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有聲書,大概也是有人會說出:「用聽的根本不是讀書!」但說起「聽」,多數現代習慣透過podcast、直播來接收訊息的人,可能都不知道「聲音表情」是何等重要,或者也沒有人這麼計較那些主持人的節奏、頻率以及抑揚頓挫!
我是個極度挑剔聲音的人,幾乎不聽所有聊天、打趣的podcast。沒有斷點、不會拿捏聲音的收放,有時連自己聲音爆掉都不知道的podcast都令人不耐。
而有聲書我聽過幾次,經驗都不是太好,那種只是「讀」出文字的有聲書,不一定比自己「讀字」來得有效率。因為「聽」會分心,如果咬字不夠標準、沒有斷點、節奏不對,「聽」就真的只是「聽過去」,而沒有「聽進去」。
打開木馬出版的《羅生門: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選I》有聲書來聽,讓人像是進入了什麼新世界一樣!
如果跟我一樣經歷過還沒有數位化,廣播當道年代的人,應該或多或少都聽過「廣播劇」,若是南部的小孩,應該聽過台語版的廣播劇,沒有的話也會聽過台語廣播電台,再不就是家中母語是台語的,也經常一邊配楊麗花歌仔戲一邊吃飯,那會兒也不叫「看電視」,更有可能是「聽電視」,喜歡布袋戲的人可能還常成天就聽著布袋戲當環境音過一整天。
因為母親不看布袋戲,所以我沒有「聽布袋戲」的記憶,不過有那些在歌仔戲台下玩耍,看著親戚演布袋戲的經驗。
《羅生門》這本有聲書,請來義興閣掌中劇團來製作,真是讓我對有聲書有了全新的認識:「對啊!以小說的形式來說,當它有了聲音,就會以一種廣播劇的形式被呈現!」它會有一些場景的音效、有過場的配樂、有不同主角與不同情境的語調轉換,是一種聽劇的形式,而不是「聽書」!
原本書上「字面上」的意思讀懂了,加進了聲音又轉換成不同情緒,與字面上有所不同。如同現在大部分人拿捏不準「文字對話」與「開口對話」之間沒有語氣就會讓用詞、用句有不同的感受。
例如:第一篇《鼻仔》裡有一句內供跟弟子說的話:「這攏是增加恁的工課,我是感覺足袂得過。」(這都是增加你們的工作,我是覺得很過意不去)在有聲書裡被讀出來時,加了一點點語氣,更清楚地表達了字面上形容內供的「假裝不在意」,聽到此處則更清楚地進入了故事的情境中。
更有意思的是,在做這本書的排版時,我本來以為「我看不懂台語文(字面上)」,就沒有像以往排書時會偷瞄一下書的內容,但一開啟有聲書再對照文字才發現:啊哈哈哈哈!我幾乎讀得懂這樣沒有羅馬拼音的台語文書耶!(組合起來無法意會時再對照有聲書就會記得了。)然後就突然通透原來以為看不懂的台語文的文章了~~這真是意外的獲得啊!
沒想到「有聲書」也可以這樣的方式呈現,也讓從來沒有看過芥川龍之介作品的我,開啟閱讀芥川龍之介的作品之門!
如果要練習台語聽說讀寫,這本有聲書真的是很好的教材,先不用到「讀、寫」,可以先從「聽」練習「說台語」的語感和聽力,聽久了就可以透過聽來的去練習怎麼說得更順暢一些,再來練習讀、寫!
然後,喜歡布袋戲、看歌仔戲長大的中年人,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這本有聲書!實在是太趣味了!
《羅生門: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選I(台語翻譯版)》/2024
作者:芥川龍之介
譯者:林東榮
講者:王凱生
出版社:木馬文化
ISBN:9786263146907
eISBN:9786263146921
圖片來源:木馬文化Facebook(好啦我做的XD,有興趣可以去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