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QQ糖單獨在家的時光真的很輕鬆,實在是個很好照顧的孩子,很能享受自己探索玩耍的時光,我需要煮飯的時候,關上廚房門,他就自己一個人在客廳玩耍,我煮好飯,一開門,他有時候會在客廳的某處抬頭看我,立刻送上大大的笑容、爬過來找我,或是他已經把遊戲場定在廚房門口,我一開門,他就笑著伸手表示想和我擁抱!我好喜歡和他在一起!我想,這除了他本身的個性以外,跟我自己的情緒穩定、休息時間相較足夠、以及愈來愈理解如何 #回應寶寶的需求、#建立安全依附關係。
和孩子 #建立安全依附關係 幾乎是每個家長的目標!
很多家長都以為需要由家長認真發想有趣的遊戲、去娛樂孩子、帶給孩子玩樂的喜悅,才能創造出最優質的親子時光,建立與孩子之間的安全依附關係。
其實 並 不一定 是 這樣的!
學者在實驗室裡中用分鏡觀察:
「媽媽和嬰兒之間情緒是否同頻的影片」
讓研究學者可以更有信心的說明:
關係的經營裡,#同頻 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當兩個人都在同一個狀態的時候:『你開心他也開心、他難過你並不在旁邊開心。』
這種情緒上的相同頻率,最能為彼此創造 #連結。而簡單做到 #同頻 的方式,是看對方的情緒狀況,去搭配她的情緒狀況,並不是去創造你想要的情緒狀況。
當他的情緒被你好好的重視、接住時,他感受到的,就是滿滿的安全感了!
不過 #同頻,不 是 只有在遇到孩子有不開心的情緒時才使用,而是在日常生活裡,時常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的孩子,就是依賴家長是否能夠常常與孩子的情緒同頻。
這也是我常建議:
也是基於 #與寶寶同頻 的概念上。
在孩子心情不好時,與他同頻是很重要的,就如同我昨天的分享,遇到跳跳糖的情緒風暴時,或是老師分享的小學生想寫出好的字的故事,與孩子同頻,才能夠讓孩子感覺到被支持到。
在這個影片裡,可以看到成年人常常如何努力的娛樂孩子,但這並不是孩子需要的,而在這些成年人努力提供寶寶娛樂的時刻,寶寶是如何快速地感受到 不 享受,而成年人又是如何 #有意識地錯過 寶寶的訊號。
影片中呈現的,當我們和嬰兒在一起的時候,成年人很常會想要逗嬰兒笑,希望嬰兒開心,這是一個自然而然地愛的表現的同時,卻很容易不小心就造成寶寶的壓力。
看我寫到這裡,是不是很多人開始覺得我講的太誇張!太負面了!不過就是愛和孩子玩呀!不過就是想要促進親子之間的 #連結 啊!到底,又錯在哪了!?!
希望別人快樂,是一個很棒的想法,但是每個人的快樂,都是由他剛剛好的需求被滿足時,才會感受到快樂的。
嬰兒是一個很容易感到刺激過多的人生階段,被刺激過多時,嬰兒並不會感到舒服、快樂,反而會感受到壓力。這個時候,嬰兒很常用閉上眼睛、轉頭、憋嘴、揮手同時轉頭 #彷彿想把刺激打掉 的方式表現。
而其實成年人都接收到了!但是我們心中有一種
#我還好想要讓你開心 的心情,
於是我們常常不小心地繼續增強我們的動作強度,更努力的希望嬰兒可以 #開心的看我,結果讓嬰兒感覺更疲倦,因為他努力表達了他想休息了,
成年人明明看到了卻又捨不得放手。
我很喜歡這個影片,他如實的記錄下來,寶寶是如何容易感覺到 #家長有點誇張 了,寶寶如何開始從本來的雙向互動中退縮,同時也記錄了,即使是受過訓練的嬰幼兒研究員,在成為家長之後,也會一不小心地在親子互動中迷失方向,被自己想要孩子開心的心給誤導,錯過孩子的訊號。
尤其是,當家長過度疲倦的時候,這是更常出現的狀況。
當成年人放鬆的時候,放慢速度,不追求 #笑容收集,追求 #提供剛剛好的需求,你會重新發現,和嬰兒相處的時光,是很簡單的。
如何適切的和孩子建立屬於你們獨一無二的安全圈?
1)在同一個空間裡,靜靜地觀察孩子的需求,
2)依照他的需求提供回應。
Ex. 他動嘴巴、你不過度誇張的模仿
他發出聲音、你用差不多的音頻回應
你做的是很單純:你回應他的。
3)當他轉頭、當他表示刺激有點多了,你 #等待。
家長不用做很多,做重要的工作是 #觀察 和 #等待,這是一場親子之間的雙人舞,是嬰兒、是你的孩子,在帶領家長跳這支 #安全依附 之舞,幼童、青少年也都是如此,讓孩子帶領你跳這支舞,你主導愈少,愈會發現,當孩子的舞伴很愉快,跳舞的過程中難免相互踩腳,但是兩個人愈跳愈有默契。
想了解更多如何觀察、發現孩子的需求,歡迎參加第三期安全圈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