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主的話
睡覺教秉持「能睡飽就不努力」的精神,推出「睏讀系列」以照時序、小份量,淺顯易懂的方式幫助信徒們利用空檔3-5分鐘滑過一輪,可以節省一點讀書時間,多點時間享受人生、好好睡覺。
背景
政治面
- 世俗政權
國家政權逐漸成熟穩固,教會在各國強大的勢力反而會成為世俗政權的阻礙。 - 教會勢力
教會在各地擁有龐大的資產,以及向信徒收稅(EX:什一稅)在世俗政權眼中教會變相佔有他們政權的經濟財富特權。
簡單講,世俗政權尚未成熟、實力不穩時,需要教會的認可、協助統治,但當世俗政權成熟後,要掌控國家政權時,教會又成為礙眼的絆腳石。
文化面
- 文藝復興
新思維的變遷,不論是談論到經院哲學或是基督教人文主義方面,理性反思基督教成為一股不可逆的趨勢。 - 教會自身
教會內部的腐敗,權威的低落、教士素質不佳,使教會改革聲浪不斷堆疊而起。
發展的重點
關鍵人物:馬丁‧路德
見教會的腐敗而不滿,激起馬丁‧路德反思教會問題,改革教會。其中〈九十五條論綱要〉大力抨擊贖罪劵削弱信仰的問題。
思想特點:「因信得救」
- 回歸最初「人」與「神」之間的關係建立,主要途徑是透過《聖經》認識上帝。
- 信徒「得救」與否,受上帝「恩典」影響,非教會blabla等東西。
抗議教派
因為信徒可以自己解讀《聖經》以至於出現許多不同解讀,而分裂為許多不同教派。
路德派
主要分布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約今日德國),帝國部分諸侯支持路德教派,藉此脫離羅馬教會的控制。
喀爾文教派
此教派特別之處在於「得救問題」的主張是採「預選說」。
- 誰會得救是上帝已經預選好的,信徒是不知道的
- 信徒只能透過「努力工作來榮耀上帝」證明自是「被選上的人」
喀爾文使「賺錢獲取財富」這件事在社會道德上是受到認可的,「合理賺錢 ≠ 貪婪」使得此教派獲得工商業者的支持。
學者馬克斯·韋伯認為此舉有利於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
英格蘭教會
英國亨利八世想西班牙公主凱薩琳離婚,娶年輕的妹子。
- 天主教不予許離婚
- 凱薩琳後台很硬,不只是西班牙公主,神聖羅馬帝國君王也是她親戚
亨利八世還是離婚,被天主教開除教籍,於是自立英格蘭教會,順便把羅馬教會在英國的財富、權力收編在自己腳下。
影響
羅馬教會的回應
許多改革中,重要的有羅耀拉創立的「耶穌會」。耶穌會致力於〝海外傳教〞。十六世紀後半葉在中國傳教的利瑪竇即是耶穌會的成員。
三十年戰爭(1618~1648)
- 背景
宗教改革並非改革完後各教派玩各的,其中牽扯到許多利益糾葛,其中以1618~1648年三十年戰爭為最大規模的歐洲混戰。 - 兩大陣營
理論上,應該是「新教VS舊教」但後來變成兩大國「法國VS西班牙」的歐洲爭霸戰。 - 發展:法國的逆襲
法國考量自身國家利益,為突破哈布斯堡家族的包圍,即便自身為天主教(舊教)國家,但選擇與新教國家陣營合作,以打擊哈哈布斯堡家族。
哈布斯堡家族,他家族統治了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奧國,分別於法國東、西兩側,是當時歐洲最有權力的家族,沒有之一。
- 《西發里亞和約》簽訂,確定各教派合法性(宗教包容),多國並立(國際社會)局面。
- 法國跳脫舊教陣營取得勝利,一躍成為十七世紀歐陸首屈一指的大國。
- 「國家利益 > 宗教利益」的考量成為歐洲各國發展的優先順序。
- 歐洲基本上走向政教分離的態度,但並非完全形同陌路,而是減少相互干預,避免因宗教而導致戰爭。
自「單一知識」的解放
宗教改革後,人們必須自己閱讀《聖經》、理解《聖經》、重新認識上帝。此舉使得歐洲思想上自教會單一權威的知識來源中解放,個人可以自己去尋求世間的真理(上帝),有助於個人主義、尋求真理的思想風氣,進而帶動後續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發展。
結語
其實將「宗教改革」當作歐洲文明再宗教領域的更新,中古時期是1.0版本,宗教改革後則進入到2.0版本。版本差異基本上在於
- 新教(抗議教派)出現。一本《聖經》可各自解讀,以至於新教派別林立。
- 三十年宗教戰爭後,政教分離、宗教寬容,歐洲更加世俗化,國家角色更加鮮明主導歷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