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強大與道德程度,端看它對待動物的態度。」─甘地
到一個陌生的國家,要知道此國是否強大、值得學習,除了看該國對無障礙設施是否具系統性的設置之外,亦可從路上是否有流浪動物得知,該國在生命教育中對人命之外是否包含對其他生命的尊重。
本書作者劉良威女士,中山護理系畢業,1996年定居德國,曾任德國精神科護理師、德國精神病會專業照護,並長期參與海內外動物保護運動。本書便是劉女士分享德國動物福利、動物輔助治療(Animal-Assisted Therapy)等經驗,藉此反思台灣動物的相關議題。
在動物福利方面:
以狗為例,相較於在台灣常有飼主怕狗咬傷人,而長期讓狗戴口罩、甚至長期關狗籠或以短繩綁狗限制其活動,德國則是嚴格禁止關狗籠及用短繩綁狗。德國甚至不強制飼主非要牽狗繩,因為飼主在養狗時就應該充分掌握狗的行為及社會需求。飼主在飼養4個月內的幼犬時,必須每天3小時讓狗出去散步,之後則是每天至少3次帶狗出門上廁所,如此長時間的相處,飼主與狗便自然掌握了彼此的習性。但為避免狗一時失控咬傷人,德國飼主多半會為狗保第三責任險,用保險來分擔其所造成財物損失的風險,若狗被認定有攻擊行為,甚至還會被判定沒收。而除了保險,在德國的養狗人士還要繳狗稅,如此狗上公車便可不必收費,且可免費裝運輸籠搭火車。
在動物輔助治療方面:
雖然動物治療也有以貓或馬為治療工具,但目前還是以狗為主。狗之所以更親近人的原因在於,狗的聽覺皮質層有一區能夠根據人類的聲調,判斷其情緒,並以此回應人類(念書給狗聽狗也會回應)。另根據日本名古屋麻布大學的菊水健史教授2015年的研究顯示,當人類與狗彼此凝視時,彼此腦下垂體會分泌荷爾蒙「催產素」,此能深化對他人的情感,及讓身體感到舒適、減輕疼痛。而通常催產素的分泌機制只產生於親子、夫妻或家人之間。該研究解釋了狗為何會親近人類,以及狗能夠療癒人類的原因。動物輔助治療目前多運用在失智症、安寧緩和、多發性硬化症、心臟病等病人或復健病患方面,具有顯著成效。例如:有養狗的殘障兒童,因為狗的關係因此較不會被他人注意到其殘障缺陷,而能更容易、夠有自信的融入社會。
當動物成為我們的家人時,相較於沒有養動物的家庭,其小孩的成長有何不同?本書認為有動物陪伴的小孩除了個性較外放、較合群、對挫折的容忍度較高外。動物對於學齡前兒童更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因為相較於大人與兒童,動物與兒童的同質性較高,彼此皆是以非語言的方式學習,產生不同於一般人與人以語言為主的互動模式,兒童因此較有結構性與有效地傳達社交肢體語言。
德國街頭不僅沒有流浪狗,德國還沒有公立的動物收容所,其動物收所皆為私立,由各收容所與政府訂立契約以獲得補助。相較於偏重撲殺而非絕育的台灣(年撲殺4萬隻,年絕育僅7千隻),德國習慣以領養代替購買(超過90%的認養率),其領養的過程,不僅是人選狗,也是狗選人。收容所不會第一次就讓人將狗帶回家,而是漸進式的,讓人習慣狗,狗也習慣人,多見幾次面、相處久後,確定彼此都看對眼才能領養。而無法養狗的人甚至能夠到德國收容所帶狗散步或做義工,收容所亦提扮演動保教育的角色。
狗與人類相處的歷史已有上萬年,人們有些不願對外表露的情緒,卻能夠在狗的面前表露無遺,因為狗的回報是百分之百沒有保留的,因此我們對狗有不同於人的信任。當我們與動物互為主體、相互尊重,人類也將邁向更尊重彼此的社會。
20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