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吳九箴的覺修講堂

17公開內容
151私密內容

人人都可以離苦,可以自在喜樂,但前提是,你要成為一位覺修者,就能度一切苦厄...

畢竟,人各有因緣,不是每個人都有累劫功德,可以出家修行。

因此,成為一位覺修者,在不離紅塵,在照顧緣親的同時,你也能進入清淨無染,平靜無憂的境界。

這個講堂的文章,都是我個人親證的覺修體悟,希望對於有緣人的覺醒和修持,有所助益...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吳九箴
近來因為網路視頻平台,出現大量末日預言的影片,我的一位老友嘆氣說,像我們這種,沒有錢蓋末日碉堡,或移民到火星的平民百姓,並不怕末日來臨,就怕被末日搞得半死不活,拖著殘缺或中了毒的身體,必須承受可怕的苦痛折磨,這才叫人感到煩心。 他問我,佛法中是否有解決之道。 我說,如果他是特別怕苦怕痛的人,
Thumbnail
謝謝您的分享❤️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吳九箴
或許你會覺得我這樣比喻很不恰當。 我說過,從實相來看,凡夫的靈識在邪魔眾生看來,如同沒有設密碼的WIFI。 尤其是那些凡夫中的癮奴,對邪魔眾生來說,更是如同蠅蟲蟑螂般的存在。 邪魔眾生要操控或獵捕如同蠅蟲般的癮奴,簡直易如反掌。 因為,在這末法時代,由於科技及社群媒體的發達,讓邪魔眾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吳九箴
近日有位剛皈依淨土宗的學佛朋友,說他有點煩惱,他擔心萬一臨終時,沒有高僧或家人助念,屆時該怎麼辦? 我聽了內心笑了一下,但為了避免他誤會我在取笑他,並沒有表現出來笑意。 我跟他說,學佛和皈依的目的,就是要降伏煩惱,怎麼反而又多了攀緣心,增加更多煩惱呢? 朋友不解的問,難道我想表達的是,助念
Thumbnail
老師您好~想請問一下學佛或修行一定要先皈依嗎? 謝謝~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吳九箴
雖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然而身在低階法界的我們,仍無時不刻受到各種相的干擾。 尤其是對於沒有覺察力和護身結界的凡夫來說,眼根所觸之相,耳根接收到的音頻波動,鼻舌所感的香味,以及身根觸及法緣,都不停地影響他們的潛意識和阿賴耶職。 其中又以眼根所接收到的「相」,最容易干擾和「薰染」凡夫的神識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吳九箴
近日有讀者來信表示,他對我說的,《金剛經》中所要傳達的真實義:「世界是虛擬的。」感到不能理解,問我是否有科學證據?或像愛因斯坦那樣有理論依據嗎? 我回他說,我當然有證據,後面會一一列舉。 至於理論依據,我覺得是多餘的。 因為,《金剛經》所說的法和實相,是需要我們去親證和體悟的,而不是要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吳九箴
生而為人,最難的功課,莫過於放下那些已逝去的,萬緣。 且不說醉夢人,即使是覺修十幾年的我,也很難全然地放下,那些卡在心底深處的,悔恨,遺憾,不安和恐懼,放下顛倒夢想。 這些放不下的,都是煩惱的源頭。 放不下,就是執著。 每個人因緣不同,所執著的點也不同。
Thumbnail
若能進入第三階段的因緣空, 彷彿時間和空間的度量衡都擴大了, 眼界格局一旦切換高維度, 因過往人身經驗能珍惜一瞬即逝的剎那, 也能接受來來去去的自然遞嬗之大美, 體悟所謂的遺憾和有情, 乃虛幻莫當真, 無非飽嚐無始太初以來, 諸多扣人心弦的悲喜劇碼, 南無阿彌陀佛!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吳九箴
其實,人人都有回歸清淨心的本能,只是定力不足,因此總是在煩惱苦海中受苦。 例如,當你煩惱太多,內心痛苦或面臨複雜情勢時,你會本能地找個安靜的地方思考,甚至希望家人朋友不要吵你,讓自己獨處,讓思緒沈澱,讓心情平復。 我之前常說的靜心觀照,就是這樣的過程。 無奈的是,凡夫儘管都有回歸清淨心的本能,
Thumbnail
請問老師什麼是無量光,如何定義,如何觀想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吳九箴
人生中最難熬的苦痛,往往都是無形的。 婦女在生產時的痛,幾乎超出人類極限,但當婦女成為母親,孩子的墮落作惡,所帶給母親的苦,卻遠遠超出生產時的痛。 如果你受了傷或動了手術,因傷口發炎而痛苦,至少你知道哪裡在疼痛,至少你可以打止痛劑或吃類嗎啡的藥,讓中樞神經的疼痛訊號,暫時不會傳到大腦。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吳九箴
我們擁有了人身,來這世間,最可怕的不是失戀或破產,更不是失去名氣,地位或權勢,而是當你遭遇這些變故時,你無法「控制」你的「心」...
Thumbnail
也許抓不到的那些癢, 就具象成三惡道裡的諸化現, 難以超拔的苦難滋味, 比起人間道遭遇更勝無數倍吧!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吳九箴
凡夫不知,在紅塵濁世,在人多是非也多的境域裡,能做個明白人,有多麼的重要。 佛家為何要弟子持戒,捨下財色名利,為的就是遠離人心無明中的貪嗔痴。 有人的地方,就有貪嗔痴。有十個人的地方,就有十分的貪嗔痴。有一千個人的地方,就有千分的貪嗔痴。更何況是名利圍場中,家族親戚間,修羅職場...
Thumbnail
感謝老師點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