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額葉

含有「前額葉」共 1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你會焦慮嗎?我會,而且常常因為這樣睡不著、睡不好。 有人跟我提過:「讓自己忙一點就好,忙到累癱,你什麼都不會去想。」 好吧,乍聽很有道理,聽完後好像沒什麼好反駁,累到一個程度就會倒頭就睡。 我嘗試了一段時間,忙到忘記時間,結果好像更多焦慮找上自己,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Wendy-avatar-img
2025/07/30
時刻覺察自己的念頭和情緒,適時釋放它們,活在當下,時刻對焦自己想要的❤️。
人生自由實驗室-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31
Wendy 好棒的分享,很喜歡「對焦」這個詞。真的要適度適時釋放情緒,壓抑過頭真的會悶出病。
精神疾病在生理上似乎無跡可尋,在心理方面卻再明顯不過。 在戲劇或小說都曾寫過,在醫療體制不完善的年代, 有人出現幻聽幻視,有人會自殘,或是傷害他人,被認定有精神疾病的人, 不是隔離關起來,任憑自生自滅。 就是送進精神病院由醫護人員專業照顧,若是有暴力傾向的病人, 除了束縛捆綁,為了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5/01
這可怕的手術!
《幸福腦》以腦科學為基礎,帶領我們重新認識「幸福感」的真相。從建立美好人際、嗅覺安撫,到書寫情緒,三個簡單但深刻的方法,讓幸福不再只是感覺,而是可以培養的能力。
Thumbnail
坊間不少課程,都會帶一些正念吃葡萄乾、正念呼吸的練習。(你可能有上過這些課?)沒錯,在那專注的當下,是放鬆的。(對,我有當過這些課的學員。)課程練習沒什麼問題,但很多人下課後回去練習,想再次體驗那專注美好的當下,問題就來了——專注在一粒小葡萄乾、專注在呼吸,然後呢?能幹嘛?
Thumbnail
阿潘-avatar-img
2024/11/22
閱讀完學到很多謝謝!!
「討好型人格」(People Pleaser),在心理學又稱「取悅症」、「聖母型人格」。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心理學教授內勒·賈克柏(Nele Jacobs)指出,這類型的人總是以他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只注意到他人的需求,卻漠視自己的。而這種試圖讓所有人滿意的想法,不僅不現實,還對身心健康有害。
Thumbnail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未來.. 一種全新的職業應運而生 - 前額葉工程師。 他們的重要性,超越了當初任何人的想像。 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巨輪之中, 他們的付出和創新, 將為人類開啟無邊的新天地, 賦予我們全新的生命力與意義。 隨著腦機接口技術的突破, 人類得以直接對接硬體升級
Thumbnail
這天早上S發現她沾泡泡的盤子放在院子沒收進來,她急忙的要我們幫她拿進來。因為她知道若落葉等雜質掉到裡面,泡泡就不容易吹起來了。 「媽媽,妳可以趕快幫我把泡泡拿進來嗎?」 這時候baby M當然是又要吐得我滿身讓我忙一下。S看見我為了妹妹不能馬上處理她的要求,便急忙的轉身去找隊友。而她發現爸爸正忙
Thumbnail
我接觸正向教養是在S約莫一歲時帶她參加這兒社區大學的親子課程。 課程中的一切都和我的經驗和想像中的教養不太一樣。這裡沒有說教、沒有批評,只有包容和理解。每週上課都像集體心理治療,讓我能學著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有次S拿到一個玩具,她突然往天空發射。最後當然還是回到地面而且還打到其他孩子。 我慌
Thumbnail
M還在肚子裡時我看了一本關於手足關係的書,裡面形容家裡有新生兒時老大的心情幾乎等同於失戀。 想像你深愛的人帶了一個比你年輕可愛的愛人回家,還跟你說你現在太大、太老了,所以你的衣服玩具都應該讓出來給家裡的新人。請問你作何感想? 這個換位思考的練習讓我產生的深刻的同理心,對於我在處理S面對妹妹的情緒
Thumbnail
妹妹是在2021年出生的。 雖然美國這兒已經有了疫苗,但我們還是不敢太鬆懈。 我們每天都嚴格要求S回家一定得先洗手才能靠近妹妹,而且不能摸她的臉。 前陣子,不知道S哪來的靈感,又開始愛彈嘴唇(就是嘴巴閉著,然後發出ㄅㄨ的聲音,嘴唇就會震動)。 我每次看到她這樣玩都會請她停。
Thumbnail