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體驗設計分支計畫┃展覽踏查】2023關渡光藝術節《漉漉》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2023關渡光藝術節《漉漉》主視覺。圖片來源:關渡光藝術節Facebook粉絲專頁。

2023關渡光藝術節《漉漉》主視覺。圖片來源:關渡光藝術節Facebook粉絲專頁。

此次為筆者第一次到訪關渡光藝術節,且有幸於開展的第一天就前來。這個舉辦在關渡宮附近中港河碼頭周邊的展覽,規模並不大,係由北藝大新媒體藝術學系所主辦,某種程度上作為學生作品成果發表之用,同時也發揮學校的社會責任,希望藉以帶動在地人潮。

筆者到訪時間約為傍晚5點半,於美食廣場用餐後6點開始參觀,花費參觀時間約1.5個小時。




目錄

  • 關於這個分支計畫
  • 展覽簡介
    ▸展覽資訊
    ▸展覽主題導論
    ▸展覽宣傳影片
  • 體驗設計問題(UX Issues)
    ▸鬧熱的究竟是哪個活動?
    ▸地圖騙你?
    ▸請自求多福?
  • 最後的小記
  • 備註




關於這個分支計畫

「展覽體驗設計分支計畫」是「UX.Debugger 體驗設計除錯計畫」的一個系列專題,專為探討與展覽活動有關的使用者體驗設計議題。剖析整體策展規劃、線上與線下接觸點設計、以及應用科技媒材的當代展品設計,並以臺灣在地的展覽活動為主要取材來源,輔以國外標竿案例介紹,希望能夠驅動實體展覽持續優化觀展者體驗。

請注意:本文所列舉之體驗設計問題(UX Issues)與體驗設計標竿(UX Benchmarks),僅包含筆者覺得值得一提的;未特別列出者,不代表沒有問題或是不值得讚許。此外,由於這些問題或標竿對於體驗的影響程度不一,因此列舉數量多寡與最終之整體體驗分數沒有直接關係。




展覽簡介

展覽資訊

  • ║ 展覽主題 ║ 2023關渡光藝術節《漉漉》
  • ║ 展覽類型 ║ 景區綠地型、裝置藝術
  • ║ 主辦單位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 展覽地點 ║ 【臺北北投】關渡中港河碼頭(關渡宮周邊)
  • ║ 展覽期間 ║ 2023年10月28日(六)~2023年11月12日(日)
  • ║ 開放時間 ║ 18:00~22:00
  • ║ 觀展收費 ║ 免費
  • ║ 官方網站 ║ 連結網址↗

展覽主題導論

關渡地區是一塊依山傍水的寶地,位居河流匯集之處,淡水河出海口帶來的豐富水氣造就了濕漉漉的關渡,孕育出多樣生態,雨水浸潤的關渡也牽繫著土地上的居民,土地與人文交織出的連結為關渡光藝術節 ──「漉漉」的主軸定調。

——資料來源:關渡光藝術節官方網站

展覽宣傳影片




體驗設計問題(UX Issues)

鬧熱的究竟是哪個活動?

  • ║ 案例說明 ║
    官方公告於展期首日(10月28日)於現場舉辦「開幕活動」。但現場卻發現當日所舉辦的活動並非「關渡光藝術節」的「開幕活動」,而是另有一場名為「鬧熱關渡節」的市集及表演活動,與「關渡光藝術節」似乎並無直接相關;儘管如此,市集及表演場地卻與關渡光藝術節交錯共用——「關渡光藝術節」的活動DM擺放在藏於市集之中的「鬧熱關渡節」服務台,但工作人員對於活動內容並不了解,現場人員幾乎只知道、也把絕大部分的心思擺在正在舉辦的「鬧熱關渡節」,而不清楚正在同地展出的「關渡光藝術節」,即便部分展品比鄰市集攤位,甚至有2件展品就位於表演舞台的側邊及後方。
  • ║ 潛在問題 ║
    <i>
    明明為互不隸屬的展覽與活動,卻硬要擠在一起、互相干擾影響。部分展品比鄰市集攤位,使得需要靠夜間點燈才能展現全貌的展品,因為環境與市集的燈光過度照明,而變得非常平庸、或是容易忽略;甚至還見到一些搞不清楚狀況的市集消費者不小心碰撞或有意觸碰展品。
    <ii>
    筆者當日踏查時發現,位於表演舞台後方的4號展品〈白水〉,不確定是否因表演活動而刻意未點燈,於是前往詢問市集服務台人員,但卻無人知曉;雖然有遇到一位堪稱熱心的年輕女性工作人員,積極地幫忙跑去詢問上級,但依然未果。位於表演舞台右側的6號展品〈干豆勇士〉,則因為舞台活動的巨大聲音,使得播放的口述故事幾乎無法聽見
展品藏身於市集之中,展示品質受影響。攝影:UX.Debugger。

展品藏身於市集之中,展示品質受影響。攝影:UX.Debugger。

展品因舞台活動暫停展示或展示品質受影響。攝影/繪製:UX.Debugger。

展品因舞台活動暫停展示或展示品質受影響。攝影/繪製:UX.Debugger。

  • ║ 嚴重程度[1] ║
    4.0 = 基本+關鍵路徑+持續發生+難以排除。
  • ║ 洞察建議 ║
    <i><ii>
    除了碼頭旁空地以外,再往前一些其實還有一個非常空曠的停車場空間(關渡碼頭停車場),不論為互不隸屬的獨立活動或是有從屬關係的活動,其實都可以善加利用周邊更妥適的場地,沒有必要把人潮全部擠在一起,也避免影響展覽的展出效果。另一方面,如果真的想將「鬧熱關渡節」包裝為關渡光藝術節的「開幕活動」,那麼現場應統一活動名稱以昭顯從屬關係,現場工作人員也應充分掌握此情況,而非顧此失彼、一問三不知,如:「2023關渡光藝術節開幕活動——鬧熱關渡節」。


地圖騙你?

  • ║ 案例說明 ║
    從導覽地圖可以發現,展品數量雖然不多,但是布局非常混亂,亦未妥善考量動線。
  • ║ 潛在問題 ║
    <i>
    展品的編號順序是非常混亂的,不易依循順序關係順訪,雖然導覽地圖看似不難串連順遊,但實際現場環境卻常常需要岔途再折返(北側展品分散於三層路線上:上層馬路邊人行道、中層河堤步道、底層水上浮箱),動線並不順暢、無法一路順遊,因此很容易不小心漏掉部分展品。此外,現場的展品介紹立牌亦未標示編號,因此非常難以與導覽地圖對應。
    <ii>
    儘管部分位置的地面可見張貼動線的指引標示,但實際上是無效的引導,因為環境光線昏暗情況下幾乎難以看見,且並非張貼在關鍵樞紐位置,真正需要指引方向的關鍵樞紐位置則完全缺乏標示或人員引導
    <iii>
    導覽地圖存在嚴重錯誤及誤導,包括:4號展品〈白水〉旁根本無法銜接自行車道,需要往前步行約300公尺至關渡碼頭停車場的開口才能銜接自行車道;7號展品〈菇汲〉並不在2號展品〈草原座標-v.5〉的東南方,而是在東北方、介於1號展品〈萬物有光〉與2號展品之間的位置。
觀展動線不明。攝影/繪製:UX.Debugger。

觀展動線不明。攝影/繪製:UX.Debugger。

動線指引標示不清。攝影:UX.Debugger。

動線指引標示不清。攝影:UX.Debugger。

導覽地圖存在嚴重錯誤及誤導。圖片來源:關渡光藝術節官方網站;繪製:UX.Debugger。

導覽地圖存在嚴重錯誤及誤導。圖片來源:關渡光藝術節官方網站;繪製:UX.Debugger。

  • ║ 嚴重程度[1] ║
    3.0 = 基本+關鍵路徑+難以排除。
  • ║ 洞察建議 ║
    <i>
    展品依序編號,並且在介紹立牌上標示編號,除了方便觀展者對應、依序參訪,也較容易清楚知悉觀展進度以及是否遺漏。
    <ii>
    關鍵樞紐位置提供指引方向標示或人員引導;如果是前者,務須留意在夜晚昏暗狀態下是否可以清楚看見。
    <iii>
    導覽地圖是觀展者最為重要的指引依據之一,因此不應存在任何錯誤或誤導,策展人及編撰者應再三校稿確認並即時修訂。


請自求多福?

  • ║ 案例說明 ║
    在昏暗不明的情況下,觀展者需要留意自身的腳步及相關警示。此外,部分展品放置的位置其實存在危險。
  • ║ 潛在問題 ║
    <i>
    7號展品〈菇汲〉需要踏入草皮才有辦法近距離欣賞,不過展品周遭有圍起明確的警戒範圍,避免觀展者過度靠近;不過,當筆者走往另一側自行車道時,卻發現路緣卻又標示「有電危險禁止進入(草皮)」。那麼究竟「進入草皮」這件事究竟是不是被允許呢?似乎存在矛盾?又如果草皮真的不宜進入,那麼為何在觀展的主要動線上卻未予提醒、而僅標示於另一側人煙罕至、難以引起注意的地方?
    <ii>
    北側的5號展品〈臥荻〉、6號展品〈干豆勇士〉需要透過登船橋下到底層水上浮箱才能看到,但夜間展出的光線非常昏暗,登船橋也非常不平穩、容易跌倒,且現場並未管制出入動線、參觀人數,所以觀展者在參觀的途中恐充滿危險
警示標語放置於不醒目位置。攝影:UX.Debugger。

警示標語放置於不醒目位置。攝影:UX.Debugger。

展品放置於危險位置且未有安全防護,觀展者一不注意恐摔入河中。攝影:UX.Debugger。

展品放置於危險位置且未有安全防護,觀展者一不注意恐摔入河中。攝影:UX.Debugger。

  • ║ 嚴重程度[1] ║
    4.0 = 基本+關鍵路徑+持續發生+身心安全。
  • ║ 洞察建議 ║
    <i>
    警示內容應一致、不互相矛盾,且展示於最醒目之位置、角度
    <ii>
    位於危險空間的展品周圍應提供妥善之防護措施,並且安排工作人員引導人流及留意現場狀況,以維護觀展者的人身安全。




最後的小記

總結本次展覽若干建議可以改善優化的問題如下:

  • 展覽與活動交互干擾,關聯不明且顧此失彼。
  • 動線不當,導覽資訊混亂甚至出現錯誤。
  • 缺乏安全設計。

最後,筆者嘗試利用簡化全正向敘述版本的系統易用性量表(System Usability Scale,SUS)[2],進行本次展覽的UX體驗評估。請留意,此評估分數較為主觀,僅供參考。

  1. 願意回訪:★★★✩✩
  2. 簡單易懂:★★★★✩
  3. 容易參與:★★★✩✩
  4. 自主參觀:★★★★★
  5. 良好整合:★★★✩✩
  6. 細節一致:★★★✩✩
  7. 快速探索:★★★★✩
  8. 直覺互動:★★★★✩
  9. 自我效能:★★★★★
  10. 無需先備:★★★★✩
  • 整體總分與評級:70.0分→C等。




備註

[1] ║ 嚴重程度(severity rating)標準 ║
範圍介於1~5,數值越高代表嚴重程度越高,改善的迫切性應越高。基本分為1,符合以下任一情況再分別多+1:▸關鍵路徑(是否為關鍵功能?發生頻率有多高?)▸難以排除(第一次遭遇需要花多久時間解決?是否可以自行解決?)▸持續發生(第二次之後遭遇是否需要重新解決?)▸身心安全(是否會對身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2] ║ 系統易用性量表(System Usability Scale,SUS)║
系統易用性量表是由John Brooke於1986年所提出,其後一直被廣泛應用在UX領域用於快速測試產品系統、軟體、與網站介面上,被公認是Quick & Dirty的快速易用性評估工具,其信效度已被充分驗證。原量表的奇數題與偶數題分別為正向與負向敘述,筆者參考相關文獻,將其改為全正向敘述版本,並考量適用情境,簡化並調整為較符合用於評估展覽體驗設計的版本。


「展覽體驗設計分支計畫」是「UX.Debugger 體驗設計除錯計畫」的一個系列專題,專為探討與展覽活動有關的使用者體驗設計議題。剖析整體策展規劃、線上與線下接觸點設計、以及應用科技媒材的當代展品設計,並以臺灣在地的展覽活動為主要取材來源,輔以國外標竿案例介紹,希望能夠驅動實體展覽持續優化觀展者體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臺灣近幾年越來越盛行駐地藝術類型展覽,希望藉由藝術展品串連不同部落、景區、乃至鄉鎮縣市的地域景觀,活絡在地觀光。筆者本次特地安排四天三夜的時間,接續踏查3個歷來最久、同時也是在東部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駐地藝術類型展覽...
這次是繼2022年之後,筆者第二次到訪寶藏巖光節。這個舉辦在寶藏巖聚落的展覽,規模雖然不大,但總是展現獨特的風格魅力,滿值得一看。也非常適合作為情侶在公館商圈晚餐後,順道走走逛逛行程。
本次是筆者第二次到訪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這個展覽雖然規模不大,但堪稱小而美,滿值得一看。搭配白天參觀國立臺灣美術館的館內展覽,時間如果算好的話,是個不錯的半日遊行程。
清華大學雖然在新竹,但卻選擇將畢業展辦在臺北。也因為這類展覽的特殊性質,現場工作人員的數量遠多於觀展者,或許也是少數可以有機會偶遇許多創作者同時在現場的展覽。13件作品中就有高達7成的展品,嘗試利用各類科技或互動媒介來與觀展者發生互動關係,其中更不乏運用得宜、令人印象深刻的展品。
展覽的相關文章,筆者傾向於在展期結束後或臨近結束之時才撰寫發布,以確保文中所提出的事實並非仍在滾動式調整中的短暫現象;不過,由於《持景行走》的展期長達半年,怕到時候完全忘記它的存在,所以還是趕快寫寫、發布了。筆者此次是先看到本次展覽的資訊,經查才知道有「新板藝廊」這樣一處公家的展覽場地。
「FreeS Art Space 福利社」是視盟與悍圖社共同擁有的展館空間,策展人、創作者經徵件評選後,可無條件獲取此開放空間與資源作為免費公開展出使用。本次展覽也是筆者少數特地安排參訪的個展,主要是為被其中一項以碳粉鋪灑在地上的展品感到好奇,好奇觀展過程被迫小心翼翼地蜷曲依牆而走會是什麼體驗。
臺灣近幾年越來越盛行駐地藝術類型展覽,希望藉由藝術展品串連不同部落、景區、乃至鄉鎮縣市的地域景觀,活絡在地觀光。筆者本次特地安排四天三夜的時間,接續踏查3個歷來最久、同時也是在東部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駐地藝術類型展覽...
這次是繼2022年之後,筆者第二次到訪寶藏巖光節。這個舉辦在寶藏巖聚落的展覽,規模雖然不大,但總是展現獨特的風格魅力,滿值得一看。也非常適合作為情侶在公館商圈晚餐後,順道走走逛逛行程。
本次是筆者第二次到訪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這個展覽雖然規模不大,但堪稱小而美,滿值得一看。搭配白天參觀國立臺灣美術館的館內展覽,時間如果算好的話,是個不錯的半日遊行程。
清華大學雖然在新竹,但卻選擇將畢業展辦在臺北。也因為這類展覽的特殊性質,現場工作人員的數量遠多於觀展者,或許也是少數可以有機會偶遇許多創作者同時在現場的展覽。13件作品中就有高達7成的展品,嘗試利用各類科技或互動媒介來與觀展者發生互動關係,其中更不乏運用得宜、令人印象深刻的展品。
展覽的相關文章,筆者傾向於在展期結束後或臨近結束之時才撰寫發布,以確保文中所提出的事實並非仍在滾動式調整中的短暫現象;不過,由於《持景行走》的展期長達半年,怕到時候完全忘記它的存在,所以還是趕快寫寫、發布了。筆者此次是先看到本次展覽的資訊,經查才知道有「新板藝廊」這樣一處公家的展覽場地。
「FreeS Art Space 福利社」是視盟與悍圖社共同擁有的展館空間,策展人、創作者經徵件評選後,可無條件獲取此開放空間與資源作為免費公開展出使用。本次展覽也是筆者少數特地安排參訪的個展,主要是為被其中一項以碳粉鋪灑在地上的展品感到好奇,好奇觀展過程被迫小心翼翼地蜷曲依牆而走會是什麼體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臨場音樂:本能行為」展覽探討面臨健康危機之時,我們如何看待自身對醫療知識、器材與儀式的感知?在不同的文化語境裡,當參展藝術家以玩味的角度重新詮釋醫療、健康與身體記憶,我們身為有血有肉的高智慧體,能否從中在傳統儀式和現代醫學實踐上取得平衡,甚或建立新的認知系統?
Thumbnail
心靜於1998年的科幻小說《為你奉茶》論及雲宇宙(Cloudverse)是虛擬多維空間,此次以「幽微組曲」於雲林故事館展示為契機,融合佛教的「中陰身」和元宇宙、NFT區塊鏈概念,在雲宇宙氛圍以奉茶體驗連結虛擬多維空間,讓觀者感受與生活記憶的連結。展覽結合日式房舍、文本、實驗書法、當代水墨、茶席錄像
Thumbnail
《克萊兒的展覽異想世界》本集邀請用永續旅遊帶旅人體驗在地文化與匠人精神的《匠生活》,分享讓觀光與在地達成共好的成功秘密。 跟著匠人,這樣生活 產品就是一條旅程 跟著國寶大師手繪電影看板,更與台南產生在地連結 本文由【歐立利國際設計集團】授權【聲歷其境】撰寫
Thumbnail
這兩年常聽到實體展覽已無用,線上展覽才是未來趨勢。好像真的線上展覽可以取代實體展覽。投資金額低,但目的、效果、看起來好像沒有太大差距? 實際上,實體展覽目前還有不可被取代之處。既然展覽的錢應該花,但如果沒有好好規劃亂花,不如把這筆錢拿去花天酒地,至少還吃個飽。
Thumbnail
創作的朋友問我最近有沒有奇怪的展覽,剛好年假去了高美館看美國錄像藝術之先鋒湯尼奧斯勒《黑盒》展覽,如果用幾個字形容就是『怪誕奇異的體驗』。
Thumbnail
​ 一說到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可以對於小編在地的基隆人而言;可謂是一個熟悉的博物館。來此走走不只是一個旅遊;更是一個吸收海洋知識的場所。為期九個月展期(展期::二零二零年七月一日至二零二 一年三月一日止)趣味海洋生物特展,對於 一般大眾來說;透過特展不只能深悟海洋的奧秘,更能探索海洋神秘的一面。這個
Thumbnail
四月十號/二零二零年/午後有著不刺熱的陽光帶點微風的週五,終於走訪一直想看的展覽《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帶著十分雀躍的心情前往。
Thumbnail
2019台北國際書展帶著女兒參與信誼主題館「圖畫書動起來」親子體驗展,活動內容是動畫欣賞、偶台說故事活動(故事是「有一個老太太她吞了隻蒼蠅」There Was an Old Lady Who Swallowed a Fly中文版)及動手體驗動畫盒、費納奇鏡、走馬畫筒等,還有於立體塗鴉...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臨場音樂:本能行為」展覽探討面臨健康危機之時,我們如何看待自身對醫療知識、器材與儀式的感知?在不同的文化語境裡,當參展藝術家以玩味的角度重新詮釋醫療、健康與身體記憶,我們身為有血有肉的高智慧體,能否從中在傳統儀式和現代醫學實踐上取得平衡,甚或建立新的認知系統?
Thumbnail
心靜於1998年的科幻小說《為你奉茶》論及雲宇宙(Cloudverse)是虛擬多維空間,此次以「幽微組曲」於雲林故事館展示為契機,融合佛教的「中陰身」和元宇宙、NFT區塊鏈概念,在雲宇宙氛圍以奉茶體驗連結虛擬多維空間,讓觀者感受與生活記憶的連結。展覽結合日式房舍、文本、實驗書法、當代水墨、茶席錄像
Thumbnail
《克萊兒的展覽異想世界》本集邀請用永續旅遊帶旅人體驗在地文化與匠人精神的《匠生活》,分享讓觀光與在地達成共好的成功秘密。 跟著匠人,這樣生活 產品就是一條旅程 跟著國寶大師手繪電影看板,更與台南產生在地連結 本文由【歐立利國際設計集團】授權【聲歷其境】撰寫
Thumbnail
這兩年常聽到實體展覽已無用,線上展覽才是未來趨勢。好像真的線上展覽可以取代實體展覽。投資金額低,但目的、效果、看起來好像沒有太大差距? 實際上,實體展覽目前還有不可被取代之處。既然展覽的錢應該花,但如果沒有好好規劃亂花,不如把這筆錢拿去花天酒地,至少還吃個飽。
Thumbnail
創作的朋友問我最近有沒有奇怪的展覽,剛好年假去了高美館看美國錄像藝術之先鋒湯尼奧斯勒《黑盒》展覽,如果用幾個字形容就是『怪誕奇異的體驗』。
Thumbnail
​ 一說到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可以對於小編在地的基隆人而言;可謂是一個熟悉的博物館。來此走走不只是一個旅遊;更是一個吸收海洋知識的場所。為期九個月展期(展期::二零二零年七月一日至二零二 一年三月一日止)趣味海洋生物特展,對於 一般大眾來說;透過特展不只能深悟海洋的奧秘,更能探索海洋神秘的一面。這個
Thumbnail
四月十號/二零二零年/午後有著不刺熱的陽光帶點微風的週五,終於走訪一直想看的展覽《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帶著十分雀躍的心情前往。
Thumbnail
2019台北國際書展帶著女兒參與信誼主題館「圖畫書動起來」親子體驗展,活動內容是動畫欣賞、偶台說故事活動(故事是「有一個老太太她吞了隻蒼蠅」There Was an Old Lady Who Swallowed a Fly中文版)及動手體驗動畫盒、費納奇鏡、走馬畫筒等,還有於立體塗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