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才》(Talent):運用有效的方式,找到被低估的人才!

誰說編輯不讀書-avatar-img
發佈於近日閱讀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最近編輯的《人才》是本滿有意思的書,特別想介紹一下這本新書。
raw-image


新書《人才》的作者是寫過《大停滯》(The Great Stagnation)的當代經濟學大師泰勒•科文(Tyler Cowen),我想有些讀者應該對於他提出的「垂得低低的果子已經被摘光了」不感陌生;另一位作者是矽谷創業者暨天使投資人丹尼爾•葛羅斯(Daniel Gross)。在這本書中,他們主要關切的議題是「AI時代最新選才趨勢」,如何運用有效的方式,找到對的人!


我想前一陣子有在試著玩Midjourney Bot和ChatGPT的朋友,可能和我有一樣的感覺,明明一樣的工具就擺在眼前,可是如何下關鍵字串、問什麼問題,以及如何問問題等,最後卻會導致完全不一樣的結果(文末會給大家看看我用Midjourney拼出來的圖,哈)。

其實「選才」這件事也有著類似的情況。在面試的過程中,面試流程進行的模式、面試官問出的問題、採行的施測工具、評估人才時的判斷依據等等,都會影響你是否能辨識出人才、尤其是「非典型人才」!

事實上,對於所有企業執行長和高階主管來說,最關切的問題莫過於「人才招募」了;缺乏所需具備的技能和人才,更被判定為企業的頭號威脅。多數企業經常為高流動率找不到人,以及找不到「對的人」而萬分苦惱。

尤其是當前世界變化快速,愈來愈多公司投入數位科技轉型,AI顛覆我們對於未來工作的想像,更徹底改寫「人才」定義!再加上來自四面八方的異業競爭,為因應上述趨勢,企業比以往更加需要靈活處事、彈性應變的人才。

但是,單純苦喊「找不到人」並無法有效解決問題,問題關鍵或許在於:

傳統的面試方式能夠精準連結職位和所需能力,
發掘迎戰未來所需的非典型人才嗎?

這個問題,正是《人才》這本書想要探討的關鍵所在!作者甚至在書中一針見血地指出:

無論是過去或現在,我們不僅未能充分利用人才,
甚至是在浪費人才。
缺乏找出足夠人才的能力、無法讓夠多人才流動,
正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敗筆!
培養發掘人才的能力,正是增進社會正義的解方。
一個不公不義、缺乏機會的世界,絕對會是個無法賞識人才、無法讓人才適得其所的世界。當太多高生產力者無法適得其所,這不僅是對他們的傷害,更將是整體社會的損失。

至於誰是不被AI淘汰的未來人才?什麼樣的面試流程不僅符合時勢所需,也能有效找到人才?如何避免各種可能的偏見而錯失被低估的人才?如何運用外部資源找到對的人?兩位作者全都將自己的見解大方無私地寫在書中。非常推薦給所有主管、人資、教育界與求職者閱讀!


文末彩蛋

最後,分享之前我用Midjourney Bot,簡單且隨意下一些跟「目前的我」有關的字串,結果跑出來四張圖,最後選了這一張。

照片出來,我大笑!這是捲毛狗+長頸女的概念不是?

言歸正傳,AI技術的強大突破固然為這社會帶來了「新的一批果子」,然而該如何讓更多普羅大眾都能分享豐碩的經濟果實呢?恐怕是更加困難的議題。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誰說編輯不讀書 | reading & ______
311會員
178內容數
可能讀起來有點奇怪,但絕對少不了對書、音樂、電影滿滿的愛。
2025/01/01
今天是2025年元旦,用「我的2024閱讀十問」,向格友們說聲:新年快樂!
Thumbnail
2025/01/01
今天是2025年元旦,用「我的2024閱讀十問」,向格友們說聲:新年快樂!
Thumbnail
2024/08/20
「媚俗」這個詞指稱的態度,是想要不惜任何代價討好大多數人。為了討好,就得去確定什麼是人人想聽的話,就得去為既成思想服務。
Thumbnail
2024/08/20
「媚俗」這個詞指稱的態度,是想要不惜任何代價討好大多數人。為了討好,就得去確定什麼是人人想聽的話,就得去為既成思想服務。
Thumbnail
2024/06/26
雖然「編輯」工作需要紀律,但卻又不僅止於此,否則,就可能把編輯工作給過度簡化了...
Thumbnail
2024/06/26
雖然「編輯」工作需要紀律,但卻又不僅止於此,否則,就可能把編輯工作給過度簡化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現代經濟和科技快速發展的環境下,如何有效地發展和管理個人職涯。適應數位時代轉變的人才將更有機會成功。成為「膠水人」即跨領域且具有深廣能力的人才在企業中的重要性。文章進一步討論了數據分析和數位科技的應用,以及如何善用這些工具優化工作流程。拓展對成功的想像和持續改善各個生活層面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現代經濟和科技快速發展的環境下,如何有效地發展和管理個人職涯。適應數位時代轉變的人才將更有機會成功。成為「膠水人」即跨領域且具有深廣能力的人才在企業中的重要性。文章進一步討論了數據分析和數位科技的應用,以及如何善用這些工具優化工作流程。拓展對成功的想像和持續改善各個生活層面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最近編輯的新書《人才》是本滿有意思的書,作者是寫過《大停滯》(The Great Stagnation)的當代經濟學大師泰勒•科文(Tyler Cowen),我想有些讀者應該對於他提出的「垂得低低的果子已經被摘光了」不感陌生;另一位作者是矽谷創業者暨天使投資人...
Thumbnail
最近編輯的新書《人才》是本滿有意思的書,作者是寫過《大停滯》(The Great Stagnation)的當代經濟學大師泰勒•科文(Tyler Cowen),我想有些讀者應該對於他提出的「垂得低低的果子已經被摘光了」不感陌生;另一位作者是矽谷創業者暨天使投資人...
Thumbnail
因為有高科技為基底,我們才會有機會去創造新境界。例如晶片愈做愈小,5奈米及未來的3奈米,或甚至埃米,也可被期待。讓高速運算下,才能讓海量資料,搭配演算法的機器學習。用人工智慧,直接在圖型辨識比對,強式監督學習,快速預測。在運用上就百花齊放,用在醫學上就能在複雜的基因圖譜中找到疾病之原因,也才有辦法發
Thumbnail
因為有高科技為基底,我們才會有機會去創造新境界。例如晶片愈做愈小,5奈米及未來的3奈米,或甚至埃米,也可被期待。讓高速運算下,才能讓海量資料,搭配演算法的機器學習。用人工智慧,直接在圖型辨識比對,強式監督學習,快速預測。在運用上就百花齊放,用在醫學上就能在複雜的基因圖譜中找到疾病之原因,也才有辦法發
Thumbnail
2016當AI人工智慧AlphaGo擊敗了南韓棋王時,世人意識到AI發展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襲來,現在已不是驚訝電腦也會分土豆的年代,而是AI竟發展到有辦法擊敗造物主人類。此新聞一出,世人的不安全感油然而生,專家學者們也提出了各自看法,當未來AI逐漸普及後,重複性高的勞力工作將逐漸被取代。
Thumbnail
2016當AI人工智慧AlphaGo擊敗了南韓棋王時,世人意識到AI發展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襲來,現在已不是驚訝電腦也會分土豆的年代,而是AI竟發展到有辦法擊敗造物主人類。此新聞一出,世人的不安全感油然而生,專家學者們也提出了各自看法,當未來AI逐漸普及後,重複性高的勞力工作將逐漸被取代。
Thumbnail
大缺工時代 政府端怎麼看台灣缺才現況?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龔明鑫觀察:「台灣不是沒有人才,是缺乏舞台。」他指出,合理的薪資、人道的環境,都是搭建舞台的要素,其次在少子化的影響下,鼓勵留學生、外籍移工來台擴大人才庫,是有力的解方。 兩千大企業的調整之道(首度出現驚人的期望變化) 前三大因應之道中,
Thumbnail
大缺工時代 政府端怎麼看台灣缺才現況?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龔明鑫觀察:「台灣不是沒有人才,是缺乏舞台。」他指出,合理的薪資、人道的環境,都是搭建舞台的要素,其次在少子化的影響下,鼓勵留學生、外籍移工來台擴大人才庫,是有力的解方。 兩千大企業的調整之道(首度出現驚人的期望變化) 前三大因應之道中,
Thumbnail
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 作者:David Epstein 分類:自我成長 書說什麼? 我說什麼! 說回到職涯! 這樣的我,下一個十年會是什麼? 推薦
Thumbnail
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 作者:David Epstein 分類:自我成長 書說什麼? 我說什麼! 說回到職涯! 這樣的我,下一個十年會是什麼? 推薦
Thumbnail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Thumbnail
AI讓科技加速發展,生活發生質變,但或許更多的不一定是期待,而是被淘汰的恐慌。當我們能做的事情,AI都能做的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還會被就業市場需要嗎?這本比爾蓋茲推薦的書或許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Thumbnail
世界經濟論壇認為,組織透過數位科技的運用,企業商業價值將呈現指數型成長,不僅改變原有經營模式,更將產生嶄新的商業模式、應用、機會與競爭態勢。在科技日新月異、不斷變動的現代,導入新型數位科技轉變企業組織內部運作模式早已屢見不鮮,然而在企業思考如何建置數位科技之前,更應先從人力資源的數位轉型著手!
Thumbnail
世界經濟論壇認為,組織透過數位科技的運用,企業商業價值將呈現指數型成長,不僅改變原有經營模式,更將產生嶄新的商業模式、應用、機會與競爭態勢。在科技日新月異、不斷變動的現代,導入新型數位科技轉變企業組織內部運作模式早已屢見不鮮,然而在企業思考如何建置數位科技之前,更應先從人力資源的數位轉型著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