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腦」 帶給人負面的意思,但洗腦歌卻是我快樂的泉源。
可能是流行曲裏面某種節奏,或是一句歌詞,就總是可以在我的腦袋內繞梁三日,自動的播放着。心裏哼着歌,情緒不會差到哪裏去。
翻查一下,原來洗腦歌英文是 earworm(直接翻譯就是「耳蟲」,劍橋字典的解釋是「常在耳邊迴響的歌曲」)。噢,形容歌曲像耳朵裏面的蟲,叫我想起也發麻!
但其實洗腦歌是形容在腦海中不斷迴圈的音樂,是中性的形容詞,並沒有貶義。
別小看洗腦歌,它可是一門認真的學問呢。音樂製作人會加入洗腦的元素令流行曲更加吸引,就連學術界也有研究為何一些音樂可以有這樣纏繞着人們的能力。
我最近讀了Wired 雜誌網站*介紹洗腦歌特性的文章,在此分享一下:
廣東歌方面,香港樂隊Zpecial的《深夜告別練習》 我覺得是可以用「揮之不去」來形容。重複的結他和鼓聲襯上盤旋不斷的旋律,就好像乘着風在路上來回的感覺,呼應着這首歌講述晚上邂逅了踩滑板的那個她的主題。
說來慚愧,我不懂國語,國語歌聽得不多。在疫情時偶然認識了青井的《直到我》,這可不得了,那率直的唱腔及重複的旋律,很快便上了我的洗腦歌歌榜。記得有一次在街上等候過馬路的時候,《直到我》 在腦海中響起,我居然跟着唱了起來···
那些傷不痛
反正也沒有人懂我
孤獨者做孤獨的夢
直到我遇見你之後才明白···
雖然是躲在口罩背後輕聲地唱歌,但那一刻的好玩和釋放,是為緊張的疫情日常打開了排壓的渠道。到了現在,那旋律久不久還會在我腦海中響起呢。
就英文歌曲而言,Post Malone 的《Circles》是大勝。一般琅琅上口的洗腦歌都是因為某一段的旋律或歌詞,例如副歌 chorus。但《Circles》 是打從第一個 bar 由電結他彈奏的幾個簡單音符,及跟着的「喔-喔-喔喔」人聲和音開始,就已經很洗腦了。至於副歌就更是易記,加上推動着全曲前進的低音吉他和節拍,這首歌是由起初便開始洗腦至歌曲完結為止。我選擇了以下這個現場版本,覺得它比原本的錄音室版本更能突顯這些元素。
K-pop 我不常聽,亦聽得很狹窄,但在當中也找到我喜歡的洗腦歌。其中一首就是 Jung Kook 的 《Seven》。副歌歌詞由星期一數到星期日,完全沒難度,明顯是要讓大家都能夠唱出來,但原來這首歌在編曲方面也是埋下了洗腦元素。《Seven》是把Wired 提及的簡單結構和重複音樂推到極限,全首歌曲就只用了一組非常簡單的結他 chord,無論人唱的旋律怎樣變動,背後就只是重複又重複地彈着那組 chord ,真是直接踩進了聽眾的潛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洗大家的腦喔!有興趣聽聽這單一的伴奏版,可以按此連結。
大家的洗腦歌歌單包括了甚麼歌曲呢?歡迎留言或發文分享,一同享受哼歌的快樂!
資料來源:
* “Why Songs Get Stuck in Your Head—and How to Stop Them.” Wired. 15 July 2023. https://www.wired.com/story/why-songs-get-stuck-in-your-head-how-to-stop-them/
#廣東話洗腦歌 #香港洗腦歌
很感謝你讀到這兒,讓我的文字能夠與你觸碰🌻
如欲轉載或引述,敬請與我聯絡,謝謝!
文字©黃璧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