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我在帶的讀書會是 ─ 讓愛情長久的八場約會。
當初選這本書的原因,
就是因為去年失戀。
在這之前,
我從來沒有想過談戀愛是需要刻意學習的。
為什麼教育課綱裡,
沒有刻意教關係經營跟理財?
但這是我們人生當中,
影響最為深刻的兩個部分。
書中很多的部分都是關於「覺察」,
透過刻意安排的約會。
一次一主題,
跟伴侶討論書中列舉的一些問題,
去理解彼此的價值觀/想法/觀點。
有伴侶的人可以透過表達自己,
以及聆聽對方去建立連結。
沒有伴侶的人也可以透過自我提問,
去理解自己的世界觀。
談好一場戀愛。
在與他人建立連結的前提,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跟自己的關係。
這讓我回憶起以前交往的情形,
是一次次的用退讓界線。
我不僅沒有真實的呈現我自己,
也沒有機會讓對方可以更接近我。
舉例來說,我以前很喜歡背大包包。
前任總是很貼心的會想幫我拿,
但他會一直說你包包到底放了什麼很重。
到了定點要活動時,
要我把用不到的東西拿出來在車裡。
我當時覺得很貼心,
有人幫忙拿包包。
有一次我不想刻意雜物拿出來,
我覺得我也可以自己背。
於是就產生了爭執,
然後就是冷戰。
我底層的信念是,
我也不希望你揹著重物辛苦,
如果你覺得重你可以不用幫我
對方的想法是,
如果做了一個選擇可以讓彼此都輕鬆的話,
為什麼不要?
我現在回看,
我認為沒有對錯。
我沒有不能按照他的意思做,
但我想要自由的選擇,
感到被控制覺得生氣,(有情緒)
我需要被尊重。(有需求)
對方覺得為什麼不按照他的意思做,
他覺得小小的行動就可以讓彼此都舒服,
感到被拒絕覺得難過,(有情緒)
他需要被接納。(有需求)
當時這個情緒與需求,
都沒有真實表達,
最後就彼此讓步。
情緒沒有被接住,
需求沒有被滿足,
都會在關係中發酵。
關係的結束,
都不會來自於一件大事,
而是一件件小事累積來的。
目前我的理解是,
真實開放的表達自己是關係的第一步。
這個真實的背後,
需要對自己的覺察。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表達了。
但最真實的感受是不是如此?
又或者我們放進了「期待」,
希望我們說出來的需求可以由別人來滿足?
這其中有兩個要點,
其一是否對自己誠實,
其二是否對自己負責。
有學員說誠實會被討厭,
有學員說不誠實是因為怕被討厭。
有可能誠實表達會受傷,
但我們的內在會一次次確認自己,
讓自己成為成熟且健康的大人。
不再需要去證明、去討好,
一次次樹立自己的界限。
當越來越接納自己,
也能更尊重他人的界限。
明白關係不是建立在成為誰的誰,
而是我知道我是誰,
而我也願意接納你是誰。
繼續看下去:
建立連結 ─ 讓愛情長久的八場約會
差異是並然 ─ 讓愛情長久的八場約會
透過整理,我越來越喜歡現在的自己。
有任何財務整理上的困擾,都歡迎留言跟我討論!
如果你喜歡的文章,歡迎追蹤! 有任何想跟我分享的也隨時留言哦!
歡迎來到人生整斷室!
我是整理師Ellie,我希望透過整理能讓每個人都能遇見美好自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