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

含有「心理學家」共 1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為了更深入了解人們常有的刻板印象,並且想告訴大家對於他人與世界的這些觀點,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因而寫下這本書。作者希望讀完這本書的人都能懂得回顧對自己、他人,和對世界的觀點,學會如何透過積極地換框,過得比現在更幸福且更成功...
Thumbnail
4/5我只是改變一個觀點
上世紀60年代,❙加拿大❙ ❙曼尼托巴省❙ (Manitoba) 的首府 ❙溫尼辟❙ (Winnipeg) 有一對姓 Reimer 的藍領夫婦,均屬低教育水平人士。1965年,他們生了一對雙胞胎,大的叫Bruce,小的叫 Brian。...
Thumbnail
研究法簡單懂:踏著巨人的腳步往前進 「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因為Baron-Cohen等學者 (Baron-Cohen, Leslie, & Frith,1985)將這個理論和自閉症兒童的特質連上關係而發揚光大,他們所使用的Anna and Sally實驗也廣為人知,但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情緒悲觀的人,恐慌更是我的敵人! 任何芝麻點大的失望情緒,都能是引起我生氣的理由。 像是某人比約定時間晚5分鐘到,或說好一起出門,對方偏這時候跑去上廁所, 或是拿不定主意穿那件衣服或那雙鞋, 或找不到錢包,剛鎖好大門,室內電話突然響起, 急匆匆開門接起電話,竟然是詐騙電話!
Thumbnail
「老實說吧,這宇宙根本不在乎你的慾望,對你也沒什麼興趣。」 真是一針見血的一句話,閱讀到感覺自己被嗆得不要不要的,使得看這本書的過程變得很有趣,覺得作者Ellis嘮叨又跳針,但耐著性子看到後面,反倒感受到了Ellis的苦口婆心還有難以捉模的幽默感。
Thumbnail
在接收與回應之間擁有選擇的自由 或許安逸時不會去思考意義,接觸苦難才有機會碰觸些許的心靈拼圖 看見作者身處外在和內在環境都十分艱困的集中營下不斷向自己的生命叩問 ,他發現在最艱難的痛苦中,儘管所有的東西都被剝奪,但每個人唯一還能擁有的就是 自己在面對任何境遇 所選擇的應對自由
付費限定
為什麼一個人瘋了,我們習慣叫他「神經病」? 因為「神經」和「精神」以前同流一條河。 1935年11月12日,莫尼茲第一次為病人動「前額葉切除術」,這是治療精神病最具爭議的方法...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在台灣,彬先生是母公司的幕僚單位的小小幕僚。 在越南,彬先生則是個必須管理組員、培訓組員並負起全責的台籍主管。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