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中特別是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然而,我們都知道,光是下定決心要運動是遠遠不夠的,如何設計有效的誘因機制,讓人真正能夠持續運動,成為了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在Uri Gneezy所著的《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關於如何增加運動誘因,做出討論與精辟的見解。
首先,書中提到了「呼朋引伴」的力量:想像一下,在一個慵懶的週日午後,你原本打算去健身房,卻被舒適的沙發所誘惑。突然,你收到朋友的訊息,說她正在前往健身房的路上。這時,你是不是更有可能從沙發上起身呢?這個情境揭示了社交網絡對於運動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為了驗證這一點,經濟學家Philip Babcock和John Hartman在2010年進行了一項有趣的實驗。他們以大學生為對象,設計了一個鼓勵學生去校園娛樂中心的誘因機制。實驗的關鍵在於,他們事先讓學生填寫了一份朋友調查,這樣就能繪製出參與者的詳細交友網絡。然後,學生被隨機分配到實驗組或對照組。實驗組的學生如果在4週內至少去大學體育館8次,就能獲得80美元的獎勵。
研究結果令人驚訝:認識更多有運動誘因的朋友,確實能增加上健身房的次數。反之,如果一個人的朋友大多沒有獲得運動獎勵,那麼即使他自己有獎勵,也較少去健身房。這個發現充分說明了同儕影響的強大力量。
但是,如果我們將這種社交影響更進一步,會發生什麼呢?2017年,西徹斯特大學的研究團隊設計了一項實驗,測試團隊合作是否能增加運動頻率。他們將參與者分為兩組:一組是個人單獨參與,另一組則有一個隨機指派的伙伴,兩人的獎勵是綁定的——只有兩個人都達到目標才能得到獎勵。結果顯示,在團隊誘因下,學生去健身房的次數明顯增加。
這些研究結果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實用的啟示:如果你想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不妨找個朋友一起制定計畫。這不僅能增加你的運動動力,還能作為一種承諾機制。畢竟,你可能不想讓等待你的朋友失望,這種社會壓力能夠推動你堅持運動計畫。
很多人上健身房的經歷就很能說明這一點:光是參加健身房的會員,通常無法養成持續健身的習慣;直到購買了私人教練課程,情況才有了轉機。在此,私人教練扮演了承諾機制的角色。如果學員某次無法上課,就必須向那位教練解釋原因,這種社會壓力可以成功地推動持續運動的習慣。
除了社交因素,時間安排的彈性也是影響運動習慣養成的重要因素。最近,來自哈佛大學和華頓商學院的經濟學家團隊對2,508名Google員工進行了一項實驗,比較了規律誘因和彈性誘因對運動習慣的影響。
實驗將參與者分為三組:對照組沒有誘因;彈性組只要在週間任何時間運動30分鐘就能獲得獎勵;規律組則必須在預先選定的兩小時時段內運動才能獲得獎勵。結果顯示,能夠靈活安排每日運動時間的參與者,運動量明顯多於必須遵循預排運動時間的參與者,而且這種效果在移除誘因後仍然持續存在。
這個發現與我們的直覺似乎相悖。我們可能會認為,固定的運動時間更有助於養成習慣。但是,在Google這樣工作節奏快速、日程經常變動的環境中,彈性安排反而更有效。這提醒我們,在設計誘因機制時,必須考慮到具體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因此,當設計有效運動誘因的關鍵因素時,社交網絡的力量、團隊合作的激勵作用,以及時間安排的彈性,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通過巧妙運用這些因素,我們可以設計出更有效的誘因機制,幫助人們養成持久的運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