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事物的解讀,我們最省時省力的方式是,以既有的經驗框架去推測可能的結果,但能百分百正確預估嗎?常常會出乎我們意料,因為人與環境可能分秒間迅速地變動,但我們對環境中的人事物解讀卻是採取固定思維,這是人類的盲點與優勢——預測。其實,最好的方式是,進入實際場域,但這必須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退而求其次,我們會請教具相關經驗的人,但這又會出現該場域人事物隨時間變化,而有資訊時間差的問題。所以,當自己對「新」事物的解讀「不樂觀」時,前進的動力就會遲滯不前,容易讓我們覺得自己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窘境。因此,常會羨慕「對任何事情可以迎刃而解的人」或「凡事有人兜著,靠山給力的官商後代」,但試想我們成為這樣的人,就沒壓力了嗎?
不可能的。對任何事情可以迎刃而解的人,在高度專業化的時代,為保持自己的優勢和地位,只能拼命地追與學習,因為他恐懼「稍有差錯,就名聲全毀」的問題,比我們更怕失敗,壓力不大嗎?而有人在背後兜著的官商後代,沒有壓力嗎?怎麼可能!他們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更重,因為當官從商的父母看到「更上層地位」所帶來的名利富貴和權勢,能不心動嗎?說不動心是違反人性的,正如古云「財帛動人心」是有它的道理。在我們讚揚官商後代多才多藝的同時,有誰想過「從小被迫學習,不得不競爭的壓力嗎?」或許有又優秀又靠山多多的人才,但他們沒有壓力嗎?別傻了,有聽過「高處不勝寒」嗎?所以,只要是人都存在「壓力源」,差別在於遇「劫」時,自己有沒有力量撐過,或有力的旁人願不願意借刀,幫我們把劫難除去。所以,才會聽到「有壓力,正常」或「誰沒有壓力」這些話。重點不在「壓力」,重點在於「覺察自身的壓力,找尋相應的策略和資源」。
對於複雜的大型任務或講出「某事讓我壓力大」的話,都是顯而易見的壓力源。但還有兩種比較難以覺察的壓力源:(1)隱形的壓力源;(2)習慣而不自知的壓力源。在「隱形壓力源」方面,無法直接覺察或發現,可參考「壓力過大的10種表現,你中了幾個?四個小方法讓你喘口氣」這篇文章,檢視自己有沒有內文中所提的10種狀況。舉例而言,我覺察到自己在某幾天面對小事時,明明是無關緊要,但只要「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執行」,情緒就像高級跑車只要1秒鐘,時速從0就可以飆到100,一觸即發。事後回想時,都覺得那不是我,怎麼會因為這些小事就發脾氣?直到我發現這是累積「過多隱形壓力」的徵兆,例如:「與他人相處時總是帶有攻擊性,敏感,很容易把他人一句再平常不過的言辭,當作是對自己的責難。」
壓力雖然能促使我們專心致志和往前邁進,但一旦累積過量,則要適時地紓解壓力,比如「每天運動、每看必哭的影片,善用流淚宣洩累積的情緒、聆聽喜歡的音樂或喝杯焦糖瑪奇朵」。高熱量的食物或不健康的飲品,真的是讓人快樂的好朋友,但在標榜健康的養生時代,吃它們時,總不自覺地有罪惡感。該怎麼辦呢?還記得老師曾說過的趣事:他在某天中午準備拿便當吃飯時,隔壁的老師說:「哇!某某老師您吃炸雞排啊,熱量會不會太高啊?」他說:「對啊!這便當的熱量很高,但可以撫慰我的心靈啊!」隔壁的老師只能微笑以對,不發一語。平常我們都吃健康餐,但關鍵時刻就要採必要手段,人生才會幸福快樂,對吧?!
在「習慣而不自知的壓力源」方面,大家有沒有體驗過早上匆忙起床,瞇著眼睛刷牙、洗臉、穿衣服?那曾是我好幾年的生活日常。有想過為什麼我們在迷糊中,可以迅速完成這些動作嗎?那是因為這些都是長時間養成的習慣,已是下意識的行為。大腦自動化的行為雖然可以幫我們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但相反地,要改變或覺察不自覺的習慣是有難度的。舉例而言,有沒有注意自己聽到某些人講出哪些關鍵詞時,臉部或肩膀的肌肉會不自覺地緊繃起來?我有,只要父母對我提到「工作」相關字眼,1秒內原本放鬆的肌肉,瞬間緊繃,但這些都是不知不覺地,只會覺得聊完天好累喔!這樣的經驗反覆經過近百次,卻從未察覺。直到父親跟我提及「他同學在喜憨兒基金會中工作,要我有機會多認識喜憨兒基金會」,瞬間「心跳加快、額頭開始冒汗,臉部與肩膀肌肉緊蹦」,腦中浮現「害怕、恐懼」的字眼。
聊完天後,馬上問自己:「為什麼父親要講這個話?是因為自己是累贅嗎?」天啊!明明不存在的事情,但恐懼直接把我帶回「草木皆兵」的自己。幸好自己意識到不對時,馬上切掉負面或不存在的念頭,轉移注意力至喜歡的影片和音樂中,讓自己靜下來,並將這件事情懸置起來不討論,繼續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直到隔天早上確定自己的腦袋清醒,可以理性分析時,才檢視事情發生的經過。當時的自己只聽到「父親、工作」兩個關鍵詞,恐懼或害怕直接佔領我所有的感官和思考,也就是陷入無法思考的狀態,以及出現恐懼害怕的壓力症狀,才讓我確定「找帶薪工作」的陰影一直存在心中,即使現在慢慢用正向的事實引導自己走出來。然而,陰影不是一時半刻可以消除的,但存在也不會怎麼樣,因為已學會應對它的策略。
更誇張的是,當下因為恐懼而直接扭曲父親的意思,直覺冒出「他認為我不好,他認為我不成材,他認為我是負擔」這些負面想法。但這根本不是事實啊!或許他只是想要善用身邊的資源幫助我,做我想做的事情。為什麼恐懼會直接入侵大腦呢?很慶幸自己有時間可以靜下來覺察和發現自己扭曲的思維,這真的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最佳例證。幸好,我一直記得「從善解釋對方的行為」這句話,但一直不明白是什麼意思?現在對它的解釋是,面對親近或不熟悉的人時,從「善」解釋對方看似惡意的行為,比如「他今天剛好心情不好、不小心看錯的或不是故意這樣做」,可避免不必要的誤解或嫌隙。因為大腦很奇怪,當你解釋對方的行為不是故意的,或認為對方對自己有善意時,我們就會摘錄「善」的動作;反之亦然。
對自己越親近的人越容易誤解,因為我們太容易記住他一丁點的不好,即使在90%的狀況下,他表現良好。並且容易用『他就是這樣,永遠不會改變』,跟他說什麼都沒有用。但真是如此嗎?或許有人真的從頭到尾不改,但絕大多數的我們都會隨著大環境的人事物而改變。簡單地問自己:「十年前和十年後的我完全一樣嗎?」我會說:「怎麼可能!既然我們會改變,親近的人也會變啊!何不給他一個機會呢?」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這並不是「美化」惡意的行為,像是「長期讓我們不舒服的霸凌或欺負」,重點在於「不要第一時間,或才一、兩個事件發生後,就先入為主的判斷」。從「善」解釋不是阿Q的掩耳盜鈴,而是提醒我們注意大腦對人事物的刻板印象及習以為常的固定互動模式,讓我們容易從「壞」解釋對方的行為,而忽略他們的轉變與善意。以上,我們下次見嘍!一起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