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一篇文章,依照人體的設計,體能只會越來越下降而已,唯有透過鍛鍊,才能維持,甚至有可能超越十年前那個不愛運動的自己,這是有可能達到的。而對於心靈的鍛鍊也是如此,如果不去好好覺察,很容易就被所謂的主流意識帶走,反正大家怎麼想,就跟著大家一起同調就好了,保證不會錯!但主流的想法,就一定是所謂正確且適合自己的嗎?恐怕也未必然。心中總有一個嘲諷自己的角色存在。或許一開始這個角色是因應所謂的主流意識而生的,只要是非主流,就該被狠狠的批評,也告訴自己這樣行不通。但相處時間一久,就漸漸發現所謂主流想法並不會直接就擋在前面,阻斷去路。
因為其他人並沒有這麼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大部分的時間都只看到自己,關心自己表現的如何?有沒有更有名?有沒有接到更多商業合作?所以心中的那個角色所說的負面話語,其實就只是自己過度擔心的產物。雖說是過度憂心而產生的,但自己也可以為這個角色賦予新的任務,那就是當作一個旁觀者,來提點自己可能沒注意到的點,或是可能會犯的錯,只是該角色所說的話比較直接,這是小小的缺點。
換言之,就像參與沙盤推演的其中一員,提出一些批評指教,在下決定之前的一種自我模擬,例如:
這篇文章是要寫給哪一個客群看的?這樣寫,力道會不會太弱?
如果文章從這個角度切入,那會很難寫下去,笨蛋才會這樣寫吧?
因為這個角色會持續的存在,而且會一直發表言論,也無法阻止。既然如此,那就拿來好好利用,所有悲觀和負面與無力感的思維,也都是自己的一部分:
什麼?要爭誰對誰比較好?這是可以量化嗎?
都不要爭不就得了?
怎麼可能都不要爭?是要當聖人嗎?
其實腦中很常就這樣爭論起來,但這也正好可以作為文章的題材,要吵就看可以吵出什麼結果來?
想吃什麼和想做什麼,不必經過他人的同意。但就怕是自己沒有想好就去做,而在那邊搖擺不定,好像怎麼做都行。就以下午茶吃香蕉這件事,是叫做吃很差嗎?下午茶就應該吃雞排或是吃蔥油餅,這些當然是可以選,但也可以選擇其他食物,如此而已。吃香蕉有其背後的理由,只要能說服自己就去做。當理由不存在了,改吃別的也是有可能的,沒有非要吃什麼最棒,其他的都是錯誤的這樣的想法。預留改變的可能性,無論是身體也好,心靈也好,就是這樣反覆去實行,去確認,就能得出一個暫時的結論。月光覺得,鍛鍊這種事是默默在進行的,每天只要有一點點的成長就行,短時間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沒發生,但卻是一點一滴的在精進了。或許停下鍛鍊也不會有人發現,但:自己會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