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自由主義反思:社會公正如何重回核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美國紐約 2024 年的湯普森槍擊事件暴露了新自由主義框架下深層的社會矛盾。然而,這並非僅僅關於醫療體制的失靈或個體的極端行為,而是揭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當經濟增長和科技進步成為社會的主要目標時,公平與人道價值應該如何重回公共政策的核心?


#布萊恩·湯普森遇刺案

自 2021 年起擔任聯合健康保險(UnitedHealth Group)執行長的布萊恩·湯普森(Brian Robert Thompson),於當地時間 2024 年 12 月 4 日在美國紐約市曼哈頓的紐約市中心希爾頓酒店入口外遭槍擊身亡。他曾因聯合健康保險拒絕保險理賠而備受外界批評,他的家人也透露,過去曾收到過多次死亡威脅。湯普森之死在美國社會引發褒貶不一的反應。一些人認為他的死亡是「罪有應得」或「理所當然」,尤其是那些因保險理賠被拒而失去生命或健康的客戶的家人。然而,這件事件也招致譴責,同時引發公眾與官方對湯普森的同情,湯普森的家人成為社交媒體上騷擾和威脅的對象並遭遇起底及暴力恐嚇。(以上內容節錄自維基百科)




#新自由主義的魅力與影響

新自由主義最大的魅力在於對市場自由發展的追求,這樣的主張在過去幾十年裡替許多人或企業創造了巨大的財富。然而,它的負面影響也顯現在社會中:貧富差距擴大、公共資源的私有化等等,皆造成基層民眾的不安全感不斷加劇。這種模式長期的結果是社會分裂的深化,基層民眾被排除在決策與利益分享之外,逐漸演變為社會中一種「無聲的憤怒」。


值得反思的是,當前的全球治理是否陷入了一種只看重效率而忽視公平的陷阱。資本不斷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而基層民眾卻在基本需求方面面臨困境。以教育為例,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Michael.Sandel)曾指出,階級固化的根源在於教育資源的不平等。當教育成本成為家庭無法承擔的負擔時,將嚴重限制社會階層的流動,這會進一步削弱了基層民眾對未來的希望。




我想以幾個方面切入討論「新自由主義下的改革路徑」: 

1. 重建公平的公共服務  

公共教育、基礎醫療和住房保障是促進社會公平的核心領域,也是基層民眾滿足最基本生理與安全需求的界線。政府需要在這些方面加大投入資源,透過政策與補貼降低基層民眾的負擔。借鏡芬蘭為例,其免費的教育體系,成功縮小了不同階層之間的教育差距,成為提升社會流動的重要手段。同時,學生開放性思考的教育方式,也讓國民從小培養思考與表達的能力,促進未來在政府重大政策上的討論與決策。


2. 制定平衡的經濟政策  

全球化和自由市場並非問題的根本,問題在於缺乏能夠調節市場過度擴張的機制。如:全面推行累進稅制或針對大型跨國公司的稅收改革。這些目的在於緩解財富過度集中,替基層民眾提供更多資源。同時,也要讓大型企業逐漸意識到社會共榮的可行性與必要性。讓資源流項社會而非流入特定人士或群體的私益中。


3. 推動多元化的聲音進入公共領域

全球當代的政府治理與社會發展更多由精英階層主導,基層民眾的聲音難以被聽到。因此,需要建立更包容的參與機制,使不同社會群體能夠平等地參與政策制定。


4. 提升人文價值在決策中的比重

經濟成長應服務於人類福祉,而非單純為追求數字增長。各國領導人在制定政策時,需要更多考慮政策對基層民眾的實際影響,而非僅僅討好資本市場。


#我的看法

新自由主義時代告訴我們,追求經濟增長並非錯誤,但忽視公平與人道將產生巨大的後果。未來的改革不僅需要領導者擁有勇氣與決心重構公共政策,更需要全社會以公平和人道為核心價值,走向更加平衡與永續的發展模式。




【2024《遠見》前進校園·人才培育計畫】

哈囉~ 我是 2024《遠見》校園領袖,來自國立中興大學的柏毅,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歡迎與我聯繫交流和分享回饋。

《遠見雜誌》由高希均教授、王力行發行人共同創辦,始終傳播進步觀念、提供社會前進的動力。由「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公益贊助校園人才培育計畫,提供來自全臺各校的校園領袖 12 期《遠見》雜誌,期許透過校園領袖的影響力,讓知識能夠更廣為傳播,並帶領讀者關注全球通膨危機、科技、醫療等影響全球政經情勢、臺灣社會的議題。

#遠見雜誌 #2024 #人才培育 #校園領袖 #2025 #1月號 #第463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看了一些美國的書,例如《新聞崩壞,何以民主?》 可以看到美國 非常重視自由放任主義,尤其憲法第一修正案常被這些自由主義者拿來發揮。 《小島經濟學》這本書也批評社會福利政策,認為其不過是政府討好選民的措施,會拖垮整體經濟。 https://vocus.cc/article/66b48f66fd897800015591e5
avatar-img
BY的沙龍
6會員
20內容數
B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我們早已不再為生存而焦慮,卻越來越不知道該為什麼而活。這句話,或許正說中了現代年輕人內心最深層的不安。根據《遠見雜誌》調查,臺灣有 64% 的人表示感到焦慮不安,其中 18 至 29 歲的年輕族群中,有高達 97% 的人每週至少有一天感到負面情緒。換言之,幾乎每一位年輕人都正與某種焦慮困境中掙扎。
Thumbnail
2025/04/20
我們早已不再為生存而焦慮,卻越來越不知道該為什麼而活。這句話,或許正說中了現代年輕人內心最深層的不安。根據《遠見雜誌》調查,臺灣有 64% 的人表示感到焦慮不安,其中 18 至 29 歲的年輕族群中,有高達 97% 的人每週至少有一天感到負面情緒。換言之,幾乎每一位年輕人都正與某種焦慮困境中掙扎。
Thumbnail
2025/03/20
閱讀正是一種被低估的健康投資。根據英國藝術委員會的報告,民眾經常上圖書館借閱書籍,每年能為英國國民健保署(NHS)節省高達 2750 萬英鎊的醫療支出。希望以英國「閱讀健康」計畫的成功案例,呼籲臺灣積極推動類似計畫,將閱讀融入醫療體系,促進社會整體健康。
Thumbnail
2025/03/20
閱讀正是一種被低估的健康投資。根據英國藝術委員會的報告,民眾經常上圖書館借閱書籍,每年能為英國國民健保署(NHS)節省高達 2750 萬英鎊的醫療支出。希望以英國「閱讀健康」計畫的成功案例,呼籲臺灣積極推動類似計畫,將閱讀融入醫療體系,促進社會整體健康。
Thumbnail
2025/02/18
新年的鞭炮聲響起,許多人開始為自己設定新目標。從健康、財務到個人成長,每個人都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夠突破自我。然而,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PA)的一項調查,有 80% 的人在設定新年目標後的兩個月內就放棄了,真正能堅持並達成的人僅佔 8%。這是否意味著設定目標其實毫無意義?
Thumbnail
2025/02/18
新年的鞭炮聲響起,許多人開始為自己設定新目標。從健康、財務到個人成長,每個人都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夠突破自我。然而,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PA)的一項調查,有 80% 的人在設定新年目標後的兩個月內就放棄了,真正能堅持並達成的人僅佔 8%。這是否意味著設定目標其實毫無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探討關稅議題,從歷史和社會公義觀點出發,分析關稅的公平性、對商業利益的影響,以及美國加徵關稅引發的政治和經濟問題。作者認為關稅如同社安稅,是一種保護國內產業、平衡貿易的手段,但其激進措施也會造成傷害。最終,作者對美國的民主政治和市場經濟機製表達了信心,相信市場會自行調整,找到解決之道。
Thumbnail
本文探討關稅議題,從歷史和社會公義觀點出發,分析關稅的公平性、對商業利益的影響,以及美國加徵關稅引發的政治和經濟問題。作者認為關稅如同社安稅,是一種保護國內產業、平衡貿易的手段,但其激進措施也會造成傷害。最終,作者對美國的民主政治和市場經濟機製表達了信心,相信市場會自行調整,找到解決之道。
Thumbnail
從黃金年代的汽車工廠,到矽谷的資料中心,美國夢的輪廓雖已轉變,但其背後那股驅動未來的渴望依舊存在。全球各國所面臨的不只是歷史的轉捩點,更是重新定義價值體系與國際關係的時代。 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背後隱含的不只是貨幣金融危機,還有美國必須進行的再工業化。對台灣來說,雖然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會。
Thumbnail
從黃金年代的汽車工廠,到矽谷的資料中心,美國夢的輪廓雖已轉變,但其背後那股驅動未來的渴望依舊存在。全球各國所面臨的不只是歷史的轉捩點,更是重新定義價值體系與國際關係的時代。 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背後隱含的不只是貨幣金融危機,還有美國必須進行的再工業化。對台灣來說,雖然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會。
Thumbnail
美國紐約 2024 年的湯普森槍擊事件暴露了新自由主義框架下深層的社會矛盾。然而,這並非僅僅關於醫療體制的失靈或個體的極端行為,而是揭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當經濟增長和科技進步成為社會的主要目標時,公平與人道價值應該如何重回公共政策的核心?
Thumbnail
美國紐約 2024 年的湯普森槍擊事件暴露了新自由主義框架下深層的社會矛盾。然而,這並非僅僅關於醫療體制的失靈或個體的極端行為,而是揭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當經濟增長和科技進步成為社會的主要目標時,公平與人道價值應該如何重回公共政策的核心?
Thumbnail
問題來了,當考慮他人更甚於自己時,會有所謂的自由嗎? 正常不是會更窒礙難行?
Thumbnail
問題來了,當考慮他人更甚於自己時,會有所謂的自由嗎? 正常不是會更窒礙難行?
Thumbnail
一轉眼,民主社會業已經邁入了二十一世紀,人們才驚覺托克維爾這本書不是一本社會學觀察或歷史學經典,而是一本妥妥當當的預言書。當大眾輿論成為某一種權威的展演時,身為大眾的讀者,身為個人的我們又何嘗試圖擺脫這樣的禁錮與奴役呢?
Thumbnail
一轉眼,民主社會業已經邁入了二十一世紀,人們才驚覺托克維爾這本書不是一本社會學觀察或歷史學經典,而是一本妥妥當當的預言書。當大眾輿論成為某一種權威的展演時,身為大眾的讀者,身為個人的我們又何嘗試圖擺脫這樣的禁錮與奴役呢?
Thumbnail
如果說現在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有甚麼問題的話,最大的問題在於該經濟需要持續不斷的成長,而隨著技術進步的放緩,能夠被納入新自由主義秩序國家的減少。事實證明雷根開始的新自由主義體系正在走向終結.....
Thumbnail
如果說現在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有甚麼問題的話,最大的問題在於該經濟需要持續不斷的成長,而隨著技術進步的放緩,能夠被納入新自由主義秩序國家的減少。事實證明雷根開始的新自由主義體系正在走向終結.....
Thumbnail
現代性已在死亡路上,啟蒙主義最後的殘骸將會破產,一個嶄新的世界將會降臨在我們面前。
Thumbnail
現代性已在死亡路上,啟蒙主義最後的殘骸將會破產,一個嶄新的世界將會降臨在我們面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