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塵蟎人體測試師」這種工作,那麼我一定可以勝任。我從小對塵蟎就有滿明顯的過敏反應,尤其每當出外旅行,有時會睡到讓我整夜全身癢到受不了、睡不著的床舖,但還是有過一夜好眠到天明的住宿經驗。
塵蟎是一種存在生活環境中,無法用肉眼看見的微生物,其實不只是塵蟎,微生物與人及地球之間的關係,可能比我們想像得還要緊密。這本《我擁群像》(I Contain Multitudes)就是一本帶領讀者探索微生物世界的好書!
《我擁群像》是科普作家艾德•楊(Ed Yong)的第一本著作。作者在書中相當稱職地引用許多微生物相關研究,拓展一般讀者對於微生物的認識。對於平時沒有習慣閱讀科學月刊的讀者來說,恐怕會覺得知識負荷量有點大;不過,整本書架構清晰、作者頗有文采,加上譯文流暢、編輯合宜,審訂者更相當盡責地適時補充審訂註,因此即使是非專業讀者,閱讀時仍能獲得相當的樂趣。
作者在本書開頭就企圖為微生物「去污名化」。確實,當提到細菌、病毒(都屬於微生物),多數人可能會聯想到「生病」,或是「鍵盤、手機,甚至門把上面都是細菌,那比馬桶座墊還要髒!」那似乎給我們一種刻板印象,好像在說微生物是髒的、容易致病的,使得人們往往避之唯恐不及。作者則指出,「大多數微生物不是病原菌,並不會讓我們生病」。
其實每個人呱呱墜地時,就與微生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當媽媽生產時,產道的微生物便會跑到新生兒身上定居,作者在書中指出「我們身上將近四分之三的菌株都可直接追溯至母親」。書中也提到,光是我們腸道中的細菌,就比銀河系的恆星還要多!(意思是指,每個人身上的微生物估計有一百兆隻,大部分住在我們的腸道中。相比之下,銀河的恆星則在一億到四億顆之間)。
作者提到:
我們腸道中數千種的細菌大都無害,最壞不過是搭我們身體的便車;往好處想,他們是我們身體中非常珍貴的一部分,它們不是死神,而是我們生命的守護者。微生物就像看不見的器官,其重要性可以和胃或眼睛互相比擬,它卻不是單一的臟器,而是由數兆個不同的小細胞組成,分散在我們體內。
對於人類來說,微生物能幫助消化食物、分解有毒或危險的化學物質;微生物製造的分子,會使我們散發出體味。微生物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可說是從出生到死亡、由內而外,我們能不好好認識它嗎?
微生物不只與人類關係密切,也在自然界與動物界扮演重要角色,它可以是分解者、寄生者與共生者。例如,許多草食性哺乳類動物完全仰賴腸道微生物分解堅韌的植物纖維,如果沒有微生物,牠們很難攝取營養;海洋中的珊瑚缺乏微生物會白化、被腐蝕;而少了微生物這個「腐爛之神」,整個地球恐將面臨一場大浩劫。
讀完本書能幫助我們跳脫單以人類角度來思考微生物的視角(好比我們常會說「好菌」、「壞菌」),試著從自然界或說是從整個地球生態的角度來思考微生物,於是會發現,好與壞可能不太容易簡單二分。
不過歸根究底來說,微生物的世界實在太複雜多變,雖然目前這個領域有許多新興研究的投入,但我們對於它的「未知」還是比「已知」來得多,因此在閱讀書中作者擷取的眾多研究時,建議讀者還是得再退一步做後設思考:這些研究是定論嗎?研究結果呈現的是「相關」或是「因果」?後續研究成果如何?
我想對於一般讀者來說,比起了解微生物的作用機制,可能更關心微生物的實際應用,例如:服用益生菌是否真的有效?微生物研究可以如何幫助我們的生活環境?我自己對於書中介紹的一個研究特別感興趣,該研究是由澳洲傳染病學家歐尼爾(Scott O’Neill)及團隊所進行,目的是希望找出能有效運用微生物來對抗登革熱的方法。
他們以澳洲兩個地區為實驗場域,先在蚊卵胚胎注射某種微生物「沃巴赫氏菌」(Wolbachia),透過這些身上帶菌的蚊子,來抑制及取代傳播登革病毒的斑蚊,又因為微生物的宿主能夠代代相傳,研究者希望藉此協助受登革熱所苦的國家與地區有效降低死亡率與重症率。
至於研究結果呢?作者在書中提到「從2011年起,在這兩處郊區確實不曾出現任何新的病例。這兩處從此不再是登革熱的溫床。澳洲也不再是了。」(P280)
作者此處寫得是有點過於積極樂觀了,卻沒有提到該研究選擇的實驗場域,原本就不是登革熱疫情爆發的區域。此外,僅做片段式的擷取資料,而沒有提到研究的後續研究成果,身為讀者讀起來多少就有點殘念了。哦!作者沒有寫到的還有一件事:這個防治登革熱的研究計畫若在世界各國展開實驗,勢必也會帶來相當可觀的商業利益啊!
有興趣者建議閱讀這篇文章。
推薦大家閱讀這本科普書,滿全面的導論微生物。即使讀完書之後,我們暫時無法和細菌手牽手、做朋友,至少可以先從正眼認識它開始!順帶一提,寫這篇文章時順手一查,意外發現這本書的作者即將在臺灣出版新作了,令人期待!
【書籍資訊】
書名|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
作者|艾德•楊 Ed Yong
譯者|田菡、楊仕音、劉蓉蓉
編輯|鄭家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