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
含有「企業」共 249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鴻的沙龍
2025/09/01
警友會攜手多家企業 共築台中綠色家園
(2025年3月17日,台中訊) 為深化企業社會責任與環保行動,台中市警友會昨(23)日晚間台中金典酒店舉辦「綠警友·護台中」聯合公益晚宴,邀請了允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中銀行、精誠資訊、東海大學產學中心、綠能科技等多家企業共襄盛舉。
#
企業
#
永續
#
理事長
喜歡
留言
雷馬鐵克的正能量沙龍
2025/09/01
真正的力量,不在於擁有,而在於分享
我們常常以為,力量就是「擁有」。 擁有資源、擁有金錢、擁有權力,好像就代表有了安全感與影響力。 但如果你細想,光是「擁有」真的能帶來力量嗎? 事實上,真正的力量,不是你握有多少,而是你能分享多少,讓更多人變好。 因為當力量被鎖在自己手裡,它只是自我的滿足; 唯有當力量被分享出去,
#
影響力
#
企業
#
經驗
2
留言
JY的自習室
2025/09/01
Y空間:高雄市中心國際級商務中心與共享辦公室,助企業南進佈局AI產業
Y空間進駐高雄長谷世貿大樓,打造國際級商務中心與共享辦公室,吸引臺灣經濟研究院、日月光集團等知名企業進駐。優越地段、矽谷級辦公環境、產業交流平臺,解決企業南進痛點,提升人才招募成效。限時優惠12送2,立即把握!
#
企業
#
進駐
#
空間
1
留言
📢 呼叫政府補助線上助理
2025/09/01
SBIR是什麼?資本額100萬的研發補助 Q&A 快速問答集|政府補助翻譯包 #7
SBIR 中小企業創新研發計畫是臺灣中小企業最知名、最受歡迎的政府補助方案之一!本文以 Q&A 懶人包方式,深入解析中央型SBIR 100 萬補助計畫的申請條件、優缺點、評審重點等,幫助企業快速判斷是否適合申請,並提升申請成功率!
#
創業
#
申請補助
#
補助
3
留言
世安哥的人資『跨界思維』
2025/09/01
雙軌制人資,AI時代還走得通嗎?~ 從『雙軌到三維』的新思考(文長慎入)
在AI快速發展的時代,傳統HR的雙軌制職涯路徑已不再適用。本文將探討AI如何衝擊HR職能,並提出「三維職能模型」:流程管理、數據翻譯、人性洞察,作為HR在AI時代的全新定位,協助HR專業人士在AI浪潮中找到新的生存之道。
#
數據
#
模型
#
決策
2
留言
凱因斯的投資筆記
2025/09/01
效率為王:全球製造業承壓,特斯拉降價與亞洲PMI揭示投資新邏輯
特斯拉在中國再度降價,點燃Q4電動車價格戰,其背後是透過極致效率將成本優勢轉化為現金流護城河。與此同時,中日製造業PMI持續萎縮,揭示全球需求疲軟與供應鏈重構挑戰。投資邏輯正從宏觀刺激轉向微觀效率:能將能效產品化、現金流訂閱化,並在全球多節點佈局中提升韌性的企業,將在波動中贏得重估。
#
PMI
#
特斯拉
#
製造業
喜歡
留言
Ai時代賦能型領導力學院的沙龍
2025/08/31
團隊覆盤法:從經驗中學習,加速成長與組織能力建構
覆盤,源於圍棋的策略分析方法,現已廣泛應用於個人成長、團隊合作和企業發展中。本文詳細闡述覆盤的本質、價值以及四個步驟,助你提升個人和團隊效能。
#
團隊工作坊
#
學習
#
徐子修
喜歡
留言
卷兔 x Luna的沙龍
2025/08/31
從雲端墜入石器時代:我在台企蓋了31個章的那一天
在外商工作十幾年,沒打過卡、沒蓋過章。直到中間我轉換到台企,徹地感受到不用出國也能體會海嘯般的文化衝擊,其中一件讓我驚呆的是“蓋章文化”。當時我剛從一家財星世界500強的外商跳槽到台灣本土企業,為此我做了許多事前心理建設 - 我堅定地告訴自己來這裡是為了尋求更多的自我實現,我眼光要看得遠看得深,才不
#
文化
#
心理學
#
外商
1
留言
花果山成長基地
2025/08/31
不想在職涯迷路?掌握這4步驟,打造專屬的成長藍圖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不要只是上班,要為自己的職涯負責。」 但問題來了——到底要怎麼「負責」?是不是要不斷跳槽?還是拼命加班?其實,真正的職涯管理更像是一份「長期的規劃藍圖」,不只是員工自己的責任,也需要公司和組織的支持。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一步一步,打造屬於你的職涯藍圖。
#
雇主
#
訓練
#
管理
1
留言
Mr. Colin 的沙龍
2025/08/31
德商跨國企業觀察
八月我開始了新的工作 這是一間在台灣有超過千人的德商跨國企業公司 雖然之前待過德商 但因為是貿易公司 規模遠比現在小得多 其他待過的外商或日商裡 也沒有員工人數這麼多、分工這麼細緻的
#
貿易公司
#
產品
#
經理
6
3
左先生
10 小時前
1
德商看來真的比較重視規則和細節。 有產品經理和市場經理真的蠻有差的。 沒有的話,很多時都會跌進銷售主導的狀態,太倚靠客戶的回饋或要求去更改產品,如果沒有技術部門制衡,很容易出現走歪路的情況。 但好多時如果技術/後勤部門在公司裡有話語權,又會太偏向技術/資源考慮,又跌進了「曲高和寡」或者「閉門造車」的情況,和潛在客戶越走越遠。
1
Mr. Colin
發文者
5 小時前
1
左先生 您真是經驗豐富 一語中的 之前待的法商就被採購出身的總經理搞得策略相當奇怪 甚麼都是以省為出發點得罪客戶 後來的市場經理也是業務經理轉任 其實無法看見客觀的margin審查中立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