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講的不是如何賺錢,而是如何能夠讓自己脫離錢的控制。因為在不會理財的情況之下,不管有再多錢都會被錢影響,也就是說,應該要理清自己的心理,才是真正的理財方法。
我相信其實根本沒有真正的財富自由這件事,全看我們賺的錢是不是超過我們自身的慾望,如果每天只需要粗茶淡飯,仔細一算,就會發現自己早就財富自由了,但是如果揮金如土,不管賺再多的錢都沒有用。人的慾望有好也有壞,慾望可能可以趨使我們更認真工作,所以不是慾望低就是好事,還是要看自己當下的狀態而調整。
很多人覺得有錢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錢能買到一切想要的東西。事實可能正好相反,一個沒有錢的家庭,或許會花更多時間在經營家庭關係上面,一個沒有錢的創業家,或許會花更多時間在學習如何成功上面,所以一個創業成功的人,大多無法再成功第二次了,除非他能再進入艱困的處境。
如果今天世界上ㄧ粒米都沒有了,我們是否能吃鈔票來過活?想當然是不可能的,唯有我們拿鈔票去換食物,才有了價值,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太在乎銀行的存款有多少,而沒有認真思考這些錢能夠拿來做些什麼真正有價值的事情,感覺就本末倒置了。
再來是槓桿效應的觀念,當我們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很難產生槓桿效應,也就是不斷產生複利的效應,但當有了錢,又能夠把錢花在對的地方,例如投資在自己的事業上面,或是建立良好的人脈,就能夠再利用這些資源來創造更多的財富,而且這樣的作法是正向循環,跟單純投資買賣股票是不一樣的事情。
我還蠻喜歡學習新的事物,尤其是跟運動相關的。每次在培養興趣的時候,第一個直覺就會想:做這些事情要花多少錢?如果太貴的話可能又會望之卻步。我自己的做法是先用最低的成本來試試看這項興趣是否適合自己,例如我有在健身,一開始就用學校的健身房先練練看,然後覺得對自己的身體有幫助,又可以改變體態之後,才花比較多錢去上教練課。因為我已經有訓練一段時間,所以可以知道自己的需求,也不會花太多冤枉錢就能夠有一定的專業程度。
我自己是覺得,任何事情要做就要做好,所以我會追求不斷進步,不一定要把很多時間都花在這件事上面,只要有這個信念,就會越來越好。像我也有在打羽毛球,這是我念碩士的時候才第一次接觸的運動,我覺得非常有興趣,也很後悔自己為什麼沒有早點接觸,因為我還是抱持著要不斷進步的信念,所以一直找方法來刻意練習,也有去上了教練課,從最基礎的基本功開始練。相較於永遠只是想要打好玩的朋友來說,進步地非常快。所以我覺得最省錢的方法還是認真學習且不斷進步,一開始砸大錢對於事情來說幫助真的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