論完。因此,可以針對事件的點說明,並提出解決選項,選完後得出結果。
解決事情:需要清楚描述情境,並針對想要提出討論的地方重點重述做個收斂,邀請大家一起從各個層面提出想法,進行交流,並找出最適合的方向。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相信嗎? 同一件事情透過不同的人描述,可能得出不同的結果。這是因為,每個人用的文字、語調、表情、張力、以及原先對這個人的印象分數都會造成結果的不一樣。
生活中很常會遇到,對方說了一句話,我們會開始陷入『他為什麼這樣說? 是針對我嗎?』這樣的情況時。當有人跟我說出現剛剛有這樣的感受時,往往我都會請對方在描述一次發生過程,並且再用我的理解進行重述,最後詢問『聽我講完後,你覺得這是在描述事實,還是再針對你?』 很常得到的結論是描述事實。
但這到底是為甚麼呢? 其實是因為不小心被情緒干擾而混淆了事實。
當被情緒干擾而混淆事實時,最後很容易變成無效討論,尤其是沒有人出來按下暫停回溯鍵時。這時候,說的人一樣一直說他的,聽的人已經陷在剛剛的文字裡出不來了,接下來說的一字一句就像築起一道牆一樣,全部打回,完全聽不進去,或者出現反射性的抗拒。因此,適時喊停,倒帶一下,覆誦一次剛聽到的,並且用自己所理解重述,請對方確認是否雙方認知一致;沒問題再接續往下進行。真的有問題,也才有機會重啟討論,讓彼此能夠再找回認知共識,讓討論有效地繼續往下進行。
如果真的出現強烈不舒服感時,也不要隱忍,說出感受;因為你的忍,不會讓對方知道你不舒服了,只有說出來才有機會彼此說開,避免部必要的誤會。
適時暫停是必要的
當出現溝通沒那麼順利時,當下沒必要爭個輸贏,因為這只會讓情緒越來越被放大,而遮蔽了討論的事實;因此,建議可以先將對話結束,並且記錄當下進行的階段,另外找時間繼續討論。這場會議看似沒結論,但並不是無效會議,因為,硬往下討論可能只會花費更多時間,各自回去進行資訊消化、彙整梳理,才能讓下次討論更收斂聚焦,讓想法與認知拉回同一條線上。
確定了每次溝通目的,當發現認知出現落差時,記得適時喊停對焦,再繼續進行;當確認雙方認知不在同一條線上並且評估需要時間消化資訊時,也可以先將對話結束,另外找時間繼續往下;如果真的不舒服了,也要讓對方知道。讓討論回到事實上,才能讓事情推動更快更有效率,也能避免自己落入情緒漩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